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57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7748.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3K17/74 , H03K17/041 , H03K17/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半控型器件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基于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在实现双向关断及多端口时成本体积比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直流系统的第一端、避雷器的第二端、第一辅助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辅助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节点G1;第二辅助开关的第一端、避雷器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节点G2;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辅助开关的第一端和辅助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节点G3;辅助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第四节点G4接地;本发明解决了基于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在实现双向关断及多端口应用问题,降低了成本体积,实现了软重合闸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007373.X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包括转子、安装于转子上的三个磁极、安装于转子上的支撑轮、安装于固定腔体上的三个线圈、用于转子和固定腔体间无线能量传输的发电机、以及抽真空设备和变流设备。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存储能量时,通过变流设备(5)的控制,从电网吸收能量,由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组成的直线电机驱动转子转动,增加存储的动能。当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释放能量时,由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组成的直线电机工作于发电机状态,所发出的电能通过变流设备回馈电网。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的相互作用将转子悬浮;第二线圈(19)和第二磁极(20)、第三磁极(21)与第三线圈(24)的相互作用对转子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7748.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3K17/74 , H03K17/041 , H03K17/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半控型器件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基于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在实现双向关断及多端口时成本体积比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直流系统的第一端、避雷器的第二端、第一辅助开关的第二端和第二辅助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节点G1;第二辅助开关的第一端、避雷器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节点G2;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辅助开关的第一端和辅助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节点G3;辅助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第四节点G4接地;本发明解决了基于晶闸管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在实现双向关断及多端口应用问题,降低了成本体积,实现了软重合闸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7749.8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3K17/687 , H03K1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全控型器件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压驱动型直流固态断路器在多端口配置时拓扑成本和体积过高,电压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直流系统、辅助开关、共用吸能支路;直流系统的第一端与辅助开关的第二端相连,辅助开关的第一端与共用吸能支路的第二端相连,共用吸能支路的第一端与直流系统的第二端通过节点H相连,节点H接地。直流系统包括i个并联的直流子系统;每个直流子系统包括一个主通流支路、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端口;本发明减少了直流固态断路器电路拓扑在多端口配置时电力电子器件的数量,避雷器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440363.8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交流到直流转换拓扑及转换方法,旨在解决提高交流到直流的转化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交流电源模块、采样及信号控制模块、负载输出模块、主开关模块和两个二极管;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提供初始交流电;采样及信号控制模块,基于初始交流电生成控制信号;主开关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或关断,并基于初始交流电生成功率调节信号;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用于使电流定向导通确保采样及信号控制模块和主开关模块正常工作;负载输出模块,对功率调节信号滤波,生成直流电压,并根据功率调节信号生成最终直流电压。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交流到直流转化效率,并且具体可集成化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726012.7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M5/2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开关单元的AC‑A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AC/AC变换器除降压式AC/AC变换器都需附加电抗元件,但是Boost,Buck,三相矩阵等类型的变换器需要大量使用双向器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控制Boost在Boost单元工作状态的第一周期段内由输入源向所述输入电感充电,在Boost单元工作状态的其他周期段内由输入源和输入电感向所述输入电容供电,使输入电容的电压高于输入源电压;通过控制Buck在Buck单元工作状态的第一周期段内由Buck单元输出正相电流,在Buck单元工作状态的其他周期段内由Buck单元输出反相电流。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电路拓扑实现了AC‑AC转换,降低了一路AC转换为多路AC的成本,调制策略简单,无需使用RC缓冲器或软换流策略即可自然实现安全换流,从而消除了对脉宽调制死区时间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49342.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17 , H02J3/28 , G06Q50/30 , G06Q50/06 , G06Q30/0202 , G06Q10/0631 , G06F111/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港口容量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港区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旨在解决港口现有容量配置方案未考虑氢负荷和电负荷的协同带来的锂电池和电解槽的容量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构建港口优化运行策略层和港口混合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层;港口混合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层将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参数传输给港口优化运行策略层;港口优化运行策略层根据结构参数获得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参数;港口混合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层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获得港口全寿命周期年化成本,并以所述港口全寿命周期年化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函数;更新所述结构参数,获得目标函数最优时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351430.8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流潮流控制器,旨在解决如何实现潮流控制与电流阻断的功能复用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包括逆变模块、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压进行直流潮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导通/关断控制,以利用整流模块的桥臂电感进行限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关断控制,以利用功率子模块的直流母线电容进行断流控制。基于上述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可以使直流潮流控制器同时具备直流潮流控制、限流和断流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复用潮流与电流阻断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7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35551.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有载调压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有载调压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将有级调压和无级调压相结合,在满足有载调压变压器负荷电压调节需求同时,兼顾无功补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通过获取的电网电压和负荷阻抗角等电网数据,计算最优档位系数值和补偿电压,并根据最优档位系数值控制有级调压模块的开关,根据补偿电压控制无级调压模块的逆变子模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有级调压和无级调压相结合实现有载调压装置的无级调压,兼顾无功补偿;并且在调压控制时,首先将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调至最优,使无级调压装置输出的补偿电压的矢量值最小,从而扩大了补偿无功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463902.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可双向开断和软起动的混合器件固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固态断路器无法在实现快速反应的同时实现高可靠性双向开断以及功能集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通流支路半控器件组和全控器件均导通,系统稳态通流;发生故障时关闭相应全控器件,达到避雷器动作电压后将避雷器接入系统,导通换流支路,故障电流转至换流支路,半控器件组关断,再关断换流支路,故障电流转至吸能支路进行吸能,直至固态断路器安全断开;接入容性负载时,在半控器件组关断后,高频通断换流支路的相应开关,涌流在换流支路和吸能支路之间切换直至软起动成功。本发明低损耗、快速开断,结构简单,集成功能多、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