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6412.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在传湿层面计算混凝土传湿路径长度、在材料层面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在结构层面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等步骤。本模型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传湿机理出发建立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等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钢部件阻隔混凝土内部湿度向外部环境传递,进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湿度沿横向、纵向不均匀分布对徐变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粉煤灰、矿粉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火山灰反应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经时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89018.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水化反应计算、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标准养护条件下体积模量计算、量化体积模量随深度的分布、计算一维自由收缩、变形协调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收缩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含量、吸水率、含水率和拌制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和“孔隙联通”效应。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密闭环境或干燥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180709.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应力组合的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件四周和若干锯齿钢块一边设计为可咬合的锯齿形,实现应力从锯齿钢块到混凝土试件的传递,通过在锯齿钢块两个表面中部分别固定一个螺栓和一个连接件为加载杆系统提供端部固定的条件,通过水平加载杆系统、竖向加载杆系统、斜向加载杆体系联合加载以实现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等多种应力的复合加载,通过若干加载杆、加载套筒、弹簧和拉压传感器的组合以实现徐变荷载的长期保持,通过将试验装置放置于若干自由滚动的滚轴上以消除摩擦阻力等非试验荷载的引入,整个试验装置可按照设计在工厂预制,运至实验室安装即可使用,安装方便,制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9020.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再生混凝土内水化反应计算、再生混凝土内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等步骤。从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内湿度的影响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孔隙联通”效应和内养护效应。在使用过程中仅需测定或推测再生粗/细骨料、再生混凝土、边界条件的基本参数,即可计算得出再生混凝土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相对湿度结果。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再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07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536286.5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湿伏效应的生物质除湿发电装置,属于新能源领域:方案如下考虑到湿伏效应的基本原理以及部分材料的结构特性,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选取初步制备方案来确定最优材料,之后结合该材料的特性去构造最合适的湿伏材料制备方案,然后通过相关测试确定方案中每一步的最优处理方式,最终得到一种发电效率较高的低成本环保湿伏发电材料。本装置将充分利用该种材料的特性,构建一种能够利用大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发电的装置。基于湿伏效应的生物质除湿发电装置具体可分为4个设计部分:湿伏发电材料制备、除湿电池板设计、储能电路设计、总体结构框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0709.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应力组合的混凝土徐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件四周和若干锯齿钢块一边设计为可咬合的锯齿形,实现应力从锯齿钢块到混凝土试件的传递,通过在锯齿钢块两个表面中部分别固定一个螺栓和一个连接件为加载杆系统提供端部固定的条件,通过水平加载杆系统、竖向加载杆系统、斜向加载杆体系联合加载以实现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等多种应力的复合加载,通过若干加载杆、加载套筒、弹簧和拉压传感器的组合以实现徐变荷载的长期保持,通过将试验装置放置于若干自由滚动的滚轴上以消除摩擦阻力等非试验荷载的引入,整个试验装置可按照设计在工厂预制,运至实验室安装即可使用,安装方便,制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36175.9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黑龙江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Y02E40/76 , Y02P70/523 , Y04S10/545 , F03D7/00 , G06F17/5036
Abstract: 基于环境因素的风机功率信号反馈方法,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采用风电机组最优转矩控制的方法对风机进行控制,往往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达不到厂家设计的最优输出功率值,风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得到标准空气密度下的最优功率曲线;根据机舱外温度和相对湿度结合风机的海拔高度,对最优功率曲线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得到的修正系数和标准温度下的最优功率曲线的参考有功功率得到修订后的最优功率曲线的参考有功功率;根据修订后的最优功率曲线的参考有功功率计算风机电磁力矩参考值,进而将得到的D轴转子电流参考值值输入变频器进行风机控制。它是一种能够使得风电机组获得较高的风能转换效率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69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359623.4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阵列开路数目观测的数字化LED驱动电路,它涉及LED驱动电路。它解决了效果不好或控制电路相当复杂的缺陷。它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半桥谐振电路、若干个开路故障检测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它提供自动检测LED中的开路故障,并根据开路LED串数目自动调整电流闭环参考值的方法。兼顾了电路的简单化和低成本,解决了上述矛盾。对于LED灯可靠性提高、低成本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在电流调节过程中,LED阵列的供电电压变化范围不大,按照每只LED的额定电流得到LED的电阻值。根据并联支路正常工作的情况,谐振电感和第四电容的值,进而计算出不同开路LED串联单元下总电流参考值。通过检测开路LED串联单元的数目来调整开关频率,从而实现恒流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5270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51199.3
申请日:2006-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钢筋加劲的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它涉及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差、承载力低、施工复杂和传统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构造复杂、用钢量大、造价高的问题。本发明用内填混凝土(4)填充的钢管为异形钢管(1),在异形钢管(1)的内壁沿异形钢管(1)的轴线方向焊接有钢筋加劲肋(2),所述的钢筋加劲肋(2)是由钢筋冷弯加工成的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锯齿状钢筋加劲肋。本发明是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能够有效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和截面阴角处钢管与内填混凝土脱离,增强钢管与内填混凝土的协同工作的构造措施,从而获得一种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新型异形钢管混凝土柱。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87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64641.8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处理污水方法存在的处理效率低,剩余污泥产量大的问题。处理方法由下述步骤实现:一、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活性污泥和颗粒填料进行生物挂膜,启动反应器;二、污水在缺氧段进行水解酸化处理;三、将步骤二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在缺氧段和好氧段之间设置的细格栅进入到好氧段,污水在好氧段内进行硝化处理;四、污水经过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内膜组件的过滤后排出。本发明方法COD去除率可达85%~95%,剩余污泥产量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比可减少剩余污泥产量50%~85%;与现有的膜反应器处理方法比也可减少20~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