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复合式防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86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514191.3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量化复合式防波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防波机构;所述防波机构包括两个面板;两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两所述面板侧面底部均开设有缺口;两所述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缓冲孔;所述分隔组件两侧面分别与两所述面板固接;所述分隔组件与两个所述面板之间形成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各端面均开设有若干开孔,且若干所述开孔相互连通;实现在保证防波装置的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防波装置的重量,降低液体晃动时对罐体结构造成的冲击并且使晃动的液体尽快恢复平稳状态。

    一种轻量化复合式防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86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14191.3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量化复合式防波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防波机构;所述防波机构包括两个面板;两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分隔组件;两所述面板侧面底部均开设有缺口;两所述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缓冲孔;所述分隔组件两侧面分别与两所述面板固接;所述分隔组件与两个所述面板之间形成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各端面均开设有若干开孔,且若干所述开孔相互连通;实现在保证防波装置的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防波装置的重量,降低液体晃动时对罐体结构造成的冲击并且使晃动的液体尽快恢复平稳状态。

    一种免充气轮胎结构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171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21764.0

    申请日:201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7/10

    Abstract: 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胎面(1)、外层环(2)、手征结构环(3)、内层环(4)和轮辋(5);橡胶胎面(1)的内圈与外层环(2)的外圈相匹配硫化一体连接;外层环(2)的内圈与手征结构环(3)相匹配一体连接;手征结构环(3)的内圈与内层环(4)的外圈相匹配一体连接;内层环(4)的外圈和轮辋(5)相匹配一体连接;手征结构环(3)是由三层手征结构组成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具有优良隔振性、高承载性能和超弹性的手征结构来代替实芯结构和充气轮胎的方式,可以避免充气轮胎的安全隐患,并且减振缓冲性能好,可以大幅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抗颠簸能力。

    一种呼吸阀阀口组件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96618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1856954.3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阀阀口组件,包括阀座、底盘和阀盖,所述阀座外表面的底部呈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中部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贯穿底盘并延伸至底盘的底部,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螺纹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阀座与底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阀盖设置在阀座的顶部,所述阀盖通过导向组件与阀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吸阀组件和呼阀组件的基础上,阀座采用可更换的形式,即在阀座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多个固定耳,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耳固定在底盘上,阀座与底盘之间采用密封垫进行密封,在阀座出现损坏时,方便将阀座进行快速的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压力可调式阻火呼吸阀

    公开(公告)号:CN220168676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520009.6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可调式阻火呼吸阀,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部的顶部设有上密封腔体,所述外筒体内部的底部设有下密封腔体,所述上密封腔体与下密封腔体的腔口错位设置,所述下密封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阀组件,所述吸阀组件的顶部连接有吸阀压力调节组件,所述上密封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呼阀组件,所述呼阀组件的顶部连接有呼阀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吸阀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架和导向套。本实用新型旋转上盖板,上盖板可在螺纹杆的外表面进行旋转,通过上盖板和下盖板可对调节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弹簧可对吸阀阀盖和呼阀阀盖所受的压力大小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一种自动火罐理疗仪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29416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0952374.3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火罐理疗仪,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内腔安装有电源,控显组件和调压组件;下壳固定安装于上壳底部,且下壳内开设有精油腔;上壳底部通过安装按压组件与精油腔连通;上壳底部中心向内凹陷形成有加热腔,加热腔内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控显组件和电源分别电性连接;加热腔,下壳与人体皮肤形成密闭空间,调压组件通过气嘴调节气压,将壳体吸附在人体皮肤上。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具备负压拔罐、加热理疗和精油涂敷多种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本装置在满足高负压的同时,抽吸速度快,噪音低,振动小,吸附效果好。

    长轴距四轮驱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449912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577281.8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一种长轴距四轮驱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是它包含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总成三壳壳体连接及传动轴连接三个部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由发动机左悬置,发动机右悬置,变速器悬置,分动器前悬置,分动器后悬置组成。动力总成三壳连接,发动机外壳与变速器前壳采用螺栓刚性连接;变速器前壳与变速器后壳采用螺栓刚性连接;变速器后壳与过渡板在螺栓与安装孔之间加装橡胶弹性衬套形成柔性连接;过渡板与分动器前壳采用螺栓刚性连接;分动器前壳与分动器后壳之间采用螺栓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减振降噪的同时,能够大幅度减小动力总成三壳所受应力幅的变化范围,从而降低三壳疲劳断裂故障的发生率,保证车辆的使用舒适性和可靠性。

    一种阻火呼吸阀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16674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1146173.5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储罐安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呼吸阀类产品,特别是涉及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阻火呼吸阀,包括阀体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阻火组件和防护组件,阻火组件位于防护组件内部;阀体外壳内设置有流道机构;流道机构包括上密封腔体和下密封腔体,上密封腔体接近防护组件设置,上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呼阀组件,下密封腔体上设置有吸阀组件;吸阀阀座与吸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呼阀阀座与呼阀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阻火呼吸阀不仅可以保证密封性,防止阀座口变形,还可以降低污损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油气排出和大气进入更加顺畅,提高整个阻火呼吸阀的安全性。

    一种具有负压保护功能的一体式阻火呼吸阀

    公开(公告)号:CN220168675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517959.3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负压保护功能的一体式阻火呼吸阀,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阀壳、阀腔、设置在阀腔内的呼吸腔,以及与呼吸腔连通的气流筒,呼吸腔上下均开设有开口与阀腔连通,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顶阀座,顶阀座上设置有与阀壳螺栓连接的顶阀盘,底部开口固定设置有底阀座,底阀座上设置有与阀壳螺栓连接的底阀盘;保护组件,包括设置在呼吸腔与气流筒连通处的阻火芯、设置在呼吸腔内靠近阻火芯的第一保护板,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板远离阻火芯一侧的第二保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立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限制了火的走向、加速了阻火芯的冷却,更辅助阻拦了灰尘的进入,使得呼吸阀具有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免充气轮胎结构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12889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569533.1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胎面(1)、外层环(2)、手征结构环(3)、内层环(4)和轮辋(5);橡胶胎面(1)的内圈与外层环(2)的外圈相匹配硫化一体连接;外层环(2)的内圈与手征结构环(3)相匹配一体连接;手征结构环(3)的内圈与内层环(4)的外圈相匹配一体连接;内层环(4)的外圈和轮辋(5)相匹配一体连接;手征结构环(3)是由三层手征结构组成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优良隔振性、高承载性能和超弹性的手征结构来代替实芯结构和充气轮胎的方式,可以避免充气轮胎的安全隐患,并且减振缓冲性能好,可以大幅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抗颠簸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