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856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8/04 , E02B3/16 , E02D15/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ECC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水利工程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水泥25‑34wt%、粉煤灰23‑30wt%、硅灰15‑20wt%、细骨料26‑32wt%、复合纤维网片1.25‑1.7%、减水剂0.1‑0.24wt%、增稠剂0.03‑0.07wt%;复合纤维网片是将复合纤维浸渍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混合均匀,取出复合纤维摊铺后切削或破碎成小片网状结构后制成;复合纤维为按照重量比(0.3‑0.6):1组成的PVA纤维和碳纤维,或PVA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制备的水工ECC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抗裂、抗弯折和抗冻性能,与四周老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1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06342.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的无约束架立筋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预埋在斜坡垫层内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的螺接有钢筋杆体,所述钢筋杆体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抵接并位于所述斜坡垫层上方;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抵接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均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钢筋杆体上;所述套管的外圆周上还连接有若干面板钢筋;本无约束架立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拆卸,能够用于堆石坝面板施工;当所述钢筋杆体拔出所述套筒后,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管分隔开,从而实现了套筒所在的斜坡垫层和套管所在的面板层在架立筋所在位置的无约束作用,降低了面板因残留架立筋引起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4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645749.4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型框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混凝土中预埋若干拉块及拉筋;在露出部分的所述拉筋上设置拉筋螺杆;在所述定型框架上设置纵横交错的加固肋板,将所述加固肋板两端焊接在定型框架上,在所述加固肋板的纵横交错处预留出若干锚固孔;将具有所述加固肋板的一面朝外设置;将所述锚固孔分别套设在所述拉筋螺杆上;向所述混凝土的方向压紧所述定型框架;在所述定型框架具有加固肋板的一面铺设带孔的钢模板,通过装配卡栓和锚固螺栓固定所述定型框架即完成安装;本定型框架的安装方法简单,定型框架结构牢固,便于安装钢模板及铺设主动保温层及主动保湿层,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6337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4779.X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李家正 , 李明霞 , 冯菁 , 颉志强 , 林育强 , 肖承京 , 李杨 , 唐文坚 , 周世华 , 董芸 , 张亮 , 王晓军 , 张建峰 , 陈群山 , 李响 , 杨梦卉 , 曹亚 , 彭子凌 , 陕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混凝土表面镜面光滑的混凝土外模装置,通过在外模内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环氧树脂胶层,有效地提升了采用该外模装置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的表面光滑程度,满足特殊应用领域的混凝土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4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6546.7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家正 , 颉志强 , 李文伟 , 李明霞 , 陆超 , 陈琴 , 张亮 , 李扬 , 林育强 , 周世华 , 董芸 , 石妍 , 陈霞 , 祁勇峰 , 龚亚奇 , 崔建华 , 苏杰 , 阮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防护管理系统,包括防护端和管理端,所述防护端与管理端之间通过无线热点进行数据交互,所述防护端包括内部温控单元、表层保湿单元、外部温控单元和无线控制开关,所述管理端用于接收内部温控单元、表层保湿单元和外部温控单元的实时测量数据,根据各个单元的实时测量数据及环境温度来计算是否满足防护要求,并发送控制指令给防护端对应的单元进行温湿度调节,实现智能防护。