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87383.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属于隧道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交通风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总控系统,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均与所述计算机总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交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轨道模型和列车模型,所述列车轨道模型贯穿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所述环境温度控制系统罩设在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外。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考虑了列车交通风的影响,能够模拟不同隧道地质条件和不同隧道温度风力环境下,以及不同断面隧道在同一扰动下热力力学响应的区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022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1331501.7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施工方法为:先把将要开挖的竖井划分为第一半区和第二半区,再对其先后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设置喷锚支护和混凝土支护;再将井下区域划分为多个部分依次开挖,每开挖完一个部分就及时设置混凝土支护和临时支撑,待所有部分开挖完毕,拆除临时支护,同侧两个部分的混凝土支护连接成支护环,形成;本方法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思想,分区域分块的进行施工,并及时设置支撑支护确保安全;依照此方法施工,能够在保障安全和尽可能小的占用地上建筑用地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井下施工空间;本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39002.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冲击缓冲装置的锚杆及其支护施工方法。整体结构装置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锚杆段相耦合,外套筒与内接筒组合结构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有高阻尼橡胶材料,而外套筒‑内接筒组合结构的壳体是由外套筒、内接筒构造连接,内接筒内部圆周设置有若干减振连接件,减振连接件包括上部的压杆和下部的压杆弹簧;压杆与压杆弹簧之间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压杆弹簧可以同时产生循环伸缩变化,以及高阻尼橡胶材料的抗振动作用进行缓冲;压杆弹簧中嵌入无线压力传感器的压阻式压力片实现自动化采集动力冲击对锚杆的压力数据,通过无线WIFI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终端,处理和分析压力数据并提出锚杆支护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6905.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性;步骤S2:模拟泥岩受自身孔隙水影响发生膨胀的现象,选择若干种隧道施工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优施工方法;步骤S3: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确定最优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参数;步骤S4:在隧道现场布置监测断面测点,并对隧道现场进行量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弱膨胀性泥岩大断面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优施工方法及施工参数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发明用工程特性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监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有助于实际工程施工的结论和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7607.9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积岩隧道基底围岩变形隆起的整治方法及重构结构,涉及大埋深沉积岩隧道基底围岩膨胀变形引起的仰拱结构开裂、道床裂损相关研究领域,包括重构仰拱轮廓线、仰拱填充层以及初期支护构成的重构结构以及施工准备、锚管安装与注浆、轨道板剪切连接、凿除轨道板、铺设过度枕木及安装钢垫梁、开挖原仰拱及填充层、重构仰拱及填充层、拆除钢垫梁、道床及轨道板、轨道精调等整治方法。通过拆除旧仰拱、加深重构新仰拱的整治方法,可有效抑制仰拱隆起,且重构仰拱具有稳定适应性,有效抑制隧道拱顶沉降和仰拱隆起,可为同类工程灾害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31255.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传感器和Transformer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其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洗和填补,并提出一种Transformer模型,其不仅考虑了施工顺序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还具有注意力模块,可以深度学习隧道掌子面附近横截面的变形与掌子面变形之间的高维相关性。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稳定传输监测数据、准确获取变形数据,同时能够有效地对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对复杂不利地质条件下的岩石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单位的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57549.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隧道突泥突水的方法及温度测量装置,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隧道内的围岩上开钻测温孔;步骤2、获取测温孔内的岩石温度测量值B;步骤3、对比所述岩石温度测量值B与岩体温度正常值A,根据比对结果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判断发生隧道突泥突水的可能性,从而进行隧道突泥突水预警。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结构的管件,能够测量不同深度的岩石温度,适用范围更,管件采用若干个管件连接,可以灵活缩短或加长,便于在隧道内展布和收放,通过设置的温度探测元件和压力探测元件可以同时测得得测温孔内多个温度点,为围岩温度梯度提供详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3582.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应力下岩石径向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试验领域,上位机控制轴压控制单元和围压控制单元,分别进行轴向压力加载和围压压力加载,加压液体在施加围压的同时作为渗透介质进行渗透性试验;加压液体充满围压缸,在对试件施加围压的同时,作为一种渗透介质在岩石试件内渗流。围压控制单元中,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活塞上下移动来推进或吸回加压液体,实现加压和泄压。通过围压控制单元的压力活塞位移计算渗流速度,数据精确,装置的整体优势在于将围压与渗透压系统合二为一,装置简单易操作、岩石试件渗透面积大适合渗透性较小的致密岩石。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68614.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节理隧道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原始DDA输入程序dl,在C语言环境下对原始DDA进行修改,实现由不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不同节理参数,并生成节理线、开挖洞室边界;步骤二:将步骤一中dl程序生成的节理线导入到dc程序中,实现由系统程序切割块体:步骤三:将考虑阻尼的块体系统的总平衡方程编入df程序中,实现块体位移求解;步骤四:绘制计算其后块体系统的整体变化情况、个体变形情况,dg程序提供可视化界面;本方法可以代替原始DDA程序,反映较为复杂的节理块体系统,探究节理的物理力学参数等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具有模拟精度高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65128.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软弱地层敞开式TBM快速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探明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的活动态势等情况;步骤2:不良地质段超前处理;步骤3:TBM后配套配置TBM水系统,隧道供/排水系统通过主洞内的供/排水管与TBM水系统连接;步骤4:采用连续皮带机出渣方式出渣;步骤5:以超前地质预报信息为基础的TBM参数动态调整掘进;步骤6:初期支护;步骤7:换步,进入下一掘进循环。本发明流程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有效解决了目前富水软弱地层敞开式TBM施工缺少综合快速施工方法,包括进行TBM掘进参数的预测调整以及建立高效出渣系统和高效排水系统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