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4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19185.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巷道组合梁支护体系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组合梁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巷道组合梁支护时效率较低且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通过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架支撑托举组合梁,输送机构建立组合梁所处高位置和位于后方的第二支架低位置的连接关系,利用钻机和张拉器完成钻孔和锚索张拉工作,降低组合梁安装难度,提高巷道内组合梁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包括第一支架、输送机构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相连接的承托板和升降机架,输送机构一端铰接于承托板下方,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输送机构上间隔布置有多组锚索夹,承托板下部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锚索张拉器,承托板下方的升降机架上连接有工作端朝向承托板的钻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767.4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4/00 , E21B49/00 , E21B47/002 , G06F18/21 , G06F18/213 , G01N29/14 ,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地质随钻探测系统,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智能钻进模块,用于对现场围岩进行钻进;液压加载模块,用于对智能钻进模块提供钻进动力;自主定位模块,用于控制智能钻进模块的钻进动作;遥控监测模块,用于采集随钻参数;钻探测试模块,用于接收预设的随钻控制参数,并以此通过控制液压加载模块和自主定位模块驱动智能钻进模块进行钻进,以及接收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根据随钻参数反演得到岩体强度参数和岩体结构特征参数。解决现有岩体力学参数和结构特征测试方法测试成本高、工人施工强度大、测试过程复杂、测试结果无法量化和不具有时效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75203.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活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断层滑移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断层激活装置及方法,包括锁固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固机构上的加载机构;锁固机构包括固定件和锁定件;所述固定件为一个开口的固定箱体,所述锁定件包括四个独立设置的锁定箱体,每个锁定箱体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锁定板;待测模型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箱体内,另一部分被四个锁定箱体包裹;四个锁定箱体不接触,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锁定件之间预留缝隙;加载机构对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锁定件的两侧进行加载,加载到预设条件后,对所述固定件进行单侧加载,获得加速度实现激活;实现了对断层滑移型地质力学模型的断层激活,能够还原断层滑移型地质力学模型所受的地应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064800.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国能大渡河金川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奴文 , 张鹏 , 周相 , 王琦 , 杨军 , 肖培伟 , 李彪 , 毛浩宇 , 段斌 , 王益腾 , 孙悦鹏 , 彭志海 , 李志 , 江贝 , 高红科 , 王帅 , 薛浩杰 , 黄玉兵 , 孙志强 , 余亚洲 , 李伟 , 廖果 , 龙海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震源快速收敛与高精定位方法,属于矿山微震监测技术领域。该微震源快速收敛与高精定位方法包括(1)在矿井监测区域布置微震监测传感器,并测得微震监测传感器坐标;(2)在监测区域范围内进行两次爆破试验,确定监测区域范围内岩体平均波速;(3)联合时窗能量比法和AIC法拾取P波到时,建立微震源定位目标函数;(4)运用自适应人工蜂群算法进行微震源坐标位置计算。本发明对微震源的定位精度高,能够促进微震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5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78535.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工程勘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岩体抗拉强度随钻测试方法与系统,获取室内岩体钻进测试中的随钻参数;获取常规抗拉强度;控制所述钻进速度和转速不变,获取实时钻进压力、切削扭矩和切削能量数据,并建立抗拉强度与对应的实时参数的关系模型;控制钻进压力和转速,获取实时钻进速度、切削扭矩和切削能量数据,并建立抗拉强度与对应的实时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所有关系模型中确定的拟合系数,得到相应的权重系数;建立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抗拉强度和随钻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拟合系数建立基于抗拉强度权重系数的预测模型,此方法可用于现场岩体原位测试,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3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7213.5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开采区三维动态可视化建模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开采区多元探测大数据信息数据库,并提出探测大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方法,构建矿山开采区三维地质模型,以实现所述矿山开采区三维动态可视化建模。建立的开采区三维地质模型,能明确地层自重应力和上覆载荷叠加作用下开采区覆岩空间结构失稳规律、开采区覆岩结构变化与地面变形区域分布规律,并可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条件下开采区,可为进一步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采空区地质结构三维模型四维评价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采空区治理及开采区工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24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60883.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9 , G06T17/0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矿沉陷区治理效果与综合评价方法,涉及采矿沉陷区治理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采空区治理过程、地球物理勘察和钻探勘察成果,建立采矿沉陷区治理后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进行室内试验,并监测拟建场地沉陷区现场数据;将室内试验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整合处理,建立评价指标;基于评价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治理后沉陷区的变形情况,得到三维可视化地质演化分析模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反馈至三维可视化地质演化分析模型实时修正预测治理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采矿沉陷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四维评价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治理效果,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采空区治理及工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4907.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围岩能量测试与岩爆吸能控制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结合岩爆能量测试模型得到单位体积围岩的岩爆能量;获取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确定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和能量吸收量;根据围岩重量和支护构件的屈服荷载得到强度设计支护参数;根据岩爆能量和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得到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结合围岩强度设计支护参数和能量设计支护参数,确定围岩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在传统强度支护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量释放对支护设计的影响,建立基于强度‑能量综合判据的围岩岩爆吸能控制支护设计方法;能够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31741.4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体碎胀特性测试系统与方法,涉及采矿技术领域。该测试系统包括承载支架、切顶爆破模拟装置、碎石压缩模拟装置、力学特性监测装置和终端处理装置。切顶爆破模拟装置包括切顶爆破箱和封板,岩石试块放置于切顶爆破箱内;碎石压缩模拟装置包括碎石压缩箱,其设置于切顶爆破箱的底部且与承载支架连接;该岩体碎胀特性测试系统首先在切顶爆破箱内模拟爆破,爆破后形成不规则形状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随机垮落至碎石压缩箱内,通过力学特性监测装置监测垮落碎石的体积变化,绘制垮落碎石的碎胀特性和碎石帮支挡结构受力变化曲线,明确垮落碎石对碎石帮支挡结构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指导现场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727725.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岩体能量差的岩爆等级预测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勘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爆能量原位评价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时效性高,提高了施工安全,具体方案如下:设置不同的钻进参数进行室内数字钻进试验,获取随钻参数;利用获取的随钻参数建立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基于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得到岩体随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获得岩体能量差;基于室内数字钻进试验中岩体岩爆情况与岩体能量差的关系,建立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预测模型,确定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划分阈值;基于划分的阈值,结合现场钻进过程中岩体能量差的变化对岩爆等级进行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