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6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2842.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33/132 , C04B33/135 , C04B33/138 , C04B33/13 , C04B33/24 , C04B38/06 , E04C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泥浆固化水泥土‑EPS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该材料由湿泥、水泥、辅助胶凝材料和EPS颗粒混合后固化、烧结、冷却得到;湿泥中的干物质、水泥、辅助胶凝材料和EPS颗粒的质量比为1:0.02‑0.05:0.01‑0.02:0.0005‑0.001;所用湿泥为废旧泥浆经絮凝‑抽滤得到,且含水率不高于50%。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工程施工废弃物,解决了工程废旧泥浆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了工程废旧泥浆的再利用效率,同时结合EPS颗粒的掺入及其烧结的制备工艺方法,可形成质量轻、强度高且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4044.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梁托架平台的双线变单线箱梁架设方法,包括:在目标墩身侧面布设托架平台;在双线箱梁架设完成后,在目标墩身中位架设第一单线箱梁并临时落梁;将第一单线箱梁向外侧横移预设距离至托架平台上;在目标墩身中位架设第二单线箱梁并临时落梁;将第二单线箱梁向与第一单线箱梁相反方向的外侧横移至第一目标架设位置;将第一单线箱梁向内侧横移至第二目标架设位置。本发明通过使用平移托架架设箱梁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双线变单线时架桥机横向作业范围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99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810109853.7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RTSⅢ型轨道板外形尺寸快速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在点云处理软件中导入CRTSⅢ型轨道板的标准三维设计模型;步骤2)利用点云处理软件,建立轨道板三维模型的直接平面特征、直接平面圆特征和直接边界比较点;步骤3)利用点云处理软件与已建立的直接平面特征、直接平面圆特征和直接边界比较点,建立CRTSⅢ型轨道板外形尺寸检测项目的辅助点特征、辅助直线特征和辅助平面等特征;步骤4)利用点云处理软件与已建立的点特征、平面圆特征、直线特征和平面特征,建立CRTSⅢ型轨道板外形尺寸检测项的直接距离特征和直接角度特征;步骤5)利用点云处理软件,裁剪轨道板三维模型的直接平面特征等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42481.4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发梁台车的运梁车发梁施工方法,所述发梁方法为首先在梁场布置发梁墩和发梁台车,并通过搬梁机提吊箱梁放置于发梁墩和发梁台车上,其次运梁车驶至靠近箱梁并调整为喂梁支撑模式,然后通过箱梁顶升油缸使箱梁放置于后驮梁小车上,后驼梁小车驮运箱梁后移,再通过箱梁顶升油缸使箱梁放置于前驮梁小车上,发梁台车驶离箱梁,最后前驮梁小车和后驮梁小车同步移运箱梁至运梁车运梁位置,发梁完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运梁车的发梁作业操作简单,进而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对搬梁设备的改造,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后续转场、喂梁或过隧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662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104269.2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板点云数据采集的机器人最优路径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采用三维成像仪的拍照扫描方式,通过多次测量的方式获取轨道板表面的大量点云数据和特征区域的点云,所述特征区域选择轨道板中间灌注孔及周边部分区域、轨道板四个侧面的中间部位;步骤2)在Windows系统上进行编程开发,以控制库卡机器人按照规定轨迹和流程完成自动运动;根据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要求,对机器人运动路径进行规划,经多次测试、计算与优化,由此得到机器人的最优运动路径。该方法快速高效,设备运行安全平稳,符合生产流程,安装工序简单,检测成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8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41029.0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质量缺陷处理:根据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采用对应的处理方案进行缺陷处理。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缺少对应的处理方案对各种质量缺陷进行处理,造成在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技术失误以及经济损失,且施工进度大打折扣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2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41069.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1000t/40m箱梁的施工方法、高速铁路、运梁车及架桥机。该施工方法包括:采用提梁机将箱梁装至运梁车上;运梁车运输箱梁至架桥机的尾部并对位;架桥机配合运梁车完成顶梁、取梁及喂梁;架桥机完成落梁。本申请解决了行车不够安全,且人员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04151.X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满足规定要求的CRTSⅢ型轨道板检测特征的方法,包括:S1浇筑水泥检测台座,并放置待检测的CRTSⅢ型轨道板;浇筑水泥墩台,并安装库卡机器人;S2利用库卡机器人与三维成像仪组成数据获取子系统,获取CRTSⅢ型轨道板成品板各承轨台表面及轨道板平置于地面时的左右两个侧面的中间区域,及部分底面的高质量点云数据;S3基于Polyworks2017软件平台,使用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数据处理子系统,导入设计模型与S1所述获取的点云数据,在软件中进行轨道板外观特征自动检测处理,叠置分析三维设计模型与实测点云数据,自动提取CRTSⅢ型轨道板的外观检测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0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2347.X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巨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轨道激光智能起拨道系统,包括起拨道捣固机(1),其特征是:还包括集成的全线路测量装置;所述全线路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发射装置(4)和图像接收装置(5);所述图像接收装置(5)设于前端图像接收小车(7)上;所述激光发射装置(4)设于所设距离远处的激光发射移动小车(2)上。所述图像接收装置(5)设有两维自动跟踪机构。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输入线路几何形状参数,起拨道作业;每前进所设距离,电气控制系统采集一次前端起、拨道量数据,gva系统输出一个作业位置的起、拨道量数据控制作业,gva系统反馈一个作业过程的起、拨道量数据。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有砟轨道精确起拨道测量工作量,提高了施工精度,充分发挥了全线路测量系统和大型养路机械的优势,彻底解决了测量工序和起拨道施工的工序衔接的人为失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47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142481.4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发梁台车的运梁车发梁施工方法,所述发梁方法为首先在梁场布置发梁墩和发梁台车,并通过搬梁机提吊箱梁放置于发梁墩和发梁台车上,其次运梁车驶至靠近箱梁并调整为喂梁支撑模式,然后通过箱梁顶升油缸使箱梁放置于后驮梁小车上,后驼梁小车驮运箱梁后移,再通过箱梁顶升油缸使箱梁放置于前驮梁小车上,发梁台车驶离箱梁,最后前驮梁小车和后驮梁小车同步移运箱梁至运梁车运梁位置,发梁完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运梁车的发梁作业操作简单,进而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对搬梁设备的改造,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后续转场、喂梁或过隧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