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47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851832.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基线漂移量检测原煤水分、挥发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多种不同煤阶、不同灰分的标准煤,分别对每种标准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及工业分析,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及基准对待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计算待测原煤的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根据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测原煤的水分、挥发分。本发明提供的基线漂移量计算方法简单,可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识别,适用于智能化控制;本发明采用原煤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即可检测原煤水分及挥发分,无需复杂的分峰解析,速度更快,也可排除因分峰引起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63132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697808.3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拉曼光谱仪、拉曼光谱解析器、服务器、混配煤控制器和燃烧器控制器。拉曼光谱仪用于生成待混配煤拉曼光谱及待燃烧煤拉曼光谱;拉曼光谱解析器用于解析待混配煤拉曼光谱生成待混配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及解析待燃烧煤拉曼光谱生成待燃烧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服务器用于根据待混配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生成混配煤控制策略信息,以控制混配煤控制器调节原煤混配,及根据待燃烧煤拉曼光谱特征参数生成燃烧器控制策略信息,以控制燃烧器控制器调节原煤燃烧。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线检测燃煤的煤质特性与燃烧特性,并对燃煤混配和燃烧进行自动化控制调整,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2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40824.X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备纳米炭球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生物质热解,收集热解后挥发份冷凝得到的生物油;S2.将S1得到的生物油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得到油相组分;S3.在惰性气氛下,将S2得到的油相组分以液滴或雾滴状连续注入热解炉中热解,热解完成后在惰性气氛下冷却,收集固体产物即为纳米炭球;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生物质热解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及油相组分热解装置。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物油利用技术方案和全新的纳米炭球材料制备方法,可实现生物油高值化利用,原料为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产率高,产率可达生物油油相组分的40wt%,成本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0505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085196.9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B9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B9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于煤粉锅炉后竖井烟道的生物质热解辅助燃烧系统,其包括锅炉炉膛、水平烟道、竖井烟道及设置于水平烟道及竖井烟道连接处以受烟气加热的热解炉体,热解炉体的上端连通进料室,热解炉体的下端连通生物炭收集仓连通,热解炉体中部区域连通焦油气冷凝仓连通,热解炉体的上端侧壁通过水蒸气分离器连通可燃气体收集仓,热解炉体内沿轴向设有从上至下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螺旋推进杆;炉膛上设置有燃烧器喷口、稳燃喷口及还原喷口,生物炭收集仓通过磨煤机与烧烧器喷口连接,可燃气体收集连通稳燃喷口及还原喷口。其优点为:热解炉体直接置于烟道内,余热利用效率高;生物质热解得到的可燃气及生物炭可有效辅助锅炉燃烧或用于其它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205402704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68421.X
申请日:2016-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可调的水蒸汽等离子体旋流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器和水蒸汽供气系统。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道、内燃烧室、浓淡分离器、旋流发生器、第一级水蒸汽进气管道、中心风管道和第一级等离子体发生器;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级水蒸汽进气管道、第二级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二次风进气管道和外二次风进气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水蒸汽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燃烧难以稳定和NOx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贫煤、无烟煤等难以着火点燃、NOx生成量高的煤种,具有低氮稳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695100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54716.8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该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的主要特点为,炉膛竖直设置,炉膛侧壁分为水冷壁和再热壁两部分,水冷壁位于再热壁下方,水冷壁的中部或下部区域设置有燃烧器,再热壁分为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两部分,烟道内沿烟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高温过热器、高再冷再热器组、低温过热器、高再热再热器组、低温再热器组和省煤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再热壁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不增加炉膛高度和不在竖直方向依次一、二、三级吸热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水冷壁吸热后的高压做功、一次再热的中压做功和二次再热的低压做功;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吸热量可调节,可保证中压做功和低压做功的蒸汽温度均达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328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20088497.1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超高速升温系统,其包括反应装置、进气装置、给粉装置和烟气分析装置,反应装置与高温等离子发生器密封连接,进气装置向高温等离子发生器中输送气体,高温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从反应装置底部送入反应器内,物料颗粒通过不锈钢钢管由载气径向注入,用高速摄像机和CCD相机记录物料燃烧过程,用热电偶表征反应器内温度,烟气分析装置用于收集并检测燃烧后的物料和气相组分。本实用新型用等离子体作为高温热源,能够满足物料超高速加热升温,达到煤炭、电力、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升温要求,同时满足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快速升温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87539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448106.7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锅炉系统,其包括炉膛和烟道,炉膛竖直设置,炉膛的侧壁由冷却壁和再热壁组成,冷却壁位于再热壁下方,冷却壁的中部和下部区域设置有燃烧器,再热壁由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组成,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离地高度相等或接近,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分级设置有过热器模块和再热器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再热壁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不增加炉膛高度和也不需将炉膛设计为卧式的前提下,实现了三级热吸收和做功,能源的利用率高;通过适当的阀门开闭即可选择特定组合的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即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受热面积可调整,故可灵活调节再热工质的温度,保证再热工质的过热度达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