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986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310296274.5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0802 , G06F1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块初始化方法、高速缓冲存储器和终端。其中方法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接收处理器发送的初始化指令,初始化指令包括待初始化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数据块的标识信息;高速缓冲存储器根据初始化指令,对数据块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数据块进行初始化。使得处理器只需要向高速缓冲存储器发送一条初始化指令,就可以实现对数据块中的所有位进行初始化,从而提高了处理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2410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310363325.1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16 , G06F13/4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拷贝方法、设备和系统,涉及计算机领域,能够提高数据拷贝的效率。包括:接收内存控制器发送的拷贝请求消息,所述拷贝请求消息为将第一内存模组中的数据块写入第二内存模组中;根据所述拷贝请求消息,生成读请求和写请求,并向所述第一内存模组发送所述读请求,请求从所述第一内存模组中读取数据,向所述第二内存模组发送所述写请求,请求将从所述第一内存模组中读取的数据写入第二内存模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拷贝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数据的拷贝。
-
公开(公告)号:CN10434629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331344.6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08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897 , G06F3/0604 , G06F3/064 , G06F3/0683 , G06F12/0811 , G06F12/1027 , G06F2212/1016 , G06F2212/50 , G06F2212/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缓存的数据读/写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读写领域,用以在数据读/写过程中提高Cache访问效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读/写数据所针对的第一物理内存数据块的第一查询地址;获取第一物理内存数据块的第一缓存位置属性;根据第一查询地址,按照第一缓存位置属性所指示的第一物理内存数据块所能进入的缓存级别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查询缓存是否命中,直至一个缓存命中或所有缓存均未命中为止;若一个缓存命中,则针对所命中缓存中的第一物理内存数据块的第一查询地址读/写数据;或,若所有缓存均未命中,则针对内存中的第一物理内存数据块的第一查询地址读/写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46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210571705.X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08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预取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预先对本地终端和与本地终端相连的远端终端设置不同的预取深度值,当预取系统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访存地址时,对该访存地址所属的终端进行区分判断,从而得到相应的预取深度值。本发明可在不增设额外预取系统情况下提高高速缓存命中率,降低访问远端内存的时延,降低了成本。同时提供软件编程接口,可在运行时动态修改各终端对应的预取深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92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131986.1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数据分析类基准测试程序的应用选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执行于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中,包括:步骤一,从多种应用领域中分别选取至少一个应用,组成应用集,该应用集覆盖了特定种类的编程模型;步骤二,运行该应用集中的所有应用,针对每个应用,都分别获取预定性能指标的参数值;步骤三,将各个应用所对应的该参数值分别组成一个特征向量,对所有特征向量进行聚类;步骤四,在聚类得到的每个类中,选择距离类中心点最近和最远的两个应用作为基准测试程序的应用进行基准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58717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77881.3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917 , H04L12/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7/76 , H04L47/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网络带宽保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从租户的请求信息中提取所示租户的最小带宽保证信息,由所述服务器节点记录所述最小带宽保证信息;所述数据中心中每个虚拟机与相应的远端虚拟机通信,并组成虚拟机对,所述虚拟机所在的服务器节点获取所述虚拟机对的最小带宽保证信息a,所述远端虚拟机所在的服务器节点获取所述虚拟机对的最小带宽保证信息b,将两者中较小的最小带宽保证信息作为所述虚拟机对间的数据流的保证带宽;将所述虚拟机对间的每条数据流切分为多条子流,并为所述多条子流分配各自的优先级,分别限制每个虚拟机发送的所述多条子流的发送速率,根据每个子流的优先级分配与其优先级相对应的交换机端口队列进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09140.6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存访问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内存访问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进程的内存访问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内存访问请求消息包括所述进程请求访问的内存对应的虚拟地址的信息;根据所述进程从预设的映射关系集合中获取所述进程所对应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虚拟地址与所述进程请求访问的内存对应的内存控制器MC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虚拟地址的信息和所述映射关系,获取所述进程请求访问的内存所对应的MC;将所述内存访问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MC。该方法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65347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635552.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器件与内存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实现多个数据处理器件间的直接通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协议开销,降低传输延时,提高传输效率。在本发明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知总线获取第一数据处理器件发出的指令信号,所述指令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件需要获取所述内存设备的读写控制权限,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件是所述多个数据处理器件中的任一个数据处理器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件发出的所述指令信号后,发出切换信号给所述交换电路,以指示所述交换电路进行电路切换,使得有且只有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件与所述内存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6306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8826.6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构硬件中大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异构硬件处理大数据应用,载入的数据与程序运行所需的数据不一致,占用异构硬件的内存,并影响到程序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所述Host发送的程序和地址信息;建立本地存储所述源数据的虚拟地址与所述地址信息的映射关系;当所述异构硬件运行所述程序过程中调用目标数据时,向所述Host发送目标数据请求;在接收所述Host回复的目标数据后,使用所述目标数据运行所述程序。本发明适用于异构硬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10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080244.0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设备间文件同步的重命名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目的进程向服务器或源进程发送获取同步信息的请求;步骤2,所述服务器或源进程查询服务器端或源进程端所有文件的当前元数据,获取所述同步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目的进程;步骤3,所述目的进程比较所述同步信息与本地文件元数据,确定新添加文件集合和被删除的文件集合,从而计算得出重命名操作;步骤4,所述目的进程执行所述重命名操作,根据执行结果调整重命名后的文件属性、更新本地元数据信息。本发明能够在现有的文件同步技术中处理重命名操作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多设备同步系统的复杂性、减少了重命名相关的数据传输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