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装置及信号传输装置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37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366741.4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季文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装置,包括具有弯折部分的矩形波导,矩形波导包括导波腔;各向异性材料,至少设置在弯折部分对应的导波腔中,且各向异性材料的表面与导波腔的腔壁贴合;其中,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弯折部分与各向异性材料形成的结构的等效折射率处于零折射率材料折射率的预设范围内。上述波导装置,在被传导波的传播方向上,弯折部分与各向异性材料形成的结构可以被等效成零折射率材料,进而使得电磁波在所述弯折部分中传播时也能具有高透射率并保持波阵面平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

    纳米材料的参数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33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04896.8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的参数获取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纳米材料的期望散射光谱。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期望散射光谱,利用第一训练后的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纳米材料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纳米材料是由一个中心核和至少一层壳体组成的具有球壳结构的纳米粒子,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结构参数、目标材料参数或所述目标纳米材料的目标温度中的至少一种。

    适用于流体的全向吸声材料、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8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26442.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黄敏 赖耘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流体的全向吸声材料、装置及制备方法。全向吸声材料包括衬底,具有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质量密度和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的体弹性模量,衬底用于采集自外界入射的声波;以及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嵌入在衬底内,吸声单元用于吸收衬底采集的声波。上述全向吸声材料,通过将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嵌入至衬底,可以同时对不同方向入射的声波均实现较佳的吸收效果,且所述衬底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吸声单元的嵌入位置也可以是任意的,因此该全向吸声材料的适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一种声波无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32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6511.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刘晨凯 罗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声波无反射材料的方法,由两种具有不同空气含量的硅胶材料A和B在一个方向上以最小重复单元等周期排序堆叠形成,最小重复单元为ABA结构,其中A空气含量较少,代表快声速材料,B空气含量 较大,代表慢声速材料,且各最小重复单元中A的厚度hA均相同,B的厚度hB均相同;声波以不同入射角度入射时,依据透射公式,计算对应的 hA,hB使得所述复合材料的声学阻抗与背景材料的声学阻抗匹配;快声速材料和慢声速材料的体弹模量具有声波吸收因子。由本发明声波无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制造的声波无反射传输装置,通过调节一系列的参数,能够实现各个工作频率下的宽角度,宽频域的声波完美吸收,吸收率大于99%。本发明能够实现宽角度、宽频域的声波完美吸收,根据该装置设计的吸声膜结构具有超薄性,可减少重量,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49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58789.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20 H02J7/025 H02J50/50 H02J5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使用无线电波技术,通过在发射线圈和/或接收线圈处施加电磁谐振腔来增强无线电波的发射能量和/或接收能量,以及在传输过程中插入两种不同材料的电介质板对无线电波进行中继增强,来减少微波在传播过程中因波束扩散引起的能量损耗和其它物理影响,增加了无线充电距离,提高了远距离无线充电的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不仅可以运用于小型家用电子设备,还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大功率设备,且该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电磁谐振腔制作简单,电介质板的材料也容易制备,因而容易在实际生产中投入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磁波能量收集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322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60440.8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能量收集领域,公开了一种ENZ材料的应用以及使用所述ENZ材料的信号接收天线和移动终端,用于收集周围空气中的电磁波能量,所述ENZ材料为介电常数ε<0.1的材料。本发明的ENZ材料可通过掺杂材料或金属电介质多层膜材料制备,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且尺寸为深亚波长结构,置于电磁场时具有收集周围电磁能量的特性;将本发明的ENZ材料包覆在通信器件的接收天线周围,可以增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对4G/5G无线信号的接收,对环境的适应性高,同时使得使用该接收天线的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更加稳定。

    一种偏振分束元件和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90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59495.8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罗杰 赖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偏振分束领域,公开了一种偏振分束元件和装置。所述偏振分束元件包括周期性交替叠加的电介质薄膜和金属薄膜,其中一层所述电介质薄膜和一层所述金属薄膜构成一个周期性重复单元,所述周期性重复单元的平均介电常数为零。当光线以平行于偏振分束元件界面入射时,所述光线中的横电波与横磁波由于在偏振分束元件中的色散关系不同从而可以实现分离,同时根据电介质薄膜和金属薄膜在周期性重复单元中的厚度占比不同,偏振分束元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不同需求下可进行灵活选择。该结构的偏振分束元件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材料选择广泛,并且尺寸远小于现有的偏振分束器,易于集成,在光通信、集成光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阻抗匹配的可见光波段宽角度无反射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334552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737470.0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赖耘 姚忠琦 罗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匹配的可见光波段宽角度无反射复合材料,由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光学镀膜材料在一个方向上周期性堆叠形成。本发明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可见光波段宽角度无反射复合材料,适用于较宽频段宽角度的可见光波,根据本发明,可以设计出宽频、宽角度、偏振无关、超薄的光波段超透膜;由于本发明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可见光波段宽角度无反射复合材料具有宽频、宽角度、偏振无关的性质,能够用来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保护封装,大大减少太阳能电池的维护成本,且适用范围广泛,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此外,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超透膜具有超薄性,可以减少装置的重量,提高便携性,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