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及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422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50680.2

    申请日:2018-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以CIELab表色系的方式采集海棠植株的多个部位的叶片的色彩值;根据所述多个部位的叶片的色彩值,判断所述海棠植株的叶片是否符合优良品种的色彩标准值;所述色彩标准值包括:色彩亮丽度标准值、色彩饱满度标准值、整体色彩整齐度标准值或红色度标准值;若是,则确定所述海棠植株为优良品种。通过对海棠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的色彩值进行精确的量化比对,有效的筛选出海棠植株的优良品种。

    一种海棠扶正的方法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059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2778.1

    申请日:2018-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8 A01G2/30

    Abstract: 一种海棠扶正的方法,其包括:对海棠砧木进行芽接;芽接后的第二年春季,在接穗发芽前对砧木进行剪砧并对砧木进行预留,其中,剪砧处位于芽接口上方3~7cm。待芽接的接穗萌发长到预设高度时,将接穗枝条与预留的砧木绑缚在一起以使得接穗枝条能够较直立生长。当接穗枝条生长到9‑13cm时将接穗枝条与砧木解绑。该方法能够使得海棠植株直立性较高,绑缚所需时间更短。

    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120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80229.4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一种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属于林木育苗技术领域。该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建立多个长宽规格为60-80m×1.5-3m的苗床,各个苗床之间的距离为1.3-1.7m;将海棠嫁接苗采用株行距为0.3-0.4×0.3-0.4的规格种植于苗床上,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提供的海棠嫁接苗定植方法能够强化海棠苗木的生长速度、减少苗木侧枝的生长,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强化海棠苗木外形美观度。

    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93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62039.5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及其系统,涉及固相微萃取仪技术领域。一种固相微萃取采样装置,包括支架和磁力搅拌装置。支架包括固定件和固定管,固定管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孔径逐渐增大或减小,固相微萃取仪手柄穿过通孔固定于固定管。该结构使得固定管只需设置不同孔径大小的通孔即可固定固相微萃取仪手柄,使用快捷、简易,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对多样品同时萃取,高效便捷,减小环境、时间对样品的影响。磁力搅拌装置包括水浴锅,水浴锅设有固定网。固定网由多个弹簧钢丝组成。通过调整相邻的两个弹簧钢丝之间的间距,使其适用于不同规格样品瓶。实现对不同规格样品的萃取。

    一种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719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28099.2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此方法主要基于离体叶片经不同温度和及光强的处理,随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暗恢复,期间动态监测叶片Fv/Fm荧光参数值,通过绘制处理条件下的Fv/Fm荧光动力学曲线及分析样本处理后Fv/Fm的下降比值与恢复后Fv/Fm的上升比值确定植株植株不可逆光损伤的温度范围。本发明不破坏植物生长,便于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平行的检测植株叶片光损伤及恢复的状况,进而确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并判断不同植株抗性差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的装置,通过改变光源与样品间距离实现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连续的控制且在光强改变的同时保证光质恒定不变。

    一种林木分根区灌溉试验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1724.X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分根区灌溉试验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实生苗作为砧木,将砧木距地面10~12cm以上的部分剪掉,并在相邻两株砧木上相对的一面斜削至髓心,采用待研究树种母树上的枝条作为接穗,将接穗两面斜削后嫁接在两砧木的削面中,使嫁接苗具有两个完整的根系,一个共用的接穗,组装包括两个塑料盆的分根培养装置,将营养土或基质等量装入两个独立的塑料盆中,并将嫁接苗的两个完整根系分别移栽到两个塑料盆中,对嫁接苗进行培养,并适时进行分根区灌溉试验。本发明不仅能够模拟林木根系不均匀供水条件,还能够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进行有关研究,适于开展分根区交替灌溉、干旱胁迫、盐胁迫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2954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10103752.0

    申请日:2007-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备料:将银杏木材进行切片;B.炭化:将银杏切片装入木材炭化装置中进行干馏炭化,之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干馏炭化的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40分钟;C.粉碎、筛分:将银杏木炭粉碎,并按规定的颗粒大小进行筛分;D.活化:将筛分的银杏木炭颗粒投入活化炉中,在水蒸气保护下进行活化而获得活性炭,其中活化温度为800-850℃,活化时间为40-60分钟,所述水蒸气供量为100-140ml;E.后处理:去除活化料中灰分并使其干燥,即为成品。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活性炭除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高活化得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脱色力外,还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4种有毒气体以及铅、镉两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都较强。

    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0299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03752.0

    申请日:2007-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备料:将银杏木材进行切片;B.炭化:将银杏切片装入木材炭化装置中进行干馏炭化,之后冷却至室温,其中干馏炭化的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40分钟;C.粉碎、筛分:将银杏木炭粉碎,并按规定的颗粒大小进行筛分;D.活化:将筛分的银杏木炭颗粒投入活化炉中,在水蒸气保护下进行活化而获得活性炭,其中活化温度为800-850℃,活化时间为40-60分钟,所述水蒸气供量为100-140ml;E.后处理:去除活化料中灰分并使其干燥,即为成品。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活性炭除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高活化得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脱色力外,还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4种有毒气体以及铅、镉两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都较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