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3573.6
申请日:2023-07-14
IPC: G06F30/367 , G06F17/11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7/548 , G06F7/552 , G06F111/10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积分算法的非线性元件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对电力网络中的非线性元件进行建模,建立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并改写为齐次项加非齐次项组合的形式,得到统一形式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初始化;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同解的积分方程,对方程的齐次项采用积分算法计算,对方程的非齐次积分项通过Calahan算法计算,并结合Richardson外推法提高Calahan算法的精度,最终得到下一时刻的模型数值解;对模型数值解进行每一时刻的计算,直至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最终输出电磁暂态数值仿真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算法可以避免求解Jacobian矩阵和求逆计算,计算效率相当于是一种显式的方法,大大提高了Rosenbrock积分算法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32402.3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的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系统,包括单相故障检测模块、三相故障检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单相故障检测模块和三相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输出换流阀超前触发角控制信号进行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单相故障检测模块包括交流滤波器非同期合闸扰动检测子模块和单相接地检测子模块,采用基于零序电压的Hausdorff距离进行波形相似度识别,鉴别出非同期合闸扰动和单相接地故障,并设置对应的故障判定增益值进行换相失败预测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区分交流滤波器非同期合闸和单相接地故障,若检测到非同期合闸扰动,选取较小的故障判定增益值,以解决逆变站存在非同期合闸故障对直流系统扰动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0918891.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规划技术领域,是一种含储能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多目标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第二步:利用博弈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权系数法,将多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并权重系数的最优解集;第三步: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获得最小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合理的规划混合电力系统中电池储量、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火电的容量,在风光火等电源的“源”端便将其优先进行配置,然后将其传输到“网”端,降低了电网运行调控难度,保证了混合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重要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18703.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声纹检测识别装置、方法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存储器(2)、MEMS传声器(3)、ADC模块(4)、FPGA模块(5)以及通讯模块(6),MEMS传声器(3)、ADC模块(4)、FPGA模块、中央处理器(1)和存储器(2)依次连接,所述通讯模块(6)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所述通讯模块(6)包括以太网(9)和NB-IoT无线模块(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稳定性强、适用于复杂工作环境、支持物联网数据传输以及在线声纹分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18891.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3/3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规划技术领域,是一种含储能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多目标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第二步:利用博弈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权系数法,将多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的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并权重系数的最优解集;第三步: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风光火打捆外送电源规划模型,获得最小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合理的规划混合电力系统中电池储量、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火电的容量,在风光火等电源的“源”端便将其优先进行配置,然后将其传输到“网”端,降低了电网运行调控难度,保证了混合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重要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37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280047.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的温压动态补偿方法,对从GIS设备抽取到样气室的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由样气室中的传感器a检测相应的气体特征后转变为对应的阻值信号变化输出;通过运用桥式补偿电路,排除传感器a本身零点漂移和现场干扰信号的影响,将阻值信号转变为对应的电压信号;通过信号分析处理模块中进行模数转换、信号放大,并连接温度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获取其各自的检测结果,用来对传感器a测得的气体特性参数值进行温度和/或压力补偿。本发明有效提高了GIS设备故障诊断时气体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1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98582.8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秉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优逃生路径获取方法,用于非居建筑内的火灾逃生,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非居建筑的易发生火灾的位置和逃生出口位置;2)根据易发生火灾的位置和逃生出口位置获得可能的逃生路径上的节点集合;3)根据可能的逃生路径上的节点集合,通过Dijkstra算法获取各个出口的优化逃生路径;4)根据非居建筑内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在各个出口的优化逃生路径中选择最优逃生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全面、计算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1868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98614.4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秉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8B5/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7/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火灾逃生指示灯,用以建筑物内火灾逃生的指示,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的网络接口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当发生火灾时,智能火灾逃生指示灯通过网络接口模块获取上位机的指令和数据,并且通过控制模块处理后在显示模块上显示出相应的逃生方向指示和逃生信息,以便引导人员逃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动态显示、信息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0824.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张磊 , 张国宝 , 吴正阳 , 杨为 , 朱太云 , 赵恒阳 , 黄伟民 , 李坚林 , 柯艳国 , 丁国成 , 吴兴旺 , 宋东波 , 韩文虎 , 孙皓天 , 李晓昂 , 张乔根 , 杨晓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GIL的冲击行波耐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高压连接机构以及末端集成机构,其中,冲击电压发生器通过高压连接机构与公里级别长度的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一端连接,GIL的另一端与末端集成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容、开关以及第二电容;所述高压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高压母排或直插式触指;所述末端集成机构,包含串接的阻容网络,用于实现频变阻抗。本发明实现长距离GIL的冲击电压考核,提升现场耐压试验的有效性,提升长距离的GIL绝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3211.X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9 , B01J32/00 , B01J35/50 , B01J37/02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D53/56 , B01D5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直接催化分解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直接催化分解脱硝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铁氰化钾、硝酸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和高温退火制备具有空心结构的锰铁氧化物载体,再采用浸渍法在所述锰铁氧化物载体上负载贵金属铑,制得用于低温直接催化分解的脱硝催化剂。本发明制备低温直接催化分解脱硝催化剂时,采用还原态的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空心锰铁氧化物载体,可以有效抑制铑的氧化失活,大大提升催化剂低温直接脱硝活性。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无需还原剂,没有二次污染;同时反应温度低,脱硝效率高,能够满足氮氧化物直接排放标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