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4549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310746048.2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耐氟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ivorans,其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7835。该菌株能适应酸性条件下、含氟溶液环境中生长,具有快速氧化Fe2+为Fe3+的能力。本发明还提供利用该耐氟菌在含氟溶液中氧化Fe2+成Fe3+的工艺,该菌在有毒元素F存在的情况下,能保持高效的活性,利用矿山含氟酸性溶液作为培养基的一部分,实现矿山含氟酸性溶液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生产提供硫酸高铁氧化剂。此工艺具有成本低、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以在微生物湿法治金中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49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310746963.1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耐氟浸矿菌及其应用于高氟铀矿的高效浸出工艺。该耐氟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2013年7月1日,保藏号为CGMCC NO.7836。该菌株适应酸性条件下、含氟溶液环境中生长,具有耐受氟3.0g/L以上的能力,且氧化Fe2+为Fe3+的能力较强。将耐氟菌株CGMCC NO.7836应用于含氟铀矿的模拟生物堆浸工艺中,55天铀浸出率比酸浸方法提高3.70%,能明显提高铀浸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浸铀吸附尾液循环利用能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在生物浸出中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6804.7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12N1/20 , C12Q1/04 , C02F3/34 , C12R1/07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芽孢杆菌,该菌种分类名称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Biometek-T4,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3年1月10日,保藏编号:CGMCC No.7118。该菌可接种至臭氧氧化-填料生物膜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可以在处理浮选废水过程中通过发酵产有机酸降低废水pH值,使得选锌废水可回用选铅流程,实现浮选废水的处理回用,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09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592314.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种专属浸矿菌用于卡林型金矿两段生物预氧化提金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卡林型金矿破碎、细磨、浮选,从而得到浮选金精矿,浮选金精矿经脱药处理;(2)采用专属菌Ⅰ对步骤(1)中得到的浮选金精矿进行第一段氧化;(3)采用专属菌Ⅱ对步骤(2)中得到的金精矿氧化渣进行第二段氧化;(4)步骤(3)中得到的氧化渣氰化浸出;所述专属菌Ⅰ为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MJ-CL;所述专属菌Ⅱ为Thermoanaerobacteriumsp.L-D。本工艺提高金的回收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不产生废气,特别适用于卡林型金矿,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0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4735.4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养嗜酸菌,菌种名称为脂环酸杆菌Alicyclobacillus?sp.,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为:2012年12月26日,保藏登记号为:CGMCC?No.7038。该菌可在酸性环境下生长,利用该菌及外加碳源,可还原环境体系中的三价铁离子并降低环境电位,减少体系硫化矿溶出,从而得以抑制矿山酸性废水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39632.4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黄铜矿浸出的中温浸矿复合菌系,其名称为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6Y-1,该复合菌系已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位于武汉大学内,保藏日期为2010年11月1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0297。该复合菌系的菌种组成为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77%、Acidithiomicrobium sp 5%、Acidithiobacillus caldus 12%和Ferroplasma sp 6%。该菌系对黄铜矿具有较高的浸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3722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235152.1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嗜热嗜酸菌及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分段浸出工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嗜温嗜酸菌、中等嗜热嗜酸菌、嗜热嗜酸菌,经驯化及放大培养,获得适应性浸矿菌株;(2)、将矿石粉碎后筑堆,并在堆内埋设温度探头;(3)、筑堆后的矿石首先用稀硫酸溶液喷淋,中和矿石中的碱性脉石;(4)、将(1)中放大培养的嗜温嗜酸菌、中等嗜热嗜酸菌、嗜热嗜酸菌根据堆内温度的升高以喷淋或滴淋的方式分别加至堆筑好的矿堆上;(5)、浸出工序中出来的浸出液送至金属回收工序。本工艺利用浸矿菌氧化硫化矿物产生热量,逐步提高矿堆内部温度,通过分段加入嗜温嗜酸菌、中等嗜热嗜酸菌和嗜热嗜酸菌,可实现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高温堆浸,提高原生硫化铜矿的浸出率。适用于开发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085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910241998.3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株耐磷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及其用于中低品位磷矿的堆浸工艺,该菌名称为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RETECH-PS1,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大学内,保藏日:2009年4月25日,保藏登记号:CCTCC NO:M209088。中低品位磷矿生物堆浸工艺:(1)矿石破碎至15mm以下,混入硫磺筑堆;(2)将低温保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磷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进行活化以及逐级扩大培养达到喷淋所需菌液体积,最后接种于混合硫磺的中低品位磷矿矿堆;(3)浸出液经收集池收集用泵回抽至喷淋系统循环喷淋。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中低品位磷矿无需选矿富集,磷酸的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硫酸,既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因硫酸生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工艺生产规模可大可小,并且特别适用于占我国磷矿资源70%的传统选矿难以处理的胶磷矿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11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8537.6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22B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品位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生物预氧化处理工艺,它是将低品位难选冶金精矿裹到支撑矿石颗粒表面,经过生物堆浸预氧化,对渣进行水洗筛分,大颗粒的返回补充支撑物料,将包裹金精矿预氧化渣进行氰化提金的一种新工艺。细菌主要是以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螺旋菌为主的混合菌,温度为30~45℃;精矿粒度为80~400目,支撑矿石粒度10~30mm,精矿包裹厚度<2mm;预氧化周期30~90天,预氧化率提高到50~70%,金回收率达到80~95%。与生物搅拌预氧化和全堆浸预氧化相比,解决了预氧化周期长、金回收率低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本工艺特别适合应用于黄铁矿含量较高的含金矿石,并且对环境友好,符合有色冶金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079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10227388.3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厌氧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菌种(Clostridium sp.Lwy-2,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208161,保藏日:2008年10月17日,保藏单位中国国家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大学内),该菌种对滤纸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对稻草亦表现了较强的分解能力;同时提供一种厌氧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菌种的富集、分离培养的培养基和一种纤维素分解菌与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halophilus RETECH-SRB-I,保藏单位:中国国家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大学内,保藏日:2007年5月11日,保藏登记号:CCTCC NO:M207060)共培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纤维素分解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共培养,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系对滤纸的降解产物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碳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