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7365.3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包括天线馈电子系统、天线结构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及信道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根据上位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向天线结构子系统发送转动指令;天线馈电子系统安装在天线结构子系统上,用于接收空间X频段前向微弱信号转发至信道子系统,将来自信道子系统的微波能量信号发射到空间;信道子系统同时提供四路不同频率的返向信号通道以及四路不同频率的前向信号通道;天线结构子系统根据天线控制子系统发送的转动指令,带动天线馈电子系统转动至指向目标位置。本发明应用于探测器地面状态与中继星在轨状态进行无线对接试验时,提供探测器与中继星之间的前向和返向两条链路的转发通道。

    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月球原位探测器校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9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7749.9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月球原位探测器校时方法,包括:中继星在探测器遥测帧格式基础上进行组帧,并插入中继星守时时间码,中继星通过对地数传链路转发中继星数传帧;建立地面试验系统;利用地面试验系统对探测器完成校时,使探测器时间与地面标准时间同步;利用地面试验系统对中继星完成校时,使中继星时间与地面标准时间同步;利用探测器守时时间码和中继星守时时间码,通过地面系统获取探测器任意遥测帧时间码产生时刻至中继星完成译码并打上中继星时间码的时延ΔT器星链路,根据多组时延ΔT器星链路计算得到工程常值C;利用工程常值C计算探测器与地面标准时间时差,即校时量;根据该校时量完成对探测器的校时。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8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1889.9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电连接器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悬挂支架、滚轮、滴水砝码组件、拉绳、手摇起落架及数显测力仪,测试过程中先通过数显测力仪进行接触件插拔力的初步测量,作为滴水砝码插拔力测量时初始值设定的参考;然后,以滴水砝码组件作为接触件插拔力测试的砝码,通过滴水改变砝码重量,直到插针与插孔脱开,可得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力检测结果。该插拔力检测方法可以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带来的测试偏差,同时相比于普通砝码,滴水砝码重量变化梯度小,可提高插拔力的测试精度。

    一种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流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0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212608.0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流程优化方法,将协同工作程序中固定的常规指令编制为指令链,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任务支持中心只需要向控制中心申请一次,便可以完成一连串动作,大大减少了系统间的交互;预先建立的指令库,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对现场决策问题时,可以快速的从指令库中选择相应的指令迅速的形成临时指令计划,极大的减少了现场生成指令的数量;采用了指令优化方法,减少了月面采样期间指令上注次数,提高了采样工作效率;综合使用上述优化方法,使得月面采样三位一体飞控协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用于验证航天器月面稳定起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12602.3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验证航天器月面稳定起飞的方法,根据地月面起飞条件的差异,设计了航天器在月面起飞时着陆姿态及初始地形模拟方法、起飞运动特性补偿方法,无约束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以及等效扰动模拟方法等,实现了航天器月面起飞条件在地面的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起飞试验后的安全回收方法,达到了可重复性验证的目的,并提升了试验的安全性;通过上述试验方法,克服了地月环境差异,在地面起飞试验中模拟了月面起飞角度、低重力环境、起飞扰动力矩等,解决了发动机大气环境条件下推力下降等问题,确保地面试验覆盖真实飞行过程,且起到了加严考核的目的,在试验结束后可实施空中回收,确保了起飞验证器的安全,满足多次试验的要求。

    PCM遥控体制和分包遥控体制融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234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6047.8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M遥控体制和分包遥控体制融合设计方法,其包括:当通过PCM遥控航天器的上行信道发送指令给分包遥控航天器时,在PCM遥控帧的遥控应用数据域填充分包遥控帧,由PCM航天器对上行遥控数据进行解析以识别出目标子网,并将上行遥控数据发送给分包遥控航天器;以及当通过分包遥控航天器的上行信道发送指令给PCM遥控航天器时,在分包遥控帧的遥控应用数据域填充PCM用户定义的遥控块,由分包遥控航天器对上行遥控数据进行解析以识别出目标子网,并将上行遥控数据发送给PCM遥控航天器。因此,本发明降低了开发难度,实现了航天器组合体或者航天器网络在轨遥控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遥控数据发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导航卫星漏信号进行定位在轨试验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8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36026.6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导航卫星漏信号进行定位的在轨试验验证方法,首先确定在轨测试飞行高度,计算探测器、导航卫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三者位置关系计算任意位置相对导航卫星的地球矢量与探测器矢量的夹角,判断导航卫星的可见性;根据导航卫星可见性判定结果,确定星载导航接收机开机工作的高度范围和开机时间,根据导航可见性的判定结果,分析在轨飞行姿态,确定GNSS导航接收设备接收天线的波束角范围;在轨测试记录导航漏信号的接收情况及导航定位结果;比较分析地GNSS接收机导航漏信号的接收能力及其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深空探测和高轨道地球卫星的导航卫星漏信号接收设备的全方位功能性能测试和利用导航卫星漏信号进行定位的系统设计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