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2778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19277.7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荧光高分子膜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基荧光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侧链的特殊结构,使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发生自交联;反应溶液中同时添加稠环芳烃染料,在聚乙烯吡咯烷酮自交联过程中将染料分散并固定在其中,得到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基荧光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荧光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溶胀能力,在多种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其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以及药物学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薄膜中含有光学性能优良的稠环芳烃荧光基团,使得薄膜的光学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77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12778.1
申请日:2013-07-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柔性复合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介电材料的特征是由表面改性的钛酸钡(BaTiO3)或钛酸镁(MgTiO3)的纳米纤维和含氟聚合物组成。具体地,用氟硅烷对结晶型BaTiO3或MgTiO3纳米纤维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将表面修饰的BaTiO3或MgTiO3纳米纤维与含氟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共混物进行复合,采用溶液流延工艺得到柔性的复合介电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能显著提高复合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同时降低其介电损耗,克服了现有的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在获得高介电常数的同时会导致介电损耗增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66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098128.7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J3/14 , C08F2/32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6/04 , C08F220/34 , C08F22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尺寸可控超细纳米聚合物粒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液体系,然后热引发聚合,从而得到10nm以下、大小可控的纳米聚合物颗粒。该方法可用于合成基于丙烯酰胺类、丙烯酸类等多种液态亲水性单体的、尺寸可控的、超细纳米聚合物粒子。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安全方便,产品具有尺寸超细、10nm范围以内可控、尺寸分布均一等优点,有望实现超细纳米聚合物粒子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34044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098103.7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J3/14 , C08F2/32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6/02 , C08F220/34 , C08F220/28 , C08F222/38 , C08L33/26 , C08L33/02 , C08L39/00 , C08L33/04 , C08K5/56 , C08K3/10 , C08K5/5425 , C08K5/5419 , C08K5/5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纳米反应器合成超细纳米杂化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反相微乳液体系、热引发聚合方式,制备10nm以下的超细纳米聚合物凝胶粒子;以其作为纳米反应器,络合Ti、Si等有机化合物,形成与原纳米聚合物颗粒形态尺寸一致的,有机无机杂化微球。本发明的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安全方便,产品具有尺寸超细、10nm范围以内可控、尺寸分布均一等优点,为超细尺寸可控纳米聚合物粒子合成的工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设计/合成其它多功能化、尺寸可控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拓宽了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447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210135299.2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北京万和芯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J7/12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聚合物表面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光敏基团X在紫外光辐照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将功能基团L引入聚合物材料P的表面,其中所述光敏基团X含有至少一个氧杂蒽酮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42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1203.9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12N11/08 , C08J7/18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67/02 , C08L77/00 , C08L27/06 , C08L33/12 , C08L35/00 , C08L69/00 , C08L77/02 , C08L1/02 , C08L1/08 , C08L61/06 , C08L63/00 , D06M14/22 , D06M14/28 , D06M14/30 , D06M14/32 , D06M14/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基材表面固定化酶的方法,属于固定化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聚合物表面吸附光引发剂或共价连接光感应休眠基团;第二步、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下,光引发剂或休眠基团产生自由基,引发含有游离酶的单体溶液进行可控交联聚合反应,最终将酶固定在表面交联网络中。酶的固定化在可见光、低温或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凝胶/基材复合结构提高了交联网络的机械强度,克服了凝胶网络易被破坏的缺点,不仅提高了酶的稳定性,也实现了酶的回收再利用。该方法既适用于单酶固定,也适用于复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001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59227.X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使用9,9’-双氧杂蒽-9,9’二醇(简称BIXAN)及衍生物热引发或紫外光/可见光引发,可应用于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等单体的聚合。在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条件下,该类化合物既能作为引发剂引发上述类单体聚合,又能控制单体聚合过程,得到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可控的聚合物,由BIXAN分解形成的两个半频那醇自由基片段则留在聚合物两端;也可采用普通自由基引发剂与BIXAN协同引发聚合,形成一端含有半频那醇片段的活性聚合物;合成出的一端或两端含有活性端基的大分子引发剂,能继续引发单体聚合,可以制得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泛,无色/无味(无需对产品进行后处理),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67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5287.X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北京万和芯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J7/12 , C08J7/06 , C08L101/00 , C07D311/86 , C07H15/12 , C07H1/00 , C07J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聚合物表面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光敏基团X在紫外光辐照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将功能基团L引入聚合物材料P的表面,其中所述光敏基团X含有至少一个氧杂蒽酮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69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17647.6
申请日:2011-08-01
Applicant: 西北永新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和挽救退化树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需要植树的区域或退化树木的区域,测量地下水的含量;②在需要植树的区域或退化树木的区域对应地设置树穴;③在树穴中部设置保水区;④沿保水区外围区域设置圆弧环形凹面;⑤将固沙剂均匀喷洒在圆弧环形凹面的表面形成固结层;⑥将疏水剂均匀喷洒在固结层的表面形成疏水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和挽救退化树木的树穴。本发明可以将雨水集流供给树木根部且减少地下水的蒸发量,有效防止树木周围沙土的移动,缓释水分的挥发,不仅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的成活率,还可挽救因水分短缺造成的现有树木退化现象,具有很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76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23140.1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领域。烯烃聚合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催化剂主要由载体和过渡金属卤化物组成,载体是由有机镁化合物与卤化硅原位反应生成,过渡金属卤化物是由钛酸酯与卤化硅原位反应生成。在制备主催化剂过程中有机镁化合物和钛酸酯的摩尔比为1∶1-40,钛酸酯与卤化硅的摩尔比为1∶1.1-5;主催化剂的组成中过渡金属卤化物以过渡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计为2-15%;主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卤化物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0-500。本发明催化剂的颗粒形态良好,呈球形;催化剂活性高,聚合物分子量高;适用于淤浆法、气相聚合工艺或组合聚合工艺;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污染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