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3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04094.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吸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适用于大入射角电磁波的超构表面吸收器及电磁防护装置,该吸收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多个吸收单元,所述多个吸收单元在x方向上以指定倾斜角度倾斜并以周期ax均匀排布,在y方向上连续排布,整体形成有序阵列。本发明显著提升了在大入射角条件下的电磁波吸收效率,能够在0.1GHz~500GHz的宽频带范围内有效工作,覆盖了从低频到高频的广泛电磁波频段,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06273.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半类狄拉克点的太赫兹电磁波控制器及制备方法,涉及无线通讯技术和光子晶体物理学技术领域,该控制器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列的三维各向异性椭球光子晶体模型晶格单元,所述控制器呈长方体,其中三维各向异性椭球光子晶体同时存在两个半类狄拉克点。本发明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在10THz频率下,实现了对电磁波的各向异性传输。本发明通过改变核壳结构的椭球光子晶体的几何参数和电磁参数,可以调节中心工作频率,可以覆盖6G通讯工作频段。本发明通过旋转椭球光子晶体方向,可以调节电磁波各向异性传输的方向本发明通过研究光子晶体的物理特性,探索了新的电磁波调控机制,为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28653.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1/10 , G06F1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参照纳米材料在参照电磁波下的参照散射角谱;基于参照散射角谱,调用第一训练后的模型,确定目标纳米材料在目标电磁波下的目标信息;其中,目标纳米材料包括一个中心柱和位于中心柱外侧的至少一层壳体;其中,目标电磁波与参照电磁波的偏振不同,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结构参数和目标材料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方法,可基于参照散射角谱,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快速、准确地设计出目标纳米材料,从而降低等效电磁对偶结构的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34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77356.0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吸收材料、装置及波导器件。电磁波吸收材料包括基底,具有电磁波射入面;多个吸波材料,设于基底内并沿至少一条预设轴线倾斜排布;且沿预设轴线,相邻两个吸波材料之间的间距小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每个吸波材料的厚度小于该间距;减反材料,设于电磁波射入面;并且,每个所述吸波材料在对应的吸收倾角加减预设角度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预设轴线倾斜设置,以吸收电磁波。上述电磁波吸收材料突破了原本布儒斯特角下实现电磁波完美吸收的限制,拓宽了电磁波吸收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5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853669.9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吸收多层膜。该光学吸收多层膜包括:多层第一光学膜;多层第二光学膜,其与多层第一光学膜交替排列,以形成层数为奇数的奇数层膜,奇数层膜的最外两层膜均为第一光学膜,第一光学膜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膜的折射率;第一和第二外层膜,其分别与最外两层膜相邻布置;其中,第一光学膜和/或第二光学膜的材料选择为光吸收材料,第一和第二外层膜的折射率选择成与第二光学膜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且第一和第二外层膜的厚度均是第二光学膜的厚度的45%‑50%。该光学吸收多层膜,对于横电光波实现了近乎全角度的完美吸收,对于横磁光波能够实现宽角度,即0‑40°范围内的完美吸收,且在0‑70°的角度范围内有大于70%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75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450437.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2B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反膜,涉及电磁波的减反增透领域。所述减反膜包括增益型超表面以及吸收型超表面,所述超表面分别充分覆盖在电磁材料的电磁波入射和透射表面并且电磁参数满足parity‑time对称条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控所述超表面的导纳来调控所述减反膜的减反效果,进一步地可以找到合适的超表面导纳来实现完美的减反效果(即电磁波反射率为0透射率为1),同时所述减反效果与所述电磁材料的厚度无关。所述减反膜不会造成电磁波的能量损耗,并且厚度为10‑10λ0,远远小于电磁波的波长,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21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853669.9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2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吸收多层膜。该光学吸收多层膜包括:多层第一光学膜;多层第二光学膜,其与多层第一光学膜交替排列,以形成层数为奇数的奇数层膜,奇数层膜的最外两层膜均为第一光学膜,第一光学膜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膜的折射率;第一和第二外层膜,其分别与最外两层膜相邻布置;其中,第一光学膜和/或第二光学膜的材料选择为光吸收材料,第一和第二外层膜的折射率选择成与第二光学膜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且第一和第二外层膜的厚度均是第二光学膜的厚度的45%-50%。该光学吸收多层膜,对于横电光波实现了近乎全角度的完美吸收,对于横磁光波能够实现宽角度,即0-40°范围内的完美吸收,且在0-70°的角度范围内有大于70%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66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10740921.6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匹配的对无线信号无阻挡的装置,由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建筑材料在一个方向上周期性堆叠形成。本发明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对无线信号无阻挡的装置可设计成墙体,能够提高微波的透波性,使得任意一个角度都不会阻挡无线信号,实现了无线信号的无阻碍传输;另外,形成墙体的材料为聚丙烯和混凝土,相比贵金属孔阵系列,从微观的电路电子器件扩展到宏观墙体应用,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6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40921.6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02 , E04B2/00 , E04B2103/02 , E04B2103/04 , H01Q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匹配的对无线信号无阻挡的装置,由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建筑材料在一个方向上周期性堆叠形成。本发明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对无线信号无阻挡的装置可设计成墙体,能够提高微波的透波性,使得任意一个角度都不会阻挡无线信号,实现了无线信号的无阻碍传输;另外,形成墙体的材料为聚丙烯和混凝土,相比贵金属孔阵系列,从微观的电路电子器件扩展到宏观墙体应用,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126442.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10K11/16 , G10K11/1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流体的全向吸声材料、装置及制备方法。全向吸声材料包括衬底,具有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质量密度和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的体弹性模量,衬底用于采集自外界入射的声波;以及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嵌入在衬底内,吸声单元用于吸收衬底采集的声波。上述全向吸声材料,通过将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嵌入至衬底,可以同时对不同方向入射的声波均实现较佳的吸收效果,且所述衬底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吸声单元的嵌入位置也可以是任意的,因此该全向吸声材料的适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