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2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214829.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器IGBT故障预警及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分压调理电路、信号触发电路、电阻、IGBT开关器件。电流采样电路采集IGBT发射极电流,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转换为稳定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过分压调理电路转换为信号触发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作为故障信号输出。信号触发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与IGBT栅极连接,同时通过电阻与驱动信号连接。当IGBT发生短路故障或电流当IGBT发生短路故障或电流过大时,该电路不经过软件控制,控制IGBT栅极驱动信号快速封锁IGBT,实时性强,提高IGBT和逆变器设备的安全性。该电路故障输出信号可以上传至上位机或主控制电路,便于故障定位与故障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6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2770.6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3K17/6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矩阵式配电开关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矩阵式配电开关的开关切换方式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预测在按照多个不同开关切换方式对矩阵式配电开关进行切换控制后流经保护开关的电流、流经开关状态发生切换的可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开关电流以及矩阵式配电开关中每个可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开关状态,采用基于0‑1整数规划方法建立的开关控制目标函数并根据上述信息,从多个不同开关切换方式中确定最优的开关切换方式。由于在运算过程中只需要对0或1进行计算处理,计算量比较小,不会消耗太大的计算资源,因而可以快速地确定出最优的开关切换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25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548917.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包括:至少一条通流主支路;至少一组开关控制支路;充放电储能器件,其第一端与每组开关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其第二端与每组开关控制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通过导通或关断每组开关控制支路中的第一开关器件或第二开关器件,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支路的导通或关断,使充放电储能器件与每组开关控制支路中的第一开关器件或第二开关器件形成充电回路或放电回路,在充电回路充电的过程中,流过充电回路的第一电流减小,在放电回路放电的过程中,流过放电回路的第二电流增加,不但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断路控制,还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潮流控制,无需单独配置潮流控制器,减少了电力支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834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044665.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包含第一隔离变压器(T1)、第一受控电压源(D11)、直流母线稳压电容(C1)、第二受控电压源(D22)、第二隔离变压器(T2)、中央控制器;所述第一馈线(K11)与第一受控电压源(D11)通过第一隔离变压器(T1)连接;第二馈线(K22)与第二受控电压源(D22)通过第二隔离变压器(T2)连接;第一受控电压源(D11)通过直流母线电容(C1)与第二受控电压源(D22)相连接。通过对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第一受控电压源(D11)和第二受控电压源(D22)施加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馈线间有功功率双向流动、无功补偿控制、短路电流抑制、潮流优化、电能质量治理等多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0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02662.0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逆变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获取负载电压、滤波电容电压及电感电流;将负载电压、滤波电容电压及电感电流进行坐标系变换,得到负载电压的反馈值、滤波电容电压的反馈值及电感电流的反馈值;根据额定负载电压与负载电压反馈值的差值进行负载电压外环控制计算,得到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的给定值;根据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的给定值与电感电流反馈值的差值进行电感电流内环控制计算,得到滤波电容电压内环控制的给定值;根据滤波电容电压内环控制的给定值与滤波电容电压反馈值的差值进行电压内环控制计算,得到补偿电压;将补偿电压作为控制信号进行输出。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对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跌落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3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243027.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直流故障隔离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子单元拓扑,包括第一电容组C1,第二电容组C2,4个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1,T2,T3,T4,和故障隔离组合电路(7)。第一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1)、第二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2)与第一电容组(C1);第三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3)、第四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4)与第二电容组(C2)分别连接成半桥子单元形式。故障隔离组合电路(7)的六个引出的端子(11、12、13、14、15、16)分别与第一电容组(C1)的正极(1)、负极(2),第二电容组(C2)的正极(3)、负极(4),T1与T2的连接点(5),T3与T4的连接点(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3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3027.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直流故障隔离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子单元拓扑,包括第一电容组C1,第二电容组C2,4个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1,T2,T3,T4,和故障隔离组合电路(7)。第一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1)、第二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2)与第一电容组(C1);第三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3)、第四全控型半导体器件(T4)与第二电容组(C2)分别连接成半桥子单元形式。故障隔离组合电路(7)的六个引出的端子(11、12、13、14、15、16)分别与第一电容组(C1)的正极(1)、负极(2),第二电容组(C2)的正极(3)、负极(4),T1与T2的连接点(5),T3与T4的连接点(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90467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58582.9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馈线互联变流器,其第一受控电源(30)的一端通过隔离变压器(14)分别与第一馈线单元电源(10)连接,另一端通过直流母线稳压电容(31)分别与第二受控电源(32)的直流母线和分布式发电或储能单元(33)连接。第二受控电源(32)通过隔离变压器(17)分别与第二馈线单元电源(20)连接。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受控电源(30)、第二受控电源(32)、分布式发电单元或储能单元(33)的控制,实现第一馈线单元(10)、第二馈线单元(20)、分布式发电单元或储能单元(33)之间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交互转移,以提高第一馈线单元(10)和第二馈线单元(20)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30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506319.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非隔离取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旨在解决如何使有载调压变压器实现无级调压并提高有载调压的速度与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一次侧包括至少一相与电网的供电线路连接的有载调压装置,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一次侧绕组、绕组投切模块和电能变换模块,一次侧绕组包括共磁芯的主绕组、无级取能绕组和有级绕组。绕组投切模块可以对有级绕组进行投切控制,电能变换模块可以对无级取能绕组的绕组电压进行电能变换并将电能变换后的绕组电压通过供电线路施加到一次侧绕组上,从而实现对一次侧绕组的绕组电压进行无级调节。同时,基于柔性开关中的电力电子器件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对有级绕组进行投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173027.7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H02J7/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介质,旨在解决确保电池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池单体的寿命和安全性,并确保母线电压的稳定性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能够根据电池组中每个电池单体的荷电状态偏差、开关器件的开关动作的次数以及母线电压波动偏差对控制电池单体接入状态的智能体进行有效训练,以使智能体在对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的接入状态进行控制时,尽量减少开关器件的开关动作的次数以及开关动作对于母线电压的影响,提升了开关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母线电压的稳定性,也就提升了电池组的性能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