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自动液压底阀清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798977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343871.1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池自动液压底阀清淤装置,调蓄池包括蓄水区,冲洗室设置于调蓄池的其中一内侧部,跌水台阶设置于蓄水区的内部并与冲洗室相邻,调蓄水池进水管与冲洗室的上部相通,调蓄水池出水管与连通于调蓄池的另一底部,冲洗室通过液压底阀与蓄水区连通,冲洗室的底部设置有冲洗室泄水口,液压底阀和液压杆均安装于冲洗室泄水口,液压杆固定于液压底阀。本实用新型在调蓄池排空后,液压底阀打开,冲洗室中的冲洗水进入水池并带走蓄水池中的污泥;液压底阀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倾斜面坡向蓄水区,减少冲洗室泄水冲洗时的水头损失;冲洗室的泄水口底部四周安装密封橡胶圈,确保液压底阀关闭时,冲洗室的密封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削峰功能的均质池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53191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523534.7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削峰功能的均质池,至少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均质池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水质的搅拌器;所述出水管所在的一侧的均质池内设置有滗水器,所述滗水器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滗水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滗水器升降的液位计;所述滗水器可随所述液位计在设定的最高液位与最低液位之间移动;当液位位于所述最高液位与所述最低液位之间时,削峰功能模式开启,滗水器随着液位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液位的降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较小、出水水质均匀且可同时实现水质调节和水量调节。

    景观水体下调蓄池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7566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146894.X

    申请日:2016-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水体下调蓄池,景观水体包括水体和坡岸,景观水体下调蓄池包括调蓄池主体和管理设施及变配电间,调蓄池主体设置于水体下,调蓄池主体内设有矮墙、进水截污格栅井、排空系统和冲洗系统;矮墙述调蓄池主体分隔为若干廊道,进水截污格栅井设置于坡岸下,进水截污格栅井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截污格栅井的出水口为调蓄池主体的入水口,冲洗系统设置于距离所述调蓄池入水口的最远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现有的自然或者人造景观水体,将调蓄池主体一体化设置于景观水体之下,既能节约建设用地,又无需专门营造相关景观,能够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具有市政给排水和生态环保双重效益。

    水体处理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40370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116283.X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水体处理装置包括:一处理罐体,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沿周向围成第一空间的一外壳、及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中并沿周向围成一第二空间的一内壳;所述外壳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及处理罐体外部的第一连通口,所述内壳与底座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下方;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于第二连通口;一过滤模组,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一导流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及内壳之间,形成引导待处理水体从第一连通口至第二连通口的流道。通过所述导流结构,可有效利用已有空间为待处理水体提供预处理的反应时间,使得装置结构紧凑简单,降低成本。

    节能型内回流系统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083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964991.6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内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水平穿墙管、直角弯头、立管和止回升降阀;该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回流泵,止回升降阀中的止回碗位于下部,止回碗的顶部标高低于缺氧池的液位,好氧池内的水通过回流泵提升到缺氧池内;关闭回流泵,由于缺氧池的液位高于好氧池内的液位,缺氧池内的水将通过内回流系统流入好氧池末端,止回碗内的液位将低于缺氧池的液位;当回流泵需再次启动时,好氧池内的水通过内回流泵的提升从止回碗顶部溢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回流系统中设置止回流升降阀,可以有效降低内回流系统的能耗,当回流泵正常运行时,无需克服传统止回装置的阻力,回流泵的扬程将降低30%以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

    公开(公告)号:CN20787744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005977.6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具有均质功能的事故调节池包括至少四格调节池、进水渠道、出水渠道和放空渠道;每格调节池均设有进水闸门与进水渠道相通,每格调节池均设有出水闸门与出水渠道相通,每格调节池均设有放空闸门与放空渠道相通;放空闸门设置于池底,进水闸门设置于低位,出水闸门设置于高位;每格调节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均匀水质功能、处理事故水质功能以及调节水量功能,可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以最小的空置率来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增加调节池的使用率,节省建设用地,同时降低建设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功能消毒池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99433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834636.6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消毒池,包括进水区、消毒区、中水回用区,所述多功能消毒池还包括用于测量排水量的计量区以及与所述计量区相通并且位于下游的出水区;所述进水区、中水回用区的输出口、计量区及出水区依次相通、并且均布设于所述消毒区的同一侧,所述消毒区内形成有迂回式廊道并且分别与进水区、中水回用区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均布设于所述消毒区的同一侧的进水区、中水回用区的输出口、计量区及出水区,使得即使进行消毒区的日常检修时,也能确保整个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

    防臭型雨水口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75487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62035.8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型雨水口,包括设置于路面的进水箅子,设置于所述进水箅子下方的井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井体侧边用于排水的雨水口连管,所述井体与所述雨水口连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雨水口连管中的臭气通过雨水口外逸的防臭结构;所述防臭结构的上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井体内侧,所述防臭结构的下端部低于所述雨水口连管的底部,所述防臭结构的底部与所述井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流体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雨水口臭气外溢以及可以有效拦截雨水中污物的有益效果。

    具有超越功能的水解酸化和生物反应合建处理池

    公开(公告)号:CN212374982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332304.5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超越功能的水解酸化和生物反应合建处理池,包括水解酸化池和生物反应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的结构合建,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共用一个底板,所述水解酸化池的顶板略高于所述生物反应池,所述顶板的过渡段设置有踏步,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分别为两格以上并延对称轴线左右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将水解酸化池、生物反应池、超越渠进行合建,节约用地,减少工程投资;超越渠可根据进水水质的情况,实现进水对水解酸化池的全部或部分超越,提高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改善处理后的出水水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48643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739904.7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至少包括格栅井、进水管、出水管和垂直螺旋格栅,所述格栅井的一侧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格栅井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垂直螺旋格栅安装在所述格栅井的内部,所述垂直螺旋格栅上的进水孔通过所述格栅井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垂直螺旋格栅,格栅井无需倾斜安装,从而减少了格栅井的占地尺寸;提升段采用密封圆筒结构,可防止臭气外泄;压榨段采用渐缩管结构,在渐缩的过程中对栅渣进行压榨,进一步降低栅渣的含水率,减少栅渣的体积,从而降低栅渣的运输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