甘蔗赤条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4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92025.1

    申请日:201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赤条病菌(Acidovoraxavenaesubsp.avenae)的巢式PCR检测方法,以感病的甘蔗叶片DNA为模板,根据甘蔗赤条病菌的16SrRNA核苷酸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SRSD-16S-F1和SRSD-R2、SRSDF1和SRSDR1,采用巢式PCR扩增方法,检测甘蔗赤条病菌。本发明的甘蔗赤条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克服了生物学鉴定、电镜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常规PCR等方法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甘蔗赤条病菌的检测方法。

    利用SCAR标记鉴定甘蔗抗褐锈病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4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0465.5

    申请日:2012-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SCAR标记鉴定甘蔗抗褐锈病性的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标记的检测体系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利用SCAR标记鉴定甘蔗抗褐锈病性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抗性鉴定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重复性好和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为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新品种的审定工作,提供了更为简便有效的抗褐锈病性鉴定体系,对加强我国抗褐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195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316550.0

    申请日:2011-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首先涉及一种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DNA片段,其碱基序列如SEQ.NO.1所示,由来源于番木瓜基因组序列的第1至1432碱基和来源于外源载体序列的第1433至3780个碱基共同组成。根据SEQNO.1所示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待测样品DNA进行扩增,若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含有转基因番木瓜55-1转化事件来源的成分。本发明能够利用普通的PCR仪器、试剂快速准确鉴别出转基因番木瓜55-1,适用于对转基因番木瓜55-1(包括杂种F1代和后代)及其衍生产品进行检测、监测和标识制度管理。

    植物单花粉高通量收集与PCR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2560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710008694.3

    申请日:2007-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单花粉高通量收集与PCR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为:显微镜分离花粉以及花粉破囊壁和染色;分装碱性裂解液于PCR板中,密封并离心使裂解液沉于管底;显微镜下用特殊镊子挑选着色单花粉粒并放入PCR管裂解液中;分装矿物油于PCR板中,短暂离心;置于PCR仪上90-98℃温度下裂解;在各管中加入TE缓冲液中和,离心,加入PCR反应成分;短暂离心,置于PCR仪上,反应参数为:90-98℃保持3-8分钟,热循环依不同反应而定,循环数为35-40,最后72℃延伸5-10分钟,保持于4℃下;PCR产物用电泳分离并在成像系统上进行扫描拍照。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生殖遗传统计分析。

    斑茅抗旱cDNA表达谱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3542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70622.6

    申请日:2008-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斑茅抗旱cDNA表达谱芯片及其应用,涉及一种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结合cDNA芯片分析为基础来快速分离抗旱基因,其方法包括旱胁迫消减文库的构建、应用消减文库的制备cDNA芯片、芯片杂交筛选干旱胁迫响应基因片段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利用本发明的利用斑茅抗旱cDNA表达谱芯片大量快速分离植物抗旱基因的方法克隆抗旱基因具有效率高,可以分离植物抗旱相关新基因和低丰度基因优点,已利用该方法分离获得系列与植物抗旱紧密相关的基因全长。

    一种纳米胶‑蔗叶/蔗渣复合包膜缓释氮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8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7873.3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胶‑蔗叶/蔗渣复合包膜缓释氮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蔗渣生物炭、羧甲基纤维素、皂土、氮肥为肥芯,在肥芯表面以蔗叶纤维素为内层包膜,以环境敏感纳米胶为外层包膜。本发明使用的蔗渣生物炭和蔗叶富含氮、磷、钾、及有机质等土壤养分,肥效良好。本发明的纳米胶外层包膜能够随外界环境温度、pH变化作出响应,通过纳米胶的收缩/溶胀过程形成了水肥一体化缓控释体系,不仅充分提高了氮肥的缓释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水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可再生,具有给肥智能化、肥效周期长、绿色环保等优点,对研发高效功能肥料并发展减肥增效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技术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