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56589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42412.0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37/14
Abstract: 含铬物料强氧化焙烧技术,主要包括在含铬物料中配入纯碱和催化剂,并混合均匀,混合物料用水造球后对混合物料球团进行强氧化焙烧,氧化焙烧熟料经浸出得到铬浸出液和浸出渣。本发明具有铬氧化率和转化率高,铬与渣分离彻底,浸出渣含铬少且易综合利用等优点;克服了现有铬盐生产过程铬回收率低,铬渣量大、含铬高、污染重的缺点;可安全、经济、有效的处理大量现存的高毒性含铬废料,在回收铬的同时实现含铬物料的无害化,消除了生产过程的铬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456588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42417.3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37/02
Abstract: 水热还原铬酸钠或重铬酸钠制备氧化铬的工艺。包括:将铬酸钠或重铬酸钠配制成水溶液后与淀粉或其衍生物一起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还原,得到氢氧化铬料浆过滤分离得氢氧化铬滤饼和母液,滤饼进行高温焙烧后得到氧化铬产品。本发明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没有过高要求,不仅产品质量比目前传统方法好,而且六价铬的还原转化率高达98%以上;整个工艺形成闭路循环,实现了混合碱、母液和洗液的循环利用,整个过程中不排放任何形式的污染物,从源头上避免了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20024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358835.2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F7/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流程高分解率的粗粒低碱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酸钠溶液种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取少量循环晶种通过高温精制铝酸钠溶液活化获得活性晶种1;在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制备活性晶种2;将活性晶种1和活性晶种2加入精制铝酸钠溶液中先进行种分,再加入大量循环晶种进行种分,通过特定种分温度制度和搅拌制度,调控溶液中铝酸根离子和选择性在三水铝石晶面成核,强化粒子附聚和生长,高分解率下制备出粒径粗、碱含量低的三水铝石,分解率大于56%,产品碱含量(Na2O) 60μm。本方法流程短,分解率高,产品碱含量低、砂状化,有利于稳定铝电解质成分和促进精细氧化铝工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2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62265.2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4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钨冶炼化工领域,公开了仲钨酸氢铵的湿法制备工艺。在钨酸或钨酸浆料中加入氨源进行水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氨源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始终为5~8,反应温度为20~100℃,反应时间为0.5~10h;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仲钨酸氢铵和母液。在pH值为2~4的偏钨酸铵溶液中加入氨源,通过氨源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始终为5~8;结晶,控制结晶过程中pH值、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晶完成后,过滤,得到仲钨酸氢铵和母液。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湿法工艺制备得到仲钨酸氢铵,为钨系列产品的制备开拓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09447.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F7/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等轴近球形超细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加入至晶种引发剂溶液和晶种添加剂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析出氢氧化铝,获得晶种浆液;将晶种浆液进行老化处理后,经过滤获得老化晶种;将晶面诱导添加剂加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中,并加入所述老化晶种,经晶种分解析出等轴、近球形超细三水铝石晶粒,得超细氢氧化铝浆液;将所述等轴近球形超细氢氧化铝浆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获得等轴近球形超细氢氧化铝粉。该制备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且环境友好,所制备获得的超细氢氧化铝粉具有晶相纯、各晶面发育好、晶粒均匀,等轴、近球形,及性能优良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694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5503.3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钠砂状化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控过饱和度、加强三水铝石(001)、(110)和(100)面生长和促进较粗粒子附聚的三者协同作用下实现低钠砂状化氢氧化铝的晶种分解;该方法将第一次分级或第二次分级后的氢氧化铝晶种转入铝酸钠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与剩余晶种、铝酸钠精液进入晶种分解首槽进行晶种分解,晶种分解中期加入活性晶种;并控制晶种分解初温65~80℃,末温48~60℃,35~50h分解率在50%以上,得Na2O小于0.15%的低钠砂状化氢氧化铝。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投资少、易产业化,产品质量高、分解率高,有利于提高我国氧化铝生产企业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1372262.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F7/47 , C01F7/06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协同硫形态调控、铁物相结晶和溶液脱硅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氧化同步脱除铝酸钠溶液硫铁硅的方法,包括将氧化剂、铝土矿、石灰、添加剂和循环母液配料,加入到高压釜中;在90~105℃常压预脱硅1~10h,然后在可控氧化下,255~280℃溶出30~60min,得到溶出浆液;溶出浆液与赤泥洗液混和,在95~105℃搅拌下稀释脱硅;脱硅浆液固液分离,热水洗涤得赤泥洗液,滤饼为脱硫铁硅赤泥。本方法中脱硫铁硅是在铝土矿溶出流程中实现的,氧化剂量少、易产业化,有利于高效经济利用高硫铝土矿,提高我国铝土矿资源保障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4718.8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杭州凯大催化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甲酸制氢的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铱催化剂为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金属化合物,其中,R为甲基或苯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铱二聚体与水中溶解度大于氯化银的银盐在去离子水中反应,得到前驱体[Cp*Ir(H2O)3]SO4(Cp*=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步骤S2,将前驱体与配体N‑(甲基磺酰基)‑2‑吡啶甲酰胺或N‑(苯基磺酰基)‑2‑吡啶甲酰胺在水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去除溶剂水,得到所述的铱催化剂。在催化甲酸制氢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入碱性物质调节体系的pH值,提高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33218.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解晓阳 , 王一霖 , 廖鹏 , 李小斌 , 吴庆君 , 齐天贵 , 刘文远 , 周秋生 , 王亮亮 , 刘桂华 , 彭志宏 , 宋大伟 , 乔丹 , 孔小原 , 苏军 , 何海军 , 马志博
IPC: C02F11/12 , C02F11/121 , C02F11/145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工业生产赤泥的脱碱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混合器;至少一个沉降槽;其中,至少一个沉降槽与至少一个混合器依次串联在一起且间隔设置;脱碱反应槽,用于对底流脱碱,其中,在脱碱反应槽内,向底流中加入石灰乳得到赤泥‑石灰乳混合液,再通入高温蒸汽进行化学反应,得到赤泥残渣;脱碱反应槽的入口与最后一个沉降槽的出口连接;压滤机,用于对赤泥残渣进行过滤,得到滤饼与滤液;其中,压滤机的入口与脱碱反应槽的出口连接;赤泥储槽,用于存储滤饼;其中,赤泥储槽与压滤机的出口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石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过程中,氧化铝损失大、碱损耗大、耗费更多能源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88786.2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1F7/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铝酸钠溶液中中高分子量有机物的方法,属于脱除铝酸钠溶液中中高分子量有机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添加剂加到装有石灰乳的A反应槽内;步骤S2:将步骤S1中混合后的石灰乳浆液放入铝酸钠溶液粗液中,反应生成水合铝酸钙和水化石榴石混和物的浆液,将浆液导入叶滤机,完成一段吸附;步骤S3:将滤饼槽中的物料输送至装有铝酸钠溶液粗液和母液的B反应槽中,加入添加剂,完成二段吸附;步骤S4:二段吸附后的浆液导入过滤机,生成的滤饼经洗涤水洗涤后,排入赤泥。本发明采用两段吸附流程,可以稳定地实现水合铝酸钙和水化石榴石混和物吸附容量(按TOC计)大于40mg/g,达到短流程且高效脱除中高分子量有机物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