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夹层玻璃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4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80043686.3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小川永史

    Abstract: 汽车用夹层玻璃包括外侧玻璃板、内侧玻璃板、中间膜、电气元件、向上述电气元件供电的供电点、和配线。上述外侧玻璃板具有第一面和比上述第一面靠车内侧的第二面。上述内侧玻璃板具有第三面和比上述第三面靠车内侧的第四面。上述中间膜配置于上述外侧玻璃板与上述内侧玻璃板之间,将上述第二面和上述第三面接合。上述电气元件和上述供电点在上述第二面的周缘部附近配置于上述第二面上或上述中间膜的内部。上述配线与上述供电点连接,从上述供电点伸出,向着上述第三面从上述中间膜内穿过。

    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和成像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919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80004074.4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含有:利用下述式(a)所示的膦酸和铜离子而形成的红外线吸收剂、和使红外线吸收剂分散的磷酸酯。磷酸酯包含磷酸二酯及磷酸单酯中的至少一者。R1是苯基或至少1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将膦酸、铜离子及磷酸酯的摩尔基准的含量分别定义为CA摩尔、CC摩尔及CE摩尔,并且将反应性羟基的摩尔基准的含量定义为CH摩尔时,满足CA/CE<1、并且CH/CC>1.95的关系。

    挡风玻璃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01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80084204.4

    申请日:2018-12-26

    Inventor: 神吉哲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风玻璃具有:第一玻璃板,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玻璃板,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配置为该第一面与上述第一玻璃板的第二面相对;和中间膜,其夹持于上述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上述第一玻璃板具有第一端部和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并且形成为从上述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厚度变薄,在上述第一玻璃板中,上述第一端部侧的表面压缩应力比上述第二端部侧的表面压缩应力高。

    铅蓄电池用隔板和铅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7970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580055743.1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隔板整体(全面积)中占据大部分的基底部为中心的微多孔膜整体中的枝晶贯穿的方法,该方法更简便且更有效。[解决手段]铅蓄电池用隔板,其是将以聚烯烃类树脂、氧化硅粉体和增塑剂为主体的原料组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并制膜后除去增塑剂的一部分或全部而成的微多孔膜,原料组合物包含平均粒径为20~800μm且平均厚度为0.2~8μm的不具有自成膜性的玻璃鳞片(为其与氧化硅粉体的合计含量的2~15重量%),微多孔膜中的玻璃鳞片的面方向在微多孔膜的面方向大致取向,微多孔膜中的玻璃鳞片的含量/微多孔膜中的玻璃鳞片的平均厚度的值为1以上。

    玻璃组合物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258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80067574.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玻璃组合物是含有SiO2、B2O3、Al2O3、碱土金属的氧化物以及其它金属氧化物的玻璃组合物。将温度0℃~T℃的范围的本发明的玻璃组合物的平均热膨胀系数表示为CTE(T)时,在温度0℃~100℃的范围,满足(17.1×10-3×T+25.4)×10-7/℃≤CTE(T)≤(17.1×10-3×T+31.4)×10-7/℃的关系。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64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80064474.9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滤光器(1a)具备光吸收层(10)。光吸收层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对滤光器(1a)而言,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入射到该滤光器时,满足关于透射率的规定的条件。另外,对于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θ1°和θ2°(θ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