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45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197861.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L61/5069 , H04L61/103 , H04L101/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屏蔽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星载以太网广播风暴的屏蔽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1)实现基于星载嵌入式环境有效屏蔽广播风暴的以太网通信步骤;(2)进行以太网通信的步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关闭以太网广播的接收功能,有效应对广播风暴及ARP广播过多的情况,不频繁进入无效中断,避免损耗机时甚至引起复位,防止故障扩散,保证了自身工作的正常性;(2)在关闭广播的情况下,实现以太网正常通信,有效应对通信目标更换、通信目标断电重启等问题;(3)在发送以太网消息前查询ARP缓存,有效避免通信目标不正常或以太网网络不正常时发送过多的ARP广播,避免加重空间网络负担及导致空间网络状态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83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97834.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压紧机构的预紧加载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预紧加载单元,以及向各个预紧加载单元供油加压的液压单元。其中,单个预紧加载单元包括:底座、液压油缸、压力传感器、球形垫座、球形垫,以及连接杆,连接杆能够从这些部件中顺畅穿过。单个预紧加载单元与单套压紧机构配套使用,一套预紧加载装置能够对多个预紧加载单元进行供油加压。该装置可以对航天器可分离部段或部件位于同一分离面处的单套或多套压紧机构同步施加大载荷预紧,并显著降低加载过程受力不均的风险,同时还提升了加载效率和加载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15865.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包括:防热模块、平台舱和伞舱模块;平台舱两端分别与防热模块和伞舱模块连接。在上述在轨可变构型的重复使用卫星中,该重复使用卫星在发射、在轨及回收过程中构型可变。卫星典型回收过程如下:可展收太阳翼的太阳帆板收拢;柔性防热气囊充气展开,将平台舱包覆在柔性防热气囊中;卫星调姿制动后进入大气层减速;当卫星到达一定高度后,可控翼伞弹出并展开,同时抛掉刚性防热大底;可控翼伞展开后进一步使卫星减速,进行归航控制,此时着陆缓冲气囊充气,使卫星到达指定着陆场地,实现卫星安全可控着陆回收。本发明可低成本实现全系统安全回收和快速重复使用,提升了航天器重复使用应用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97842.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空间分离的姿态基准传递方法,能够消除传统传递路径中的误差影响,提高姿态基准传递精度。包括:利用被释放飞行器自身IMU中陀螺,以承载平台星敏感器测量的惯性姿态为输入,对被释放飞行器陀螺参数进行在轨估计,获取陀螺相对星敏感器的安装矩阵,即星敏姿态向被释放飞行器姿态转换矩阵C;利用承载平台星敏感器,测量获取星敏感器自身的惯性姿态A;根据所述姿态转换矩阵C和所述惯性姿态A,通过姿态变换解算出被释放飞行器自身的惯性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842110.1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总装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航天器敏感器指向精度的调测及端部的辅助支撑和减振。环抱式可调安装指向精度的敏感器减振支架,它包括:环抱卡箍以及调整支座;调整支座包括:带有锁紧螺母的调节螺杆、支撑座以及止脱螺钉;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扳手,另一端通过止脱螺钉安装在支撑座内端面上的环形槽内;支撑座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减震垫B;调整支座通过其调节螺杆安装在环抱卡箍的螺纹孔上。本发明通过对敏感器的端部进行辅助支撑,将敏感器由悬臂的安装形式转变为简支的安装形式,以改善敏感器力学环境,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在航天器总装精测阶段,能够实现敏感器指向轴的精度调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75343.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舱段航天器的流体回路系统,属于多舱段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冷板、流体管路、辐射器、四个液路断接器及分离装置;两个冷板分别安装在舱内设备与仪器盘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且两个冷板的环形孔通过管路连通;辐射器固定在密封舱的外表面;液路断接器Ⅰ和液路断接器Ⅱ均通过分离装置安装在制动舱和服务舱对接处;液路断接器Ⅲ和液路断接器Ⅳ安装在回收舱和制动舱对接处;两路流体管路的一端分别与冷板的环形孔连接,另一端顺序通过液路断接器Ⅲ或液路断接器Ⅳ、液路断接器Ⅰ或液路断接器Ⅱ后,穿过服务舱的壳体,并与辐射器的管状结构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流体管路进行布局和舱间连接设计,而不影响返回舱的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9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47630.1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水平微重力环境的返回式卫星,包括返回舱、制动舱、服务舱和密封舱,密封舱底部的下封顶为外凸的圆形曲面薄壳结构,下封顶圆周边缘设置有6个姿控推力器安装孔,每个安装孔的外缘焊接有姿控推力器安装支架,姿控推力器的推力不大于2N,每个安装支架的外缘均设置有约束阻尼层,所述约束阻尼层由约束层和阻尼层粘合在一起,约束层和阻尼层为尺寸相同的圆环;服务舱内设置有卫星上的微振动源,返回舱和密封舱内设置有微重力实验载荷,微振动源与微重力实验载荷之间设置不少于5个的螺栓连接,本发明着重解决姿控推力器和流体回路系统对返回式卫星微重力环节的扰动,使返回式卫星的瞬态微振动和微振动环境取得较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2110.1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总装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航天器敏感器指向精度的调测及端部的辅助支撑和减振。环抱式可调安装指向精度的敏感器减振支架,它包括:环抱卡箍以及调整支座;调整支座包括:带有锁紧螺母的调节螺杆、支撑座以及止脱螺钉;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扳手,另一端通过止脱螺钉安装在支撑座内端面上的环形槽内;支撑座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减震垫B;调整支座通过其调节螺杆安装在环抱卡箍的螺纹孔上。本发明通过对敏感器的端部进行辅助支撑,将敏感器由悬臂的安装形式转变为简支的安装形式,以改善敏感器力学环境,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在航天器总装精测阶段,能够实现敏感器指向轴的精度调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84440.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9/03
Abstract: 一种基于层级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信息总线控制系统,包括组合体层总线子系统、舱段层总线子系统、航天器分系统总线子系统,为提高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组合体的管理功能可靠性,组合体设置主控航天器与备控航天器,正常由主控航天器负责组合体数据融合及组合体管理。当主控航天器控制权失效时,组合体管理功能需要实现从主控航天器切换至备控航天器,实现组合体跨航天器的功能重构,解决组合式变构型航天器组合体管理功能在不同航天器间切换及重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9404.0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EM空间伸展臂的自重构细胞星,包括:固定箱体、活动侧板、机械接口、张紧装置、可信息交互的收拢管状通讯伸展臂、伸展传动总成、嵌入磁铁和对正磁铁;其中,嵌入磁铁嵌入到与活动侧板配合的固定箱体的前固定面板的直槽口中;对正磁铁嵌入固定到活动侧板的直槽口中;伸展传动总成设置于固定箱体的内部;活动侧板通过可信息交互的收拢管状通讯伸展臂与伸展传动总成相连接,并且活动侧板收回时与固定箱体的前固定面板接触;机械接口均与固定箱体和活动侧板相连接;张紧装置设置于固定箱体的前固定面板的内侧。本发明具有远程可靠连接、对接锁止可靠、拓扑关系变化灵活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