本发明通过构筑易拆装的防护结构并结合智能监控,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保湿防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45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6535.9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保温、保湿的大体积混凝土防护装置及铺设方法,包括设置在混凝土一侧的定型框架,所述定型框架包括外框及所述外框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紧贴所述混凝土设置;从所述第一侧板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依次设有主动保湿层、第一隔水涂层、主动保温层和第二隔水涂层;所述主动保湿层为铺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储水材料;所述主动保温层为设置在所述定型框架中的保温填料,所述保温填料中设置有相连接的电加热丝、温度传感器、测控模块和供电模块;本大体积混凝土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铺设方便快捷,保温、保湿及时、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裂纹的产生;同时能够实时记录与监测和调控内部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032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12946.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吕兴栋 , 杨华全 , 李家正 , 董芸 , 周世华 , 石妍 , 颉志强 , 张建峰 , 高志扬 , 陈霞 , 李响 , 林育强 , 张亮 , 喻志强 , 刘战鳌 , 杨梦卉 , 郭文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细骨料含水率自动测定的混凝土生产过程自动补偿系统及方法,所述自动补偿系统包括细骨料主料仓、称斗弧门、探地雷达、细骨料传送带、终端控制设备、信息传输线、细骨料分料仓、储水料仓、水泥料仓、搅拌设备以及混凝土成品运送设备,所述自动补偿方法包括探地雷达每隔10s测得1次细骨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并将相对介电常数的信息传输回终端控制设备进行分析,终端控制设备计算混凝土细骨料的平均含水率Vfa,根据平均含水率Vfa计算得出混凝土实际用水量mw和细骨料实际用量mf,本发明基于相对介电常数进行细骨料含水率自动测定并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补偿,对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节约时间是极为有利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877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10530648.4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杨华全 , 李家正 , 林育强 , 董芸 , 严建军 , 彭尚仕 , 李昊洁 , 苏杰 , 邝亚力 , 杨梦卉 , 石妍 , 周世华 , 颉志强 , 肖开涛 , 陈霞 , 李响 , 张亮 , 王磊 , 高志扬 , 张建峰 , 闫小虎 , 杨华美 , 陈群山 , 胡小迎 , 饶美娟
Abstract: 一种新型芯样抗拉强度试验装置,包括带拉板套筒、试件固定套筒、垫圈和拉拔装置。试件固定套筒包括套筒,套筒的筒壁上部为厚度均匀的内丝部分,内丝部分底部开始向下逐渐变厚,截面呈正梯形;垫圈由两个大小一致的半圆弧型组成,其厚度沿垂直方向逐渐减小,截面呈与套筒下部的正梯形匹配的倒梯形,垫圈用于套设在试件两端,试件固定套筒套入试件后向两端提拉可使得垫圈与试件固定套筒相互咬合以夹紧试件;带拉板套筒与套筒的内丝部分螺纹连接,拉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带拉板套筒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拉力试验机铰接。本发明简化了抗拉试件与拉板粘接、拔落、破碎试件与拉板剥离等制备和处理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39264.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nventor: 徐航 , 颉志强 , 李全宏 , 祁勇峰 , 胡雨新 , 杨坤 , 苏海东 , 崔冬冬 , 张伊 , 龚亚琦 , 覃茜 , 袁敏 , 马俊涛 , 笪乐天 , 徐瑞 , 万亿年 , 李琦 , 李晓飞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7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数字孪生水利大模型的大坝安全性态记忆维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和预处理大坝的历史监测数据,(2)将整合后的多维历史旧数据集进行自组织映射降维,并将其与实时监测的新数据集进行匹配,(3)计算旧数据集和新数据集之间的匹配合并权重,然后重新进行模型训练,(4)利用更新后的水利大模型进行长期安全性态预测和预警。本发明构建了一种能够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型记忆的机制,不仅能够有效管理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还可以在模型中持续引入新的信息,提高对大坝安全性态的长期预测和分析能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记忆维护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1716.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8/2135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基于ICA的数字孪生拱坝性态检测盲源风险因素辨识方法,采用了Wavelet Scattering Network小波散射网络、PCA降维模块、ICA独立成分分析模块、Apache Kafka数据传输模块和数字孪生系统组成的综合监测与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实时采集的拱坝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潜在的盲源风险因素,输出评估结果。系统首先利用小波散射网络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之后使用PCA对提取的高维数据进行降噪和降维处理,随后通过ICA模块识别独立的风险因素信号。最后,处理后的数据通过Apache Kafka传输至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拱坝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