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对差温控制智能水培系统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0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01431.8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智能控制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对差温控制智能水培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包括隔热板,隔热板上均布设置有若干栽培孔;地下部分包括设置在地下的低温水培室,低温水培室位于隔热板的下方,低温水培室内设置有监测组件,监测组件与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低温水培室连通有循环组件,循环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方便的水培种植植株,同时方便调节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内的温度差,实现方便的模拟实际种植的差温培养,避免同温培养导致的植物根系代谢物积累损失,同时也能避免培养液问题导致的植株生长条件差,提高了模拟的效果。

    一株解蛋白芽孢杆菌CWJ-2-GJ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87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1059.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解蛋白芽孢杆菌CWJ‑2‑GJ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解蛋白芽孢杆菌CWJ‑2‑GJ的保藏编号为为CGMCC No.29159,分离自刺五加的根际土壤,以所述解蛋白芽孢杆菌CWJ‑2‑GJ的菌液灌浇刺五加的盆栽苗,可明显促进刺五加的生物量和叶片中主要药用成分产量的增加,有效提升了刺五加的种植效益。同时利用该菌促进刺五加生长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管理。本发明促进了刺五加根际土壤微生物在制备刺五加生长药剂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研制高效菌剂提供了稳定高效的菌种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期开发促进刺五加生长的新型菌肥奠定基础。

    一种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65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25996.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电刺激在同步促进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累积中的应用,所述电刺激的电流强度为100mA,处理时间为30min。具体包括对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依次进行电刺激和暗培养,所述暗培养的培养时间为28d;所述胚性愈伤组织为经过继代培养2个周期的胚性愈伤组织。本发明协调了诱导或调控下活性物质累积和细胞生长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为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活性物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710105.6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豆杉培养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包括环板、圆板、圆筒和环形塑料带,所述环板的外圈设置有圆筒,环板的内侧同轴设置有圆板,环形塑料带连接在环板和圆板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处。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底架和支撑柱,底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位于中间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圆板的下侧,另外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环板的下侧。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圆孔,环板和圆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圆孔。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方孔,环形塑料带上均布有多个方孔。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外环和内环,环形塑料带的上部内圈设置有内环,环形塑料带的上部外圈设置有外环。

    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10105.6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豆杉培养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包括环板、圆板、圆筒和环形塑料带,所述环板的外圈设置有圆筒,环板的内侧同轴设置有圆板,环形塑料带连接在环板和圆板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隙处。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底架和支撑柱,底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位于中间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圆板的下侧,另外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环板的下侧。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圆孔,环板和圆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圆孔。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方孔,环形塑料带上均布有多个方孔。一种红豆杉培养装置还包括外环和内环,环形塑料带的上部内圈设置有内环,环形塑料带的上部外圈设置有外环。

    一种东北地区叶用杜仲林培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4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1364199.5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杜仲培育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东北地区叶用杜仲林培育装置及方法,包括培育盆、长孔、固定轴、矩形框、凸板、U形槽和培养箱;方法为:1.培育盆内用来放入土壤,在多个培育盆内种植杜仲幼苗,在培养箱内加入一定深度的培养液;2.将培育盆下降,使得培育盆部分浸入培养液中,培养液从培育盆下部的多个长孔处进入培育盆;3.矩形框进行左右倾斜,多个培育盆会通过其上的固定轴在相对应的凸板上转动晃动,使得培育盆中的土壤充分吸收培养液;4.竖柱左右滑动带动搅动杆左右滑动对培养液进行搅动,同时带动底圆杆上的搅动板移动,搅动板搅动杆在不同方向配合搅拌;5.寒冷季节时,通过两个U形架杆在培养箱上搭起塑料膜,形成塑料大棚。

    一种东北地区叶用杜仲林培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4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64199.5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杜仲培育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东北地区叶用杜仲林培育装置及方法,包括培育盆、长孔、固定轴、矩形框、凸板、U形槽和培养箱;方法为:1.培育盆内用来放入土壤,在多个培育盆内种植杜仲幼苗,在培养箱内加入一定深度的培养液;2.将培育盆下降,使得培育盆部分浸入培养液中,培养液从培育盆下部的多个长孔处进入培育盆;3.矩形框进行左右倾斜,多个培育盆会通过其上的固定轴在相对应的凸板上转动晃动,使得培育盆中的土壤充分吸收培养液;4.竖柱左右滑动带动搅动杆左右滑动对培养液进行搅动,同时带动底圆杆上的搅动板移动,搅动板搅动杆在不同方向配合搅拌;5.寒冷季节时,通过两个U形架杆在培养箱上搭起塑料膜,形成塑料大棚。

    提高长春花植物体中长春碱含量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2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88308.4

    申请日:2017-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方法,具体为提高长春花植物体中长春碱含量的栽培方法,将H2O2、乙烯利、乙酰水杨酸、色氨酸以某一浓度外施于长春花幼苗或成熟植株,喷洒一次或数次。处理后采收长春花的枝叶,提取其中的长春碱并检测其含量,检测其含量可达到38.2μg/g DW以上,检测到的最高含量为62.8μg/g DW,较一般未经处理的长春花中长春碱的含量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克服了组织培养不能生产长春碱的缺点,为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种盐碱地地表水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5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36092.8

    申请日:2015-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 E03F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地表水利用方法,属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领域,包括集水池的设计和改水基质的选择,其特征在于首先在盐碱地上挖掘集水池,集水池宽度和深度根据当地降雨量和集水区面积计算后确定,其容积能容纳计划农林业种植区内1-2次大雨后的地表径流,同时在集水池内放置一定比例的玉米秸秆和废弃菌糠,夏季高温一定时间后,集水池内的水可以在干旱季节用来进行灌溉补水,还可以在秋冬季进行灌溉保墒。本发明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对盐碱地地表径流的盐碱水进行中和,即保证了农林业种植区免受盐碱水倒灌,提高种植的目的植物成活率,还有效利用了自然降水,节约了灌溉成本,同时集水池内的玉米秸秆和菌糠回收后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清洁了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