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7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304855.7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光学显微成像设备,包括相机光敏面和物镜阵列,通过物镜阵列采集的图像在相机光敏面上成像;物镜阵列包括呈阵列排列的多个物镜,物镜阵列的光轴垂直于相机光敏面,多个物镜的采集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物镜在光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可调。此外,还提供一种成像方法。上述光学显微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将多个物镜紧密排列成一个物镜阵列,通过调节物镜阵列的物镜在光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物镜阵列能将分布在不同三维空间位置的多个样品区域成像到同一个相机光敏面上,从而实现多个样品区域的同时观察。该光学显微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能在成像空间跨度大的多个样品区域的同时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样品结构信息。能应用在显微成像相关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79780.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体外尿液中检测结石成分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过滤器对尿液进行过滤收集结石微晶,光源与滤光结构连接,光源的光经滤光结构过滤后形成激发光,激发光传递至检测光纤,检测光纤将激发光传递至结石微晶并通过激发产生荧光,光谱仪与滤光结构连接,荧光通过滤光结构传递至光谱仪,光谱仪对荧光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荧光光谱,计算机终端与光谱仪连接以对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并输出结石成分信息,通过体外尿液进行结石成分检测,可以应用在肾结石患者术前,术中的进行肾结石的成分检测和在常规体检中的肾结石检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装置实施的在体外尿液中检测结石成分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11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91291.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体内手术环境中检测结石成分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光源与滤光结构连接,光源的光经滤光结构过滤后形成激发光,激发光传递至检测光纤,检测光纤将激发光传递至体内结石并通过激发产生荧光,传输光纤一端与滤光结构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光谱仪连接,荧光以及激发光经滤光结构过滤后传递至光谱仪,光谱仪对荧光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荧光光谱,计算机终端与光谱仪连接以对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并输出结石成分信息。采用智能识别采集的荧光光谱系统,达到快速准确的实时检测,达到早期预测、精准治疗的目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装置实施的在体内手术环境中检测结石成分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611454.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PU的OCT成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CPU主机端分配固定内存;GPU设备端获取GPU变量并对其进行单次设备初始化;重复GPU变量获取和单次设备初始化,直至停止采集;显示图像;GPU设备端采用C++类的析构函数完成GPU设备内存的自动释放;单次设备初始化包括:采用构造函数分配GPU设备内存;创建第一异步流绑定cuFFT plan,创建第二异步流绑定cuFFT plan;将每一帧数据分为第一帧和第二帧;第一异步流对应第一帧、第二异步流对应第二帧并行交替执行数据传入、数据处理以及传出图像数据。本发明通过对CPU端分配固定内存进行内存优化管理,利用异步流构架结合C++类的成员函数,实现CPU和GPU的异步运行,实现MHz高速的OCT图像实时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4582.4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旋转的光纤滑环装置,包括:电机,其具有中空的旋转输出轴;转子组件,其包括转子支架以及转子光纤元件;连接器组件;固定帽;焦距调节组件以及定子组件,其包括定子支架以及定子光纤元件。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齿轮、皮带滑轮结构,直接通过直流电机的空心轴带动转子光纤元件转动,进而带动探头导管进行高速同轴旋转,再采用同轴机械结构设计将定子光纤元件与转子光纤元件两端面进行面对面高精度耦合,保证相对的旋转部件间光信号传输不因为高速旋转而中断,能在光纤滑环内部实现低损耗的稳定传输,可以获得更高的净扭矩、更低的噪声水平、更少的磨损和更低的产热,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尺寸小,应用场景更加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8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52460.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脉冲色散补偿装置,属于双光子显微成像仪器领域,第一调节装置带动第一活动反射镜相对支架转动以调节第一活动反射镜相对支架的角度,第二调节装置带动第二活动反射镜相对支架转动和/或移动以调节第二活动反射镜相对支架的位置和/或角度,活动反射镜组件位于两色散补偿组件之间,通过上述设计,第一调节装置以及第二调节装置调节第一活动反射镜以及第二活动反射镜的位置和/或角度,控制激光入射到色散补偿结构的角度,改变激光在色散补偿结构的传输路径,从而调节对激光脉冲补偿的色散量,从而达到激光脉冲压缩的目的,该装置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应用方便、可重复应用、节省资金、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2722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88273.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V10/774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直肠肿瘤的内窥OCT图像分割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步骤:对结直肠内窥OCT图像进行预处理;对结直肠内窥OCT图像的组织与肿瘤区域进行标注,并生成训练集、验证集与测试集;构建基础网络,并在基础网络中添加基于空洞卷积的多尺度输入特征融合模块和Tr i p l et Attent i on三重注意力机制模块;构建基于D i ce Loss与Boundary Loss相结合的加权混合损失函数,通过调整权重值对模型进行分级段训练;通过训练好的模型结构与参数对经过预处理的输入OCT图像进行区域分割。本发明基于Unet网络进行模型结构改进,更加准确地对OCT图像区域分割,从而有助于对内窥OCT图像中的肿瘤进行量化分析,为早期癌症诊断和精准切除提供有效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9832.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动物行为学实时检测跟踪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其采集处于实验场景中的动物的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其包括目标检测单元和目标跟踪单元,所述目标检测单元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得到的动物图像中检测得到动物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跟踪单元依据动物的位置信息重构出动物的移动轨迹,实现动物的跟踪;及图像显示模块,其显示动物及动物所在的实验场景的视频以及动物的移动轨迹。本发明能够实现图像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能实现对动物的实时检测与跟踪;本发明中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速度快、实时性强、鲁棒性高,能够实现动物图像的高效、高精度检测,从而实现动物行为的实时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8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47059.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景旋转内窥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包括:近红外飞秒脉冲激光器、主机、成像探头组件和轴向扫描装置,所述成像探头组件包括旋转输出单元以及旋转驱动单元;所述旋转输出单元植入到动物的脑组织中,用于将飞秒脉冲激光导入脑组织,并收集脑组织被激发而产生的荧光。本发明将高速旋转扫描与微型内窥双光子成像系统结合,提出了一种能特别适用于灵长类较大型动物的全景内窥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通过将成像探头组件的旋转输出单元置入到脑组织,藉由360度环形柱面扫描能实现所观察脑区内360度全景成像,藉由轴向扫描进行不同深度的探测,能实现从深脑区到脑皮层管道所覆盖连续多个脑功能区的神经活动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192544.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PGA控制板,包括FPGA控制板本体,所述FPGA控制板本体包括板体与若干信号接口,若干信号接口固定安装于板体的边缘处,若干信号接口中包括至少一电源接口;信号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配置于板体的两端面,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分别连接相邻且不同的FPGA控制板本体的信号接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多电机的拓扑级联装置及协同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一个板体的第一接口对应连接另一个板体的第二接口使得FPGA控制板本体在进行拓扑连接的时候无需其他连接工具,可自行实现三维立体的网络架构且拓扑级联结构通过并行处理方式使得若干电机组件被同时控制,提高多电机组件同步控制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