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谱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3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671807.0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阻抗谱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锂离子电池进行N周充放电循环,并在N周放电过程中,对具有间隔的M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处于预设荷电状态下进行动态阻抗测试,以得到M组测试数据,以得到锂离子电池M周放电过程中预设荷电状态下的动态阻抗谱;根据阻抗测试步骤中得到的动态阻抗谱,确定动态阻抗谱中不同循环次数的同一频率下的参数值,得到参数值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式。本发明利用了数据驱动,同时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动态阻抗特性的寿命预测方法,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并且,预测方式简单方便,大大缩短了预测时间提高了预测效率。

    一种灭火剂喷射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25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0837427.5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火剂喷射装置,包括:储气瓶、灭火剂储瓶、喷头、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和压力表均连接,当电池温度数据高于预设值和/或烟气浓度浓度数据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储气瓶向灭火剂储瓶充气,在压力数据达到降温或灭火所需的压力值时,控制喷头喷出灭火剂,直至温度数据低于预设值和/或烟气数据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喷头停止喷射灭火剂。本发明中,通过温感探测器与烟感探测器确定电池模块的安全状态,控制单元根据电池模块的不同安全状态,控制灭火剂储瓶对过热电池模块进行及时降温;电池热失控后,能控制灭火剂储瓶针对着火电池模块及其周围及时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

    一种热失控防护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储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185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9674.X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热失控防护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储能电池,按质量份数计,将40‑60份的EPDM混炼后加入2‑8份的防老剂、2‑8份的纳米氧化物以及0.5‑3份的活性剂,混炼均匀后加入40‑60份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混炼后加入2‑8份的交联剂、1‑5份的促进剂以及1‑5份的硫化剂,进行硫化,得到热失控防护材料。本发明以低成本、高隔热的橡胶材料为基材,通过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复合,通过混炼与硫化工艺制备成具备高阻燃、高隔热的固定结构的热失控防护材料。将这种材料该隔片不仅可有效阻止温度的迅速传递,也可以降低高加速度振动、冲击对电池的影响,从而防止电池单元热失控时连锁反应的发生。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导热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快速散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929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474805.8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导热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快速散热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箱体、电池组、导热管、液态金属驱动模块以及相变热交换模块;所述导热管内置可流动的液态金属,所述导热管与液态金属驱动模块共同构成闭环回路;所述导热管在电池箱体内与电池组表面紧密接触,通过所述导热管的外壁进行热传导,并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管内部的液态金属;所述导热管在所述相变热交换模块中与相变材料发生热交换,将热量传递至相变材料;所述液态金属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液态金属在导热管内流动;所述相变热交换模块内置用于与导热管热交换的相变材料,所述导热管在所述相变热交换模块中按预设规则布置,与相变材料紧密接触。

    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8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79536.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性能的电路及方法,将第一直流电源D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联动开关DK1,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及第一晶闸管模块SCR1和第二晶闸管模块SCR2组成通态工作单元;将第二直流电源DC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联动开关DK2,第二电容器C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感L2,及第三晶闸管模块SCR3和第四晶闸管模块SCR4组成断态工作单元;负载电阻Rp和切换开关KEUT并联连接在通态工作单元和断态工作单元之间,综合控制通态工作单元和断态工作单元施加电流和电压的时序及极性转化,使切换开关KEUT经受承载和开断不同极性电流的能力考核、耐受不同极性电压考核和合闸冲击电流试验考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