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适性甘蔗缓释肥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32305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8763.8

    申请日:2013-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普适性缓释肥,本发明按照氮、磷、钾肥配施的原则,结合我国甘蔗主产区土壤的养分状况与甘蔗的需肥规律科学地提出适宜我国广大甘蔗产区的缓释肥配方:N-P2O5-K2O=15-10-5,总养分含量30%。这种缓释肥是由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氯化钾、肥料抑制剂、肥料增效剂、填充料混制成,各原料按质量配比为:含P2O5量49%和含N量9%的磷酸一铵0-82;含P2O5量18%的钙镁磷肥333-556;含N量46%的尿素310-326;含K2O量60%氯化钾83;肥料抑制剂8;肥料增效剂2;填充料25-182。

    一种甘蔗叶循环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85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51039.8

    申请日:201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蔗叶循环利用的方法,甘蔗收获后,1周内把蔗叶清理集中堆放在甘蔗种植的行间,压实并在蔗叶上按照每亩4.5-5.5吨的用量均匀的喷淋酒精废液,并在甘蔗蔗兜上覆盖地膜。这种蔗叶循环利用的方式操作简单省工,增产增糖的明显效果,由于蔗叶是隔行覆盖在甘蔗种植的行间,可减少一半的除草成本,同时甘蔗中耕培土只需要在没有覆盖蔗叶的行间进行培土施肥,同样可以减少一半的培土施肥的工作量;每亩地1吨以上的蔗叶和5吨的酒精废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给蔗地施入了大量的有机肥,有效提高甘蔗的单产0.5-1.0吨和提高甘蔗的糖分0.5-1.0个百分点,该技术较适合我国蔗区普遍应用。

    一种糖料甘蔗三角施肥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1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00122.9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料甘蔗三角施肥方法。本申请对糖料甘蔗实施三角施肥,把甘蔗分为新植甘蔗、宿根甘蔗两种,对于新植甘蔗三角施肥,本申请在新植甘蔗种植时的顶角蔗沟施肥,施肥深度5‑10cm,以及在甘蔗分蘖期沿甘蔗行中间位置进行底角施肥,施肥深度30‑35cm;对于宿根甘蔗三角施肥,在甘蔗收获7天内或宿根甘蔗分蘖期,一次性三角施肥,甘蔗行1/2位置的施肥深度30‑35cm,甘蔗行1/4位置和3/4位置的施肥深度均为15‑20cm。本发明提供一种糖料甘蔗施肥更高效更环保、助农增收的土层精准施肥方法。

    一种基于综合适宜度指数的甘蔗种植区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28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169954.8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适宜度指数的甘蔗种植区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自然气候条件评价、土壤水肥条件评价、甘蔗生产潜力评价和基于综合适宜度指数区划甘蔗种植。本发明在深入调查和评估蔗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气象学、土壤学、甘蔗栽培学和作物模型学的技术方法对糖料甘蔗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和甘蔗生产潜力要素进行分类评估,有益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糖料甘蔗生产布局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种植,从而提高气候、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促进甘蔗产业向“高产、高糖、高效、集约、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迈进。

    一种高产高糖甘蔗理想株型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7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9097.0

    申请日:2022-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高糖甘蔗理想株型的筛选方法,所述包括:蔗茎结构及空间分布、叶片结构与空间分布、茎叶比值、蔗糖分;根据甘蔗高产高糖对植株、叶片和茎间的长相和长势,提出的选择方法,指导选择出理想株型和态势良好的甘蔗新品种,实现对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的高效利用,获得合理的甘蔗高产群体结构和较高的甘蔗经济产量。

    一种促进宿根甘蔗低位芽萌发及新根系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6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434198.7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一种促进宿根甘蔗低位芽萌发及新根系生长的方法,是在进行宿根蔗蔸深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铲蔸作业,对于采用机械化收割完甘蔗后的宿根蔗园,用甘蔗铲蔸机铲蔸,铲蔸后保留地下蔗蔸5~7cm;对于采用人工收获甘蔗的宿根蔗园,采用锄头砍收甘蔗,砍收后保留地下蔗蔸10~12cm,实现砍收甘蔗和铲蔸一步完成;之后施肥施药、培土,培土时控制控制宿根蔗蔸低位芽分布在距离培土后的地面10~15cm范围内,最后进行全膜覆盖。本发明方法先进实用、易操作、易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宿根甘蔗发株率、产量和延长宿根年限。

    一种高光效甘蔗选育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79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011.4

    申请日:2021-04-02

    Inventor: 张跃彬 卢文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4高光效糖料作物的高产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光效甘蔗选育方法,在实生苗定植到大田进入五圃制时,结合育种目标性状,在各阶段的成熟期,通过观察叶片和茎节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并计算蔗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在甘蔗成熟期,新植甘蔗蔗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大于82%,宿根甘蔗蔗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大于85%,以此判定得到各阶段的理想株型的甘蔗品种,本发明甘蔗理想株型的选择来实现植株对光、温、水等资源条件的高效利用,从而获得合理的甘蔗高产群体结构和较高的甘蔗经济产量。提高甘蔗选育效率,使选育的品种更能适应不同生态区位要求,更利用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7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15378.6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甘蔗育种程序中宿根性选育领域,尤其是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资源耗费大,受试验地有限,选育强宿根甘蔗品种难度大,推广种植的甘蔗品种宿根性欠佳的问题,所述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甘蔗实生苗;S2、甘蔗实生苗假植;S3、甘蔗实生苗宿根性测试;S4、宿根性强实生苗单株选育;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能够节约后期筛选试验用地、资金投入和相对缩短强宿根甘蔗品种选育年限,具有促进农民植蔗节本增效的优点,可操作性强,能够服务于甘蔗品种选育机构,用于甘蔗种质创新中强宿根亲本/材料选育和强宿根甘蔗良种选育。

    蔗区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20444.9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蔗区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包括:先对蔗区待检土壤进行取样,然后利用碳酸氢钠浸提剂浸提土样,再使用2,4-二硝基酚指示剂,以及稀硫酸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将土样待测液调节至微黄色,然后进一步加入钼锑抗显色剂,并利用1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700nm下测定显色液吸光值,获得土样待测液中的磷含量,最后根据土样待测液中的磷含量计算出蔗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该技术方案,检测耗时短,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不但可以提高蔗区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而且可以减少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该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对中性、微酸性和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检测,进而为蔗区磷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