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莎豆带状间隔采收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71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75045.8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采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莎豆带状间隔采收方法。本发明采用合理的播种‑采收深度,并提供了不同带宽配置间隔采收油莎豆的方式,在保证油莎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带状间隔采收技术。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油莎豆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还实现了沙化土地规模化种植油莎豆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0-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79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138870.3

    申请日:2018-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0‑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0‑3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0‑3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0‑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013-4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396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138899.1

    申请日:2018-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013‑4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013‑4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013‑4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013‑4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3-5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74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0138869.0

    申请日:2018-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3‑5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3‑5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3‑5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3‑5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210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14845.3

    申请日:2017-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暗培养条件下新产生的丹参毛状根外植体切段,置于诱导培养基中,于25℃,暗培养一个月,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移至25℃,16h/8h光/暗条件下培养,约7d后,在愈伤组织上形成不定芽。将长有不定芽的愈伤组织置于诱导培养基上继续进行扩繁培养。然后将不定芽从愈伤组织中切下,并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于25℃,16h/8h光/暗条件下培养。待不定根生长至2-3厘米时,移栽至温室中进行炼苗处理,获得可正常生长的丹参植株。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毛状根再生植株方法,不定芽诱导率为50%以上,生根率为100%。本发明为丹参植株的快速扩繁及基因工程提供一种新的组织培养方法。

    一种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1367.9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一种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通过对靶材料处理、基因枪轰击参数、筛选压力、筛选周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豆胚性体细胞团可以连续增殖的特点,通过对靶材料进行适当的自然失水处理,并经过连续多轮、高压筛选,最终获得同质化的叶绿体转基因大豆植株。本发明建立的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方法不仅在大豆转基因改良及生物反应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于其他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的农作物叶绿体遗传转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种大豆组织培养专用苗床

    公开(公告)号:CN206879710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41369.4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组织培养专用苗床,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呈上下排列的育苗区,且彼此相邻的两个育苗区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所述育苗区内设有育苗装置、光照装置以及加湿器,且光照装置位于育苗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加湿器安装于育苗区的一侧内壁上。该实用新型实现了苗床装置的随意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苗床装置时耗费的巨大体力,且不容易损坏其内部结构,同时设有分层结构,使苗床的占用面积合理化,避免了资源浪费,此外,该实用新型设计的苗床装置能够随时打开,使工作人员的查看简单化,并且通过设置的光照装置和加湿器,实现了光照和湿度的及时补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