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191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04668.6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散射测量的细胞周期检测方法,能够借助散射光强度分布曲线真实反映生物细胞在细胞周期过程中各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的变化,并将这种差异作为散射光强法测定细胞周期的主要参数,根据不同周期细胞在不同角度的光散射特性差异可以很方便直观的判断出待测细胞处于哪个周期,从而能够准确地对生物细胞的生长行为和周期进行判断和描述,其操作流程简单,测量速度快,也不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处理,对细胞没有损伤,测量过后的细胞样品还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在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推广应用,也可用于在体检测,并且能够用于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细胞、病毒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8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369145.4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测油液加入特定溶液中,经摇匀和振荡使得待检测油液在溶液内分解为均匀分布的分子级颗粒,再采用能够检测溶液中分子级颗粒粒径的光学装置对溶液进行检测,得到待检测油液形成的分子级颗粒在特定溶液中的粒径分布图,将该粒径分布图和预先采用标准样品获得的样品粒径分布图对比,即可判断待检测油液是否属于地沟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对地沟油进行判断检测,具有判断准确性高,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优点。达到方便快捷检测地沟油或潲水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36812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262509.5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甲车发动机工作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装甲车发动机的振动信号作为检测特征,通过计算机计算振动信号的幅值均方根以及自功率谱函数,对比分析装甲车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与正常运行中的振动情况,以即时的检测其发动机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故障检出准确率高,维护人员只需要在检出故障后对发动机进行检修维护,减小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发明方法在整体检测流程上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一方面为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实时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使得将本发明方法应用到车载的实时检测系统中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29270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810069990.9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细胞周期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细胞在细胞周期(G1期、S期、G2期和M期)变化过程中胞内物质(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的不断变化对其紫外光谱的峰位、谱峰及峰强造成的影响,找出这些参数与细胞所处周期的对应关系,建立特定细胞的细胞周期紫外光谱模型,最终利用该模型实现对单个细胞周期的准确测定。该方法将一种常规方法用于对细胞周期的测量,解决以往依赖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进行测定的较为繁琐的判别方法,而且能够对细胞周期G2期和M期的细胞进行区分,这是流式细胞仪无法实现的。本发明制样简单、操作方便、仪器设备普遍、准确性高、测量速度快,应用细胞吸收峰强度随细胞周期变化的关系可很方便的对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判断,有利于在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26132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10092979.X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15/10 , G01N33/483 , G01B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1031 , G01N15/1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快速测量细胞尺寸的微芯片,包括基片和覆盖层,基片上蚀刻用于让细胞通过的微通道,微通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鞘液微通道并与微通道交汇形成测量通道;每路测量通道都设一个测量区,测量区由通过硅微加工固定在覆盖层上的压阻式微压力传感器和与之对应的测量通道构成。使用本发明微芯片的方法包括:通过零点定标、细胞尺寸测量函数定标后,让被测细胞通过测量区,根据输出的电压值,将其带入定标得到的细胞尺寸一电压对应函数就可以得出细胞尺寸的大小。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的优点。能够对细胞进行实时测量,而且测量方便、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456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1577.4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65G6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体工件自动装舟系统,包括备料机构,接料机构,送板机构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备料机构设置于该自动装舟系统顶部,包括转盘、传送带、可抽动垫板和计数装置,用于备料装盘;所述接料机构位于可抽动垫板下方,包括托板,丝杆升降装置,步进电机,用于承接装好的每盘工件;所述送板机构与接料机构并列设置,由接料板送板机构和底板送板机构组成,用于给接料机构提供底板和接料板;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执行元件的动作。本发明能对圆柱体工件进行准确计数、排序,避免装舟过程中的圆柱体工件阻塞现象,达到准确自动装舟目的,实现了装舟自动化,有效避免了操作人员对工件的污染以及某些放射性工件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保护了操作人员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1169380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092930.4
申请日:2007-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952 , G01N21/88 ,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拉索表面损伤动态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是在桥梁拉索表面上径向套设智能检测装置,智能化检测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在桥梁拉索表面上匀速行驶,由四个摄像头采集桥梁拉索表面图像送入图像处理记录系统;通过固化在系统DSP芯片中的桥梁拉索表面损伤动态检测算法程序判读采集的图像中是否存在损伤情况,如存在损伤则记录定位机构的移动距离,以准确定位损伤部位。拉索表面图像进行处理步骤为:并行图像采集;有效信息截取;滤波降噪;曲面投影校正;目标分割;缺陷识别和信息存储。通过上述算法完成对桥梁拉索表面损伤情况的快速判识、定位和存储,从而实现桥梁拉索表面损伤情况的动态检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554438.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相机的光谱监测文物防盗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高光谱相机采集待监控文物的高光谱图像;确定待监控文物上编码标签位置;确定该待监控文物在编码标签位置的光谱特征;根据光谱特征获取高光谱图像中编码标签的特征;根据编码标签的特征确定待监控文物的状态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高光谱监控法通过在文物不同部位放置具有不同特异性光谱的标签,使用高光谱相机与计算机实现对文物实时监控与编码,当能够检测到标签的特异性光谱时认为文物未被盗窃,当无法检测到某部位标签的特异性光谱时认为文物该部位存在被盗窃风险,该方法对文物的监测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334747.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振幅型超表面设计方法及系统和器件,首先确定超单元的结构以及调控结构自由度;采集不同结构参数的超单元的复振幅响应数据集;并收集随机生成的目标复振幅响应数据集,将两个数据集分别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正向预测模型根据结构参数预测超单元的复振幅响应,以及利用逆向设计模型根据目标响应预测结构参数;然后利用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训练得到逆向设计模型;使用训练好的逆向设计模型进行复振幅型超表面器件的设计,根据目标器件生成目标振幅和相位,在逆向设计模型中生成器件的全模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复振幅型超表面的难度,同时保证超表面的加工可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021692.2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点材料的文物检测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首先将具有预设光谱特征的量子点材料设置于待检测文物上;然后向待检测文物发射用于激发预设光谱特征材料的光;获取预设光谱特征材料激发生成的反射光谱图像;最后处理反射光谱图像并判断是否存在预设光谱特征,如果不存在,则发出报警信号;如果存储,则循环重复。本发明提供的,该方法利用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的特种光谱检测文物状态,将该材料喷涂在文物上后,通过使用不可见光对该材料进行激发,通过使用检测设备得到材料激发后的光谱,从而实现在不可见光范围内对文物的实时识别和监测,从而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