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59225.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干式穿墙套管结构的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结构优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首先确定复合干式穿墙套管的结构的各参数的约束条件,及以所述结构的重量最小化和预设位置的场强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多目标函数;然后,基于所述约束条件,以所述多目标函数最优化为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对所述结构的各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为得到能够考虑重量最小、关键部位电场最优的穿墙套管结构,将结构参数设计问题转化为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利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能够提升计算速度并更加接近整体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74398.2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层介电常数分布显示的电缆绝缘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层析成像技术得到电缆内部的缺陷。发明能够在现场连接电缆接头制作完成后,有效地直接评估制作缺陷,将其位置可视化。通过电容传感器对包裹电缆接头的各个电极之间电容值进行测量,利用相应算法对电缆接头内部不同介电常数介质分布的图像进行构建,从而直观且快速地识别绝缘缺陷是否存在,及其大小和具体位置。ECT技术方便快捷,可以在接头制作完成后直接对其进行成像检测,从而进行制作的质量评估。配合在线检测技术可以让用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9035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1282854.2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化改性制备导热绝缘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及分别设置在两根滑轨的两端上的滑块;平台分别连接两根滑轨的中部,操作箱放置在平台上;同侧相邻的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固定板,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通过增加具有伸缩杆结构的支架,增加了磁场发生的可操控自由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更换永磁体形状和大小,降低了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需求;所述方法在BN表面生成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磁性包覆性粒子,在固化过程中通过可控磁场大小的磁场发生装置分阶段施加磁场,取向复合材料中的磁性粒子,构建有序的导热通道,提高了环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65635.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两种填料共混作为填料,制备出新型绝缘子用高性能硅橡胶复合材料。同时提出了所述填料的表面改性方法,使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耐漏电起痕性能等电气性能进一步提高。通过采用填料共混的方法以及新填料表面改性方法所获得的硅橡胶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偶联剂改性方法所得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介电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好、导热系数高、击穿电压高,能够满足在恶劣环境下的复合绝缘子外绝缘材料的多重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021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686248.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B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压气体放电电磁测量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压导线粗糙系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圆柱电极水平放置于支架上,圆柱电极电气接地;待测高压导线水平固定于支杆上,并与圆柱电极同轴放置;直流电场测量仪的探头放置于圆柱电极上的圆孔内,并与圆柱电极的内表面平齐;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在圆柱电极的内表面和待测高压导线之间形成合成电场,并产生离子流;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金属薄膜,另一端接地;采样电阻的两端并联电压表;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得到圆柱电极处的合成电场强度、离子流密度、待测高压导线表面的合成电场强度;进而根据Peek公式获得待测高压导线的粗糙系数。能够实现高压导线粗糙系数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519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74690.8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引导装置、封闭装置及绝缘憎水性涂层的制作方法,该电压引导装置的表面涂覆有用于增大表面接触角的绝缘憎水性材料涂层,该装置包括:导线,穿设于封闭装置的壁体,用于将所需电压引入所述封闭装置内部;外部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壁体的外侧,二者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用的螺眼,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棒与所述壁体;内部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壁体的内侧,二者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用的螺眼,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棒与所述壁体;外侧均压罩,可拆卸地罩设连接于所述外部安装法兰;内侧均压罩,可拆卸地罩设连接于所述内部安装法兰。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安全导入高电压进行高湿度环境电压实验,有效防止水珠引发电晕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2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3758.8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电压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研究湿度和气压对复合电压下高压电极起晕特性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壁顶上装有两个真空表计,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的两端装有底面法兰3,底面法兰3上装有底面法兰加固件4,底面法兰3中间开有高压引入装置孔5,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壁两个侧面对称连接有机玻璃管8,有机玻璃管8开口处设置玻璃窗10,玻璃窗10中央安装石英玻璃,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壁侧面还装有湿度气压调节阀门9;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内装有高压电极,卧式有机玻璃圆筒1安装在绝缘支架上。不仅实现了对湿度和气压的精确控制,还可对高压电极施加交直流复合电压,同时提高了施加的电压等级,提高了实验的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02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86248.2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B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压气体放电电磁测量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压导线粗糙系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圆柱电极水平放置于支架上,圆柱电极电气接地;待测高压导线水平固定于支杆上,并与圆柱电极同轴放置;直流电场测量仪的探头放置于圆柱电极上的圆孔内,并与圆柱电极的内表面平齐;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在圆柱电极的内表面和待测高压导线之间形成合成电场,并产生离子流;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金属薄膜,另一端接地;采样电阻的两端并联电压表;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得到圆柱电极处的合成电场强度、离子流密度、待测高压导线表面的合成电场强度;进而根据Peek公式获得待测高压导线的粗糙系数。能够实现高压导线粗糙系数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05720538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02387.8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境因素可控的高压实验装置的高压引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端部球顶、第一导体棒端部连接电极、导体连接棒、第二导体棒端部连接电极、第二右端部球顶;压线法兰套接在导体连接棒上,第一导体棒端部连接电极和第二导体棒端部连接电极的末端分别开有第一连接电极内螺纹和第二连接电极内螺纹,导体连接棒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导体棒螺杆和第二导体棒螺杆,第一连接电极内螺纹和第二连接电极内螺纹分别与第一导体棒螺杆和第二导体棒螺杆固定连接。满足实验所需的电压等级要求,安装方便,牢固性较好,高压引入装置之间具有一定的电气安全净距,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和更多尺寸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49776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02108.8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境因素可控的高压实验装置的观测装置,包括:有机玻璃管的一端与高压实验装置的外壁相连,另一端与内层有机玻璃板相连接;内层有机玻璃板的一侧突出部分为矩形,且矩形上下两端开有固定块固定孔,用于固定有上合页固定块和下合页固定块,两个合页固定块与转轴相连,转轴与外层有机玻璃板相连,实现窗户开关功能,转轴上固定有转轴加固件,加固转轴防止断裂;外层有机玻璃板的中央设置石英玻璃压环和石英玻璃放置孔。增大了用于观测电晕放电紫外光子数的石英玻璃的面积,同时便于实验操作人员在高压实验装置内部进行操作,保证了观测装置与高压实验装置之间的气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