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道路斑马线自动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3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483555.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点云的道路斑马线自动提取方法,涉及公共交通道路斑马线。利用实时记录车辆位置与轨迹的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对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提取若干个横截面,通过检测扫描线数据中道路路肩高程突变,实现道路与非道路的分类;然后将三维道路数据转化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强度特征图像,利用激光扫描点正态分布特征动态分割道路斑马线,再次利用GPS轨迹数据计算线性形态学闭运算方向与大小,实现道路斑马线的提取。通过对车载移动扫描数据进行横截面剖分,将检测三维道路表面数据转换到检测二维剖面中道路路肩的高程突变来实现道路与非道路分类,与直接处理海量三维数据相比,计算量少,效率高。

    用固体盐吸收剂从加压混合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26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1110.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C10/06 Y02P20/152 B01D53/1475

    Abstract: 用固体盐吸收剂从加压混合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涉及固体盐吸收剂。1)二氧化碳分离步骤:加压混合气进入高压柱的加压混合气入口,固体盐吸收剂对加压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高压柱出口气体接入其他气体储罐入口;2)二氧化碳收集步骤:检测到高压柱出口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时,关闭高压柱的加压混合气入口,把高压柱出口气体接入二氧化碳储罐入口,释放固体盐吸收剂捕获的二氧化碳后,关闭二氧化碳储罐入口。可通过加压下快速吸收二氧化碳,降压快速释放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回收以及固体盐吸收剂的快速再生。操作温和,固体盐吸收剂重复利用。

    一种合成1,8-桉叶素的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5468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063222.8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成1,8‐桉叶素的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1,8‐桉叶素。提供无污染、无腐蚀、可再生的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较高选择性的一种合成1,8‐桉叶素的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焙烧;将焙烧后的催化剂载体颗粒加入杂多酸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搅拌,抽滤得固体滤饼,再干燥,焙烧,得固体杂多酸催化剂。采用固体杂多酸催化剂催化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在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α‐松油醇和溶剂,加热至指定反应温度,再加入磷钨酸/二氧化硅固体杂多酸催化剂开始反应,达到指定反应时间后停止加热搅拌,温度降到室温后,抽滤分离得反应产物。

    一种室内环境二维与三维联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5487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22546.5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环境二维与三维联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得所述水平方向设置的二维激光扫描仪输出的二维激光扫描数据,构建二维栅格地图;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根据惯性传感单元输出的数据与二维栅格地图实现平台六自由度姿态估计;获得两个其底部沿竖直方向安装的二维激光扫描仪输出的二维激光扫描数据,构建室内环境的三维点云数据;将平台六自由度位姿估计的结果作为初始旋转平移矩阵,将所述三维点云数据配准为三维地图;采用二维栅格地图构建中的闭合环路检测原理,进行二维栅格地图的闭环检测,并通过平台位姿调整,获得全局优化的二维栅格地图和三维地图,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构建二维和三维地图的效果。

    一种合成松油醇的全回流反应蒸馏装置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561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68202.2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成松油醇的全回流反应蒸馏装置及其合成方法,涉及松油醇。所述装置设有蒸发器、蒸发塔、冷凝盘管、催化剂料篮、加热夹套。将冷凝盘管放入催化剂料篮内,再将催化剂与θ环不锈钢丝网填料混合装填入催化剂料篮中,固定于蒸发塔内并封闭;关闭放料阀门,将原料加入蒸发器,关闭进料阀门;对蒸发器加热,使原料和溶剂蒸发并在催化剂料篮内冷凝,冷凝液接触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催化剂料篮中的反应产物及未反应的原料依靠重力回流至塔底蒸发器中,松油醇留存在蒸发器中,并在催化剂料篮中冷凝,再次反应;当从蒸发器中取样分析蒎烯的含量

    一种超低堆密度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3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733876.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低堆密度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氧化镁。配制可溶性镁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可溶性镁盐水溶液在搅拌下以恒定速度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白色沉淀洗涤、离心或过滤、有机溶剂浸泡、护孔干燥;将干燥后的超低堆密度氢氧化镁白色粉末焙烧,得到超低密度氧化镁。制备的超低堆密度氧化镁,其堆密度小于0.1g/ml,尤其小于0.04g/ml。适合作为吸附剂、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可用于无机阻燃剂、环保中烟气脱硫、废水处理中脱铵脱磷等,且在酸雨土壤治理、食品与饲料添加剂、油品添加剂、农用镁肥、卷烟纸抑烟涂层以及生物和医药制剂方面,在陶瓷、油漆、医学、微电子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283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085970.1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涉及羟基磷灰石。提供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无需任何添加剂,无副产物,可以常温合成,产品稳定温度高、比表面积和孔容高的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1)称取钙源,加入蒸馏水,搅拌分散,得到Ca(OH)2悬浮液;2)往Ca(OH)2悬浮液中加入磷酸,搅拌反应,直至钙磷摩尔比Ca/P为1.67,停止加入磷酸,再继续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3)将反应液过滤、分离得到白色沉淀物,白色沉淀物经水洗和有机溶剂洗及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白色粉末即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积、优势孔结构的羟基磷灰石。方法工艺简单、无特殊设备要求、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

    一种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80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2317.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14 A01N43/38 A01N47/24 A01N47/30

    Abstract: 一种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农药杀菌剂。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剂,这些化合物具有内吸性并可用于叶面和土壤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植物叶面杀菌剂、土壤杀菌剂等。所述作物病害包括但不限于玉米锈病、稻瘟病、灰霉病、大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苹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可与其它载体、稀释剂、其它杀菌剂组成复合杀菌剂。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使在很低的剂量下仍可以获得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杀菌剂。

    一种三维点云直线特征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82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205200.0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点云直线特征提取方法,一种三维点云直线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始点云沿不同方向投影到二维空间,生成多张2D图像并保留深度信息,采用非真实感渲染技术将深度信息转化为图像灰度值,使2D图像具有清晰的边缘;S2、在2D图像中提取2D直线支持区;S3、将2D直线支持区反投影到三维空间,得到3D直线支持区。本发明通过投影和反投影的操作,3D直线支持区提取的问题转化为2D直线支持区提取的问题,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能够快速准确的从大规模点云数据中提取出直线特征。

    一种超低堆密度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359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733876.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低堆密度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氧化镁。配制可溶性镁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可溶性镁盐水溶液在搅拌下以恒定速度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白色沉淀洗涤、离心或过滤、有机溶剂浸泡、护孔干燥;将干燥后的超低堆密度氢氧化镁白色粉末焙烧,得到超低密度氧化镁。制备的超低堆密度氧化镁,其堆密度小于0.1g/ml,尤其小于0.04g/ml。适合作为吸附剂、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可用于无机阻燃剂、环保中烟气脱硫、废水处理中脱铵脱磷等,且在酸雨土壤治理、食品与饲料添加剂、油品添加剂、农用镁肥、卷烟纸抑烟涂层以及生物和医药制剂方面,在陶瓷、油漆、医学、微电子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