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化钼基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7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1603072.7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基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二硫化钼分散于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得到分散液A,加入到配置有等离子体放电设备的超重力反应器中,并开启等离子体放电设备;S2、将活性金属盐溶于水中,形成溶液B,然后以一定的进料流率进入到上述装置中,与分散液A进行混合和反应,在超重力反应器内循环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物分散液C从出料口排出;S3、将分散液C离心、洗涤、干燥,得到二硫化钼基纳米催化材料。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材料,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2nm,大小均一粒径分布窄,催化性能良好。该制备方法重复性好、产品质量稳定,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一种碳基金属催化剂及其超重力宏量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28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89817.1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金属催化剂及其超重力宏量制备方法,该碳基金属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中心;所述载体为碳材料;所述活性中心为活性金属:钌、铁、钴、铜、镍、锌、铂、铬、锰、铱;所述活性金属原子通过超重力技术与金属螯合剂络合并均匀负载至载体上;所述活性金属的负载量约为1‑5wt%;所述活性金属以单原子和/或原子团簇和/或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上;所述碳基金属催化剂在1000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150‑300mV,并稳定工作500小时以上。还公开了使用超重力法宏量制备碳基金属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环境友好型溶剂,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温度,从而有效降低规模化生产成本。

    一种分子筛合成系统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70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339160.3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筛合成系统,根据纳微气泡可降低晶体的成核势垒,加快晶体反应速率的理论基础,采用旋流组利用气液逆流/错流/并流流动混合产生初级气泡,增多反应体系中自由基及小气泡;携带初级气泡的高粘气液混合物在超重力组件的剪切作用下,进而产生大量的次级气泡(纳微气泡),将上述处理的高粘气液混合物在水热釜中高温晶化,可明显加快分子筛的生长速率。

    一种用于湿法炼铜过程的超重力萃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287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7818.5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炼铜过程的超重力萃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的输送;物料的进入;萃取;循环萃取;静置后分液;得到反萃油相;原料输送;反萃;循环反萃;静置后分液,得到湿法炼铜电解液,完成萃取和反萃工艺。本发明使用的超重力装置极大地增大了液液非均相混合过程的相界面面积,加快了相界面的更新速度,强化了液液两相的传质过程;同时,本发明的萃取工艺简化了传统萃取流程,极大地缩短了流体的停留时间,经实验,使用的超重力装置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两相混合,同时达到工业萃取率。

    一种Suzuki反应单体的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5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312863.9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uzuki反应单体的纯化方法。本发明公开的Suzuki反应单体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纯化的Suzuki反应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溶剂相;选取反溶剂作为反溶剂相;将所述溶剂相与反溶剂相同时进料到超重力反应器中充分混合,通过反溶剂重结晶得到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过滤后烘干,得到纯化后的Suzuki反应单体。本发明利用超重力强化反溶剂重结晶法纯化Suzuki反应单体与传统方法相比提纯效果更明显,产物颗粒更小且均匀,反应时间更短,操作更简便,更加有利于后续的Suzuki反应,为反溶剂重结晶法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种自组装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05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871129.5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型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聚合制备纳米聚合物囊壁材料胶体颗粒;S1‑1、用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聚合物胶体颗粒;S1‑2、将聚合物胶体颗粒取出,置于透析袋中用水透析,除掉杂质,得到纯净的囊壁材料胶体颗粒;S2、利用喷雾干燥机喷干囊壁材料制备微胶囊。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胶体颗粒大小、胶体颗粒玻璃转化温度、喷雾干燥入口温度等条件,灵活控制微胶囊的孔隙率,以达到不同缓释速率的效果;该方法制得的微胶囊≥90%的颗粒呈球形,颗粒直径0.1‑10μm;当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达到缓释要求时,在微胶囊中加入或将其浸泡在特定有机溶液中,表面封闭化反应会封锁包埋物,从而减缓或停止包埋物的释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