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1367.9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一种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通过对靶材料处理、基因枪轰击参数、筛选压力、筛选周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豆胚性体细胞团可以连续增殖的特点,通过对靶材料进行适当的自然失水处理,并经过连续多轮、高压筛选,最终获得同质化的叶绿体转基因大豆植株。本发明建立的大豆叶绿体遗传转化方法不仅在大豆转基因改良及生物反应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于其他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的农作物叶绿体遗传转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种适用半干旱区土壤轮耕玉米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587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64294.4

    申请日:2017-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半干旱区土壤轮耕玉米种植方法,以3年为一个周期,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采用翻耕-旋耕-免耕模式或翻耕-免耕-免耕模式,合理的秸秆还田策略完成了对土壤培肥,从而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防止土壤退化肥土流失,而且由于部分采用了浅耕和免耕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耕种的成本,提高耕种的效率,而且将秸秆回收或还田也能够避免焚烧秸秆带来空气污染,增加了农田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垄作法也能够方便夏季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从而保障了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的收成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非选择性鉴定大豆抗大豆食心虫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329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396945.4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选择性鉴定大豆抗大豆食心虫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属于大豆抗虫能力室内鉴定方法技术领域。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对大豆食心虫成虫接入豆荚,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恒温保湿孵育获得带黑头的大豆食心虫卵粒;将培养的带黑头的大豆食心虫卵粒的豆荚荚皮切成小片,每个小片有2粒带黑头的卵粒,采用每个豆荚逐一接种初孵幼虫的非选择性实验,养虫室培养第6~8天调查豆荚中存活的大豆食心虫活虫数。本发明的方法减小大豆抗食心虫室内生测鉴定结果的误差,采用每个豆荚逐一接种初孵幼虫的非选择性实验,保证每个豆荚上都有初孵幼虫,让豆荚与初孵幼虫的接触几率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非选择性鉴定大豆抗大豆食心虫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329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96945.4

    申请日:201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0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选择性鉴定大豆抗大豆食心虫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属于大豆抗虫能力室内鉴定方法技术领域。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对大豆食心虫成虫接入豆荚,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恒温保湿孵育获得带黑头的大豆食心虫卵粒;将培养的带黑头的大豆食心虫卵粒的豆荚荚皮切成小片,每个小片有2粒带黑头的卵粒,采用每个豆荚逐一接种初孵幼虫的非选择性实验,养虫室培养第6~8天调查豆荚中存活的大豆食心虫活虫数。本发明的方法减小大豆抗食心虫室内生测鉴定结果的误差,采用每个豆荚逐一接种初孵幼虫的非选择性实验,保证每个豆荚上都有初孵幼虫,让豆荚与初孵幼虫的接触几率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