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96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797811.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29/0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步骤2、计算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步骤3、建立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步骤4、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本发明以碳酸岩裂隙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并考虑与垂直溶蚀裂隙深度相关的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挡土墙的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同时还考虑挡土墙底面的剪切屈服约束方程和碳酸岩裂隙边坡稳定性安全裕度,进而建立了理论严谨的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1242.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计算的基本参数;步骤2、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步骤3、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本发明以碳酸岩溶洞顶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内点算法”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22484.0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和溶洞塌落岩体的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采用了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理论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溶洞塌落岩体的极限状态方程,使用极限平衡原理建立了溶洞覆盖层土体、溶洞塌落岩体的竖直方向平衡方程,建立覆盖层土体破裂面、塌落体破裂面的屈服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溶洞塌落岩体、溶洞覆盖层土体极限状态的求解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得本发明获取的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较传统的方法获取的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2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42338.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管状预制件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管状预制件容易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碰撞,导致管状预制件受损,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问题。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车体、第一径向支撑模块、第二径向支撑模块和安装杆;所述车体用于运载管状预制件;所述安装杆轴向贯通,并沿轴向分别安装有第一径向支撑模块和第二径向支撑模块;所述第一径向支撑模块和第二径向支撑模块用于支撑管状预制件的内周面,且两径向支撑模块的径向尺寸均可调;还包括翻转模块,所述翻转模块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翻转模块用于使所述安装杆产生翻转,所述翻转模块安装于所述车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65021.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圆形贯通溶洞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属于物理性质测试分析领域,用于制备岩溶地基模型试块,并进行模拟实验。圆形贯通溶洞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模型框和设置于所述模型框外周的加固结构;还包括圆筒形腔体预留件,所述腔体预留件位于模型框内部且两端贯穿模型框,所述模型框中浇筑岩体相似材料形成岩溶地基模型试块,浇筑完成后,预留件在所述岩溶地基模型试块内形成贯穿的圆柱形腔体。本装置结合本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试块对岩溶地基的模拟精度,还便于直观分析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为岩溶地基的设计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7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78031.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32 , G01N25/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矿山岩质边坡冻融状态下的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矿山岩质边坡冻融状态下的历史地震稳定性分析数据,进而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集;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数据集进行矿山岩质边坡冻融状态下的塑性变形分析,进而构建第一稳定性分析模型;依据塑性变形分析的结果和第一稳定性分析模型建立失稳贯穿预测模型和第二稳定性分析模型;获取实时的地震稳定性分析数据,进而使用失稳贯穿预测模型和第二稳定性分析模型确定边坡的实时地震稳定性。本发明能够简单、快捷且较为准确的估测矿山岩质边坡冻融状态下的地震稳定性,为高寒地区的矿山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更多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2338.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管状预制件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管状预制件容易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碰撞,导致管状预制件受损,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问题。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车体、第一径向支撑模块、第二径向支撑模块和安装杆;所述车体用于运载管状预制件;所述安装杆轴向贯通,并沿轴向分别安装有第一径向支撑模块和第二径向支撑模块;所述第一径向支撑模块和第二径向支撑模块用于支撑管状预制件的内周面,且两径向支撑模块的径向尺寸均可调;还包括翻转模块,所述翻转模块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翻转模块用于使所述安装杆产生翻转,所述翻转模块安装于所述车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5292.0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的试验箱密封固定在试验平台上端,试验箱的水位调节箱及回水箱紧邻尾矿构筑箱的壁板上分设若干过水孔并配备有止水栓塞;尾矿库堆积模型按照实地堆积坝几何相似原则等比例构筑在尾矿构筑箱内,可调节降雨系统设于尾矿构筑箱内壁上,可溶物通道组件及传感器组件分层间隔埋入尾矿库堆积模型,摄像头设于尾矿构筑箱上方,数据采集系统的接收器组件分别与传感器组件及摄像头电连接。试验方法包括尾矿库堆积模型准备、自检各组件、尾矿库堆积模型饱和、可溶物通道制备、模拟降雨、数据采集。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试验效率高、易于操作、适用性强、数据准确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72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7561.X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矿库浸润线监测孔淤堵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治理装置的排渗管上间隔设有若干渗水孔,密闭连接接头可拆卸的固定在排渗管顶端且直径大于监测孔直径,土工织物紧密包裹住排渗管,气囊为底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布设在排渗管内,气囊胀大后的直径不小于排渗管内径,重力下沉装置固定在气囊下端且外接圆直径小于排渗管内径,加压系统的供气管贯穿密闭连接接头并与气囊顶端的开口密闭连接。测试方法包括排渗管安装、接头连接、放置气囊、密闭连接接头安装、试压、治理步骤。本发明在监测孔内通过孔内加压的方式,使孔内水形成反向渗流通道以达到清理淤堵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清淤效果好、安全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404120.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土体渗透系数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测定方法。测试装置之钻探系统的钻杆内壁为花管且设于钻杆外壁内形成环形空腔,钻头密封在钻杆底端且设有压浆腔体及导泥孔;真空系统之真空腔外壁设于环形空腔内并与钻头及下保护壳密封,真空腔内壁为花管且滑动设于钻杆内壁外侧并形成真空腔,气管连通真空腔;推压系统的推压块滑动密封在真空腔外壁与钻杆内壁间的空腔上部,油压囊连通推压块顶端及油压管;压浆管连通钻头内的导泥孔;抽水管延伸至真空腔底部;注水管连通钻杆内壁内部。测定方法包括组装自检、入孔、泥浆封闭、饱和注水、抽真空、推压、抽水步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测定效率高、易于操作、适用性强、数据准确可靠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