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71017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279823.8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台,利用弹性压杆部件与多个夹持链之间形成的夹紧力,使得花生秧蔓在单根夹持链的带动下向后输送,并在转弯处辅之拨指带,弹性压杆头部导向弯曲,实现了花生秧蔓的转向,并且,在两路合并处设置一对弹性压片,起到导向作用,最终实现了双夹持输送通道的合并。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在于,还通过在机架的下主梁上沿下主梁轴向活动固定焊接架,使焊接架及其上固定连接的第一拔起夹持链,第一、第五弹性压杆部件等部件一起水平左右移动,同时,调节第二弹性压杆部件上的第二压杆的伸缩长度,使得第二压杆与第五压杆保持衔接状态。可根据两垄花生的垄距进行手动调节,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花生收获台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223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062064.5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摘果机,属于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的机架上装有夹持输送装置和一对前低后高倾斜摘果辊;夹持输送装置由回环夹持链和夹持板构成,夹持板的上表面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压秧杆衔接,下表面压持在夹持链上;工作台面具有位于两摘果辊之间上方的导秧槽,导秧槽前端装有秧蔓折弯输送导向杆,秧蔓折弯输送导向杆与夹持输送轨道呈一定角度,由夹持输送装置输入端至摘果辊输入端的前段,由工作台面之上延伸到工作台面之下;工作台面的输入端上方装有喂入料斗;喂入料斗底部装有双拨轮水平拨秧机构,其中一对拨轮分别安装在夹持链两侧。本发明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又摘净率高、摘果质量好,产生了突出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54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72637.1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中的一种施肥、播种机的部件改良装置,一种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包括向后横跨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的管路(7),在所述管路(7)的出口偏向左或右一侧,向后伸出一悬臂(8),在悬臂(8)端部垂直设置转轴(9),在转轴(9)上配置可绕转轴(9)旋转的多枚叶片(10);所述叶片(10)的垂直高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高度的1—1.8倍;所述叶片(10)的水平宽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宽度的1—1.5倍;所述转轴(9)位于管路(7)出口外的距离为所述叶片(10)宽度的1—1.5倍。本发明不需要另外增加额外动力,叶片在管路送出秸秆的风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将粉碎后的秸秆打散后抛洒,非常均匀地覆盖在播种后的田垅上,为花生、大豆等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387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032480.6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D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8”字环套曲柄连杆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含有主动轴、连杆和偏心轴;所述主动轴的运动输出端外圆制有主动轴平面,其截面形成圆缺状;所述偏心轴邻近主动轴的一端外圆制有与主动轴平面相配的偏心轴平面,其截面也形成圆缺状;所述主动轴和偏心轴以所述偏心轴平面与主动轴平面相对的方式分别从两端插入环套上相配的“8”字形双圆缺孔中固定,所述偏心轴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本发明巧妙借助“8”字形换套,不仅保持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副关系,而且由于通过偏心轴与连杆铰接,因此铰接处的直径大大缩小,结构十分紧凑,既方便了装配,由有利于减小振动,十分适合在中小联合收割机的设计中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32477.4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台搅龙多指伸缩送料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由动力轴驱动的滚筒主体,滚筒主体外表面固定螺旋盘,滚筒主体内装有固定的偏心轴;偏心轴上套装有一组间隔分布的指杆座,指杆座上延伸出与安置在滚筒主体外表面的球铰头成动配合的主动扒指;各主动扒指至少从三个方向按序伸出滚筒主体外表面,其改进之处在于:滚筒主体内的同向相邻两主动扒指之间固连有连接横梁,连接横梁上固定有从动扒指,从动扒指与安置在同向相邻主动扒指对应球铰头之间的中间球铰头成动配合,并穿出滚筒主体外表面。本发明以巧妙的结构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难题,同时可以满足高、低茬收割时物料输送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9005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1067074.1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行花生联合收获机传动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左侧、左中、右中、右侧夹拨输送链轮,以及左、右合并输送链轮;各输送链轮分别与对应的从动伞齿轮同轴固连,各从动伞齿轮分别与相应的终驱伞齿轮啮合;各水平轴装有位于相应转向三通齿轮箱内的端位伞齿轮、或装有位于分叉三通齿轮箱内的轴端伞齿轮;各端位伞齿轮分别与传动伞齿轮啮合,轴端伞齿轮与传动伞齿轮啮合;各传动伞齿轮与前驱伞齿轮同轴连接,前驱伞齿轮与传输伞齿轮啮合;传输伞齿轮与主传伞齿轮同轴固连,主传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所有齿轮箱均采用单元齿轮箱。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便于保证制造和装配质量,有利于保证输送传动的同步性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5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0962859.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后架总成,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总成包括立体框架结构的后架台架,所述后架台架前上方支撑一对回环输送链组成的摘果夹持链,所述摘果夹持链的下方安置一对前低后高的摘果辊,所述摘果辊的下方安置前高后低的弹指振动筛,所述摘果辊的中部下方与弹指振动筛的中部上方安置前低后高的反向刮板输送带,所述弹指振动筛的后端下方安装横向输送带,所述弹指振动筛前部下方安置出风口朝向弹指振动筛的前风机,所述弹指振动筛后部下方安置出风口朝向输出方向的后风机。本发明以十分紧凑的结构在显著提高清选分离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6002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140845.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喂入花生收获防缠绕摘果装置,包括一对相向运转的摘果辊,在所述摘果辊的摘果辊轴的两端以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圆片形的前端封板和后端封板,在前、后封板之间,以焊接方式周向均匀地固定四根摘果打杆;每根摘果打杆为直杆,两端渐倾斜,呈拉长的八字杆,摘果打杆的两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前端封板和后端封板的两内侧面,四根摘果打杆焊接在前、后封板上四个端点形成圆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前、后封板的圆片直径;所述摘果辊轴伸出的前后两端,分别经前轴承和后轴承固定在机架上,轴承的外周安装防尘套;通过采用前封板将若干摘果打杆封装的设置,达到防缠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76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107932.0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F15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翻抛机四级调速液压控制回路,属于农业机械液压控制技术领域。该回路包括进端接液压泵的二位三通流量换向阀以及分别与左、右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左、右液压马达,二位三通流量换向阀的出口分别通过并联的直通油路和节流阀进入供油油路;还含有二位四通切换阀,当该阀处于第一位置时,供油油路分出一路通过左、右液压马达之一后经该阀返回油池,且分出另一路后由相应的二位四通换向阀通过左、右液压马达另一后返回油池;当该阀处于第二位置时,供油油路通过左、右液压马达之一后,经该阀再由相应的二位四通换向阀通过左、右液压马达另一返回油池。采用本发明以十分巧妙的得到所需的四种速度切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50824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5592.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IPC: A01D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机收获姿态控制系统,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系统的收获台架固连左收获台,底盘车架铰装总液压缸的缸体,总液压缸的活塞伸出端与收获台架铰接;收获台架的右侧铰支右收获台,并铰装右液压缸的缸体,右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右收获台铰接;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控制电路中智能器件的相应信号输入端,智能器件的对应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总液压油缸和右液压油缸的受控端。本发明的收获高度成为两级浮动调整,智能控制电路根据各种情况传感信号的采集,在分别单独处理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各种复杂工作环境的综合适应性调控,始终保持左、右挖掘深度不变,从而保证收获顺畅和收获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