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的弥散试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3895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89323.X

    申请日:2017-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 G01N2015/0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的弥散试验设备,所述弥散试验设备包括水压室以及用于容纳试验土柱的渗透仪腔;所述水压室与加压组件连通;所述渗透仪腔设置在所述水压室的内部;所述渗透仪腔包括仪腔顶盘、仪腔底盘以及筒形的柔性侧壁,所述仪腔顶盘以及所述仪腔底盘分别与所述柔性侧壁的两端构成密封连接;所述仪腔底盘连接有示踪剂注入组件,所述仪腔顶盘连接有示踪剂收集检测组件。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水压室内的水压作用下,试验土柱被柔性侧壁紧紧包裹,避免了试验土柱与柔性侧壁之间的空隙导致的侧壁渗透;同时水压使得试验土柱维持密实状态,不易断裂。

    采用复合地基模式预测超长群桩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58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89602.6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合地基模式预测超长群桩沉降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将超长群桩沉降量分为桩土复合体的竖向压缩变形和桩端以下土体压缩变形两部分,其中,桩土复合体的竖向压缩变形等于桩身压缩量Sp,桩端以下土体压缩变形考虑地质成因或基坑开挖等引起的土体应力历史变化并采用传统分层总和法计算获得桩端以下土体压缩量Ss;将桩身压缩量Sp与桩端以下土体压缩量Ss相加即为超长群桩的沉降量。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土体自然沉积和深基坑土方开挖等土体应力历史对超长群桩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差异小,不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任何经验修正,较好的解决按照规范方法估算的超长群桩最终沉降量远大于实测值的弊端。

    一种水土一体化采样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6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204319.1

    申请日:2016-12-23

    Inventor: 李韬 冯凯 沈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土一体化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装置包括可移动式平台,所述可移动式平台上设置有两组竖向设置的液压油缸装置,两组所述液压油缸装置之间通过水平横梁连接,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有旋转动力装置,所述旋转动力装置上同轴可拆卸式安装有外套管以及位于所述外套管中的钻杆或地下水监测井管。本发明的优点是,采样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外套管的设置可实现土壤分层采样时有效的污染隔离,并快速建设地下水监测井,实现快速取样;相对于传统的取样建井方法,该采样装置取样时更具针对性,实施便捷、周期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污染水土原位修复的多路连通抽灌一体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67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8362.3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 C02F2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水土原位修复的多路连通抽灌一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污染场地范围内,布设若干排井点管,同一排内的各所述井点管的一端同横向支管相连通,所述横向支管的输入端具有回灌阀门、输出端具有出水阀门;将各所述横向支管的输入端同回灌装置相连通、输出端同集水装置相连通;当进行抽水作业时,关闭所述回灌阀门、开启所述出水阀门,启动所述集水装置经所述井点管对污染水土进行抽排水;当进行回灌作业时,开启所述回灌阀门、关闭所述出水阀门,启动所述回灌装置将清水或药剂经所述井点管回灌入污染水土中。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处理方法集抽水与回灌于一体,处理效率高,可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种原位土层电阻率测试探头的数据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4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65751.X

    申请日:2015-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土层电阻率测试探头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测试探头贯入至测试深度;静置,在静置过程中的不同时间节点分别采集数据;判断各所述时间节点所采集的数据,该数据处于稳定值后的测值为需要的测试采集数据,所述稳定值所在的时间节点为所述静置的终止时间节点。本发明的优点是,优化了电阻率测试方法,提高了电阻率测试的稳定性,使测试数据更具真实性,进一步提高了电阻率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稳定性应用。

    污染土原位搅拌均匀性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8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88601.0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原位搅拌均匀性评判方法,该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污染土原位搅拌的方式进行监测单元的划分;在监测单元内的不同深度位置分别设置有一采样点组,采样点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若干采样点,将从各采样点处所采集的土样进行PH值测试和含水率的测试,若同一采样点组内的各采样点土样的PH方差≤0.5且含水率方差≤0.02,则表明采样点组所在的深度平面上原位搅拌均匀。本发明的优点是:以PH值、含水率、比贯入阻力Ps作为污染土原位搅拌均匀性评判的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原位搅拌在平面上以及深度方向上均匀性的快速判断。

    用于原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注药点间距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21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88584.0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注药点间距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为:使任意呈直角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相邻注药点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下计算公式:且 ;其中:定义三个相邻的所述注药点中位于直角点处的为注药点a,其余的为注药点b和注药点c;L1表示所述注药点a与所述注药点b之间的间距;L2表示所述注药点a与所述注药点c之间的间距;D为单个所述注药点的影响范围直径。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方法简便快捷,在明确修复设备单次处理面积前提下,通过建立修复设备单次处理直径与各个搅拌点间距之间的关系,保证修复设备单次处理面积合理搭接,实现搅拌修复范围全覆盖。

    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单轴大直径注药搅拌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0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88753.0

    申请日:201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单轴大直径注药搅拌修复系统及方法,该注药搅拌修复系统包括具有液压步履式底架和钻杆的搅拌钻机,所述钻杆下端部具有搅拌喷射头,所述液压步履式底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横向步履、下底架以及上底架,所述横向步履与所述下底架之间在横向上可滑动式接触,所述下底架与所述上底架之间在纵向上可滑动式接触。本发明的优点是:修复系统构成简单、移动方便、即到即做;修复系统通过搅拌喷射钻头搅碎土壤并与其上所喷射出的药剂进行充分混合,二喷二搅即可实现药剂与水土充分混合均匀,避免了高压旋喷压力难以保证及高压喷入药剂沿杂填土缝隙渗流,没有与土壤充分混合的弊端。

    适用于污染土浅层搅拌的原位修复养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0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88815.8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污染土浅层搅拌的原位修复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修复单元;对修复单元内的污染土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溶;利用浅层原位搅拌设备上的搅拌喷射头在污染土中边搅拌边喷射碱性激发剂以使两者混匀,使修复单元内的污染土PH值调节至10‑12之间;利用搅拌喷射头在污染土中边搅拌边喷射氧化修复药剂以对污染土进行修复;依次完成各所述修复单元的注药搅拌工作,并进行养护;养护期内,根据施工区域内的PH监测数据分若干次向土体中添加碱性激发剂,将土体PH值控制在11,完成修复。本发明的优点是:浅层原位搅拌设备通过对施工区域内的污染土体进行分区域、分层次进行加药原位搅拌,从而可保证搅拌混合的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