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775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64856.6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体系中小分子糖的脱除方法,所述脱除方法为:将待处理样品通过电渗析装置进行电渗析处理,得到纯化离子液体水溶液和小分子糖的水溶液。本发明提供的脱除方法使离子液体和小分子糖的完全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纯化离子液体水溶液,小分子糖脱除率高,离子液体回收率高,不产生大量工业三废,是一种真正高效、环保的脱除工艺;而且所述脱除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效率高,可以处理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体系以及多种小分子糖,是一种普适性强的脱除方法,易于大规模的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393588.6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间相炭微球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该硅碳负极材料中,纳米硅颗粒均匀包裹在中间相炭微球的表面。其制备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先用无机酸对中间相炭微球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中间相炭微球表面包裹一层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将二氧化硅包裹后的中间相炭微球与一定质量沥青混合碳化后,即得到二氧化硅/中间相炭微球/无定型碳复合材料;将二氧化硅/中间相炭微球/无定型碳复合材料与适量镁粉在500~750℃条件下反应2~7 h,经酸洗、水洗及干燥后便得到一种基于中间相炭微球的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基于中间相炭微球所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锂电负极特性,且原料来源丰富。
-
公开(公告)号:CN1084555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59522.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中温沥青在一定温度、压力、N2保护下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沥青;进一步将聚合沥青在高温减压条件下进行处理,得到高温减压聚合沥青;之后用洗油溶解、过滤,经甲苯抽提、干燥即得到一种新型中间相炭微球。本发明所制备的新型中间相炭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结构新颖、球形度好等优点,所制备的新型中间相炭微球经炭化后,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可以直接用于锂电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07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017149.5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为溶剂、离子液体为分散剂制备碳纳米导电溶液的方法,及利用碳纳米导电液制备电热纤维的方法。采用水性碳纳米管或水性石墨烯或纳米超导炭黑分散液或三者按不同比例组合作为导电添加材料,水性树脂为黏合剂,咪唑盐、吡啶盐、季铵盐、季膦盐等离子液体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为分散剂,按照不同比例复合制备导电溶液,纤维线/丝经导电液染色烘干制备出导电纤维线/丝,可应用于医疗器械、电子器材、航空航天材料、远红外发热毯/垫/服装、工业烘干等领域。该发明可解决传统有机溶剂及分散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及碳纳米管、石墨烯及纳米超导炭黑与树脂复合时易出现团聚的问题,属于绿色、节能、环保型碳纳米导电材料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6317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09636.5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5/30 , C08G65/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30 , C08G65/3314
Abstract: 一种醇醚糖苷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醇醚糖苷为粉末状,利用合适的溶剂萃取获得。本发明的粉末状醇醚糖苷可以用牛皮袋/桶进行包装,储存方便而且包装成本较低,除了可以用于含水的领域,如衣用洗涤剂、功能性液体洗涤剂、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消毒洗剂、工业助剂、工业清洗、农药乳剂,还可用于一些无水领域,例如洗衣粉、无水药剂、石油助剂、塑料添加剂、皮革洗涤。与醇醚糖苷水溶液相比,本发明的粉末状醇醚糖苷新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1703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42301.5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萃取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以有机溶剂为萃取剂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葡萄糖反应得到的醇醚糖苷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本发明提出利用醇醚糖苷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萃取的方法实现二者的分离和产品的纯化。本分离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产品回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6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05769.6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16 , B01D53/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利用离子液体与醋酸纤维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制得了一种离子液体/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可显著提高共混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且可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结构获得较好的气体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6197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06005.X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吡啶类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2的方法,属于气体净化领域。所述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是由含有叔胺基的吡啶或其衍生物的阳离子和含有腈基的阴离子所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液体不仅具有稳定性好,易于生物降解和毒性较小等特点,且对SO2吸收容量高、选择性强、易于解吸,因此采用这种同时含叔胺基和腈基的吡啶类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SO2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9106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6536.7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溶剂体系角蛋白分子交联的新方法。采用一系列化学交联剂对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溶解的角蛋白分子进行交联,具体步骤如下:粉碎的动物毛经清洗、脱脂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1-17%(wt%)加入到离子液体中,在90-130℃下机械搅拌20-90min,得到离子液体角蛋白溶液,在角蛋白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交联剂1-10%(wt%),并调节PH值在5-8,在50-100℃下机械搅拌12-24h,得到不同交联程度的角蛋白溶液。交联剂包括戊二醛、多聚甲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磷、京尼平、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廉价易得,利用化学交联法提高角蛋白交联度及性能,改善角蛋白纺丝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7149.5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为溶剂、离子液体为分散剂制备碳纳米导电溶液的方法,及利用碳纳米导电液制备电热纤维的方法。采用水性碳纳米管或水性石墨烯或纳米超导炭黑分散液或三者按不同比例组合作为导电添加材料,水性树脂为黏合剂,咪唑盐、吡啶盐、季铵盐、季膦盐等离子液体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为分散剂,按照不同比例复合制备导电溶液,纤维线/丝经导电液染色烘干制备出导电纤维线/丝,可应用于医疗器械、电子器材、航空航天材料、远红外发热毯/垫/服装、工业烘干等领域。该发明可解决传统有机溶剂及分散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及碳纳米管、石墨烯及纳米超导炭黑与树脂复合时易出现团聚的问题,属于绿色、节能、环保型碳纳米导电材料制备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