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和端子的压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84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9215.2

    申请日:2010-10-25

    Inventor: 新味義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H01R4/184 H01R4/188 H01R43/058

    Abstract: 提供一种压接端子,其中增加电线和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来提升电连接性能。端子(1)的导体压接部分(11)由基板(11A)和从基板(11A)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对导体压夹片(11B)以向上敞开的大致U形截面形成。具有曲率半径是(R)的弯曲壁(11H)形成在从基板(11A)到所述导体压夹片(11B)的根部的范围内。如果电线的导体的半径是r,则弯曲壁曲率半径(R)被设置成满足R<r。因而,当所述导体压夹片(11B)向内绕成圆形以连同基板(11A)包裹电线的导体(Wa)时,电线的导体(Wa)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大,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接触电阻。

    压接触头以及包括该压接触头的电缆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287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085484.4

    申请日:2014-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 H01R4/183 H01R43/058

    Abstract: 电缆组件(100)包括电线(106)和接合至电线的端子末端(108)的压接触头(105)。压接触头具有中心线(160)和自中心线沿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及第二侧壁(124、126)。中心线平行于压接触头的纵轴线(190)延伸。每个侧壁具有基座部分(132、142)和腿部部分(134、144)。腿部部分自中心线向腿部部分的纵向边缘延伸一侧向距离。基座部分自中心线向基座部分的纵向边缘延伸一侧向距离。对于第一和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腿部部分的侧向距离大于基座部分的侧向距离。第一和第二侧壁的腿部部分分别被定位成与第二和第一侧壁的基座部分相对。

    压接金属模及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4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1345.4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具有圆筒形状的端子压接部的端子配件中,在抑制龟裂、破损的产生的同时,能够形成保证电气性能的压接固定状态。为了实现该目的,压接金属模具备:第1金属模,在与电线压接部对应的形状的凹型面束缚电线压接部;和第2金属模,具备与凹型面成对的凸型面。在此,凹型面的凹部的宽度以及凸型面的凸部的宽度与电线压接部的外径相同。通过第1金属模的凹型面和第2金属模的凸型面将电线压接部加压成形,从而将电线压接部与插入到其筒内部的电线压接固定。

    压接压模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1912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880019677.2

    申请日:2008-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58 H01R43/0427 Y10T29/49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液压压接工具压接压模,其包含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到液压压接工具的压模安装区域的第一区段及形成适于将连接器压接到导体上的压接表面的第二区段。所述压接压模包括适于防止与所述压接压模形成电弧的非导电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