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4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9787.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品位碳酸锰矿制备低杂质含量锰浸液的方法,采用低浓度无机强酸在反应容器中与碳酸锰矿充分混合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弱酸,通过分阶段加入不同浸出剂的方法实现对钙,镁等杂质元素的沉淀富集,最后得到的含锰浸出液中钙的浓度小于3g/L,镁的浓度小于1g/L,锰的浸出率不低于80%;轻金属杂质含量明显减少,实现了锰和杂质元素的分离从而达到选择性浸出锰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将低品位碳酸锰矿中锰和钙镁等杂质元素分离开,提高了锰浸出液的纯度,减少了硫酸的使用和后续浸出液除杂的难度,实现了低品位碳酸锰矿的低成本,高价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13241.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铜原料纯化再生的方法,属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再生铜原料进行清洗和烘干处理;(2)将步骤(1)中所得原料进行压块处理;(3)再将步骤(2)中得到的原料投放到旋转偏析炉中进行旋转偏析提纯,旋转偏析提纯过程为高速旋转的结晶器浸入到金属熔池中,金属熔体在高速旋转的结晶器表面凝固,最终可获得纯度大于99.999%的再生铜A、纯度大于99.95%的再生铜B和纯度小于99.9%的再生铜C;(4)将步骤(3)得到的再生铜B进行精炼脱气处理,得到无氧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旋转偏析处理过程中去除了再生铜原料中分离困难的杂质分并且快速提高提纯效率、降低环境代价。易于实现再生铜原料保级利用的规模化应用生产,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459233.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刚线切割硅泥熔炼制备金属硅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将金刚线切割硅泥于300~1200℃下进行烘干,将烘干料经筛分得到烘干块料及烘干粉料,烘干粉料经成型造粒得到颗粒料,再将所述烘干块料和/或所述颗粒料与助熔剂混合进行高温熔炼,将得到的硅液充分冷却后得到金属硅;本发明通过将金刚线切割硅泥于特定的高温下进行烘干,可以有效降低原料的活性,增加单质硅的晶型稳定性,使得原料在高温熔炼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熔融,而极大地减弱氧化反应的进行,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所得金属硅的收率;同时所述方法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04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35296.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钕铁硼油泥料和切割废硅粉制备的稀土硅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钕铁硼油泥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固体粉末;(2)将干燥的切割废硅粉、金属钙颗粒、无水氯化物与步骤(1)所得固体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得到稀土硅铁合金和渣相。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再生合金纯净度高,实现了钕铁硼油泥料和切割废硅粉的协同高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33231.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式黏度测量仪及其测试方法。所述的挤压式黏度测量仪,包括滑台,所述滑台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固定有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下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所述活塞杆上固定有直线轴承,所述活塞杆外套有内径与活塞杆直径相同的模具,所述模具外套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有三个K型热电偶。所述挤压式高黏度测量仪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物料在电加热的模具里加热熔融,待温度稳定后,模具上部的活塞杆以匀速或一定规律变化的速率把物料从毛细管口模中挤出,同时测量毛细管口模入口处的压力,结合已知参数,计算得到不同剪切速率下熔体的剪切黏度。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适用材料种类的局限性,适用于弹性变形材料与塑性变形材料,可用于测试玻璃、建筑陶瓷、耐火陶瓷、工业陶瓷、电子陶瓷和微晶玻璃等复合材料,测量黏度范围为2.5×102~2.5×1011Pa·s。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6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52301.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焙烧钕铁硼废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连续氧化焙烧钕铁硼废料,得到钕铁硼熟料;所述钕铁硼废料中的油泥含量为15‑40wt%。本发明在氧化焙烧钕铁硼废料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油泥本身释放的热量,无添加外部热源,节约了能源成本,且采用连续氧化焙烧的方法,有利于及时供给反应所需的热量,使氧化焙烧更充分完全,同时避免了全部钕铁硼废料一次性加入带来油泥热量的集中释放,导致物料高温结块、氧化率低下及难溶相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06974.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天然石墨球形尾料制备高性能硅碳负极的方法,属二次资源利用领域。该方法以天然石墨小尺寸片状球形尾料结合微米废硅粉为原材料,具体方法为:首先将天然球形石墨尾料进行氧化处理,经洗涤,干燥处理后,将其与废硅粉放入机械球磨机高速混合,最后将复合材料进行包覆碳化,得到最终产物。改性材料用作锂电负极材料时,容量高且稳定性好。本发明以天然石墨球形化尾料和废硅粉为原料,通过改性获得高性能硅碳负极,实现废料的高值化利用,生产过程简单可控,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244799.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37 , C01B33/02 ,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切割废硅粉快速制备硅纳米线的方法,属于二次资源利用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光伏产业晶体硅切割废硅粉为硅源,石墨烯为基底,通过高温快速热冲击过程在石墨烯基底上快速制备硅纳米线。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切割废硅粉与石墨烯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均匀分散的悬浊液;(2)将混合悬浊液进行抽滤制备滤膜;(3)将滤膜在还原气氛中进行加热预还原部分脱除石墨烯中的官能团;(4)将预还原后的滤膜进行电致热冲击制备石墨烯负载的硅纳米线。将获得的石墨烯负载硅纳米线的薄膜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高的硅含量、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快速热冲击的方法将切割废硅粉制备成硅纳米线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法简单、绿色、制备过程快,易于实现切割废硅粉的高值化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10264.9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30 , C25B11/054 , C25B1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石墨基双功能电合成双氧水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属二次资源利用领域。该方法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经界面改性后制备高效双功能催化材料,所述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A,用溶剂B将A以特定比例定容,充分混合得到反应物1;(2)称取一定量提纯后石墨,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与产物1混匀,并搅匀充分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混合溶液2;(3)将混合溶液水洗干燥后与表面改性剂混合热解,得到最终产物。用于水电解催化材料表现出高电化学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本发明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通过界面改性获得高效率双功能电合成双氧水催化材料,实现天然球形石墨高值化利用,并且发明过程绿色简单,成本低廉,规模化制备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9233.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刚线切割硅泥熔炼制备金属硅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将金刚线切割硅泥于300~1200℃下进行烘干,将烘干料经筛分得到烘干块料及烘干粉料,烘干粉料经成型造粒得到颗粒料,再将所述烘干块料和/或所述颗粒料与助熔剂混合进行高温熔炼,将得到的硅液充分冷却后得到金属硅;本发明通过将金刚线切割硅泥于特定的高温下进行烘干,可以有效降低原料的活性,增加单质硅的晶型稳定性,使得原料在高温熔炼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熔融,而极大地减弱氧化反应的进行,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所得金属硅的收率;同时所述方法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