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362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522233.2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船体眼板拉力检测装置,包括承载板架、千斤顶、挡板、承载横梁、测量仪和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所述承载板架用于支撑千斤顶、承载横梁和测量仪等设备,所述千斤顶下端与承载板架相连,上端与承载横梁相连,用于调节承载横梁升降;挡板用于固定千斤顶位置;所述承载横梁用于连接承载板架、千斤顶和测量仪;所述测量仪下端与眼板连接,用于测量眼板的拉力;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拉力显示仪、蓄电池和数据线,用于采集和分析眼板拉力。本发明外形美观,重量轻,量程大,结构强度高,易于加工和制造,拆装、搬运、使用、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效率高,主要用于船厂的船体眼板拉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5123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34258.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栖飞机气垫系统,包括机体、气垫,机体里设置气道、增压室,机体上设置进气风扇,进气风扇设置在气道的入口,气道与增压室之间通过气道喷气孔相通,增压室下端面为底板,底板上设置排气孔,气垫包括气囊,气囊设置在底板下方并位于喷气孔外部,舱内液压器设置在增压室里,气囊里设置垫片,避震器的顶部与舱内液压器相连,避震器的底部通过垫片与气垫相连,气垫的侧方外侧设置腹板,气垫的后方设置尾板,腹板连接腹板液压器,尾板连接尾板液压器。本发明适用多种运行环境、复杂地形,缓冲性能优良,能够提高水面航行速度、高海况下平稳性、起降过程安全性,缩短了起降时间、增强了操纵性和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62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22233.2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船体眼板拉力检测装置,包括承载板架、千斤顶、挡板、承载横梁、测量仪和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所述承载板架用于支撑千斤顶、承载横梁和测量仪等设备,所述千斤顶下端与承载板架相连,上端与承载横梁相连,用于调节承载横梁升降;挡板用于固定千斤顶位置;所述承载横梁用于连接承载板架、千斤顶和测量仪;所述测量仪下端与眼板连接,用于测量眼板的拉力;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拉力显示仪、蓄电池和数据线,用于采集和分析眼板拉力。本发明外形美观,重量轻,量程大,结构强度高,易于加工和制造,拆装、搬运、使用、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效率高,主要用于船厂的船体眼板拉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4855071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42221.9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船体眼板拉力检测装置,包括承载板架、千斤顶、挡板、承载横梁、测量仪和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所述承载板架用于支撑千斤顶、承载横梁和测量仪等设备,所述千斤顶下端与承载板架相连,上端与承载横梁相连,用于调节承载横梁升降;挡板用于固定千斤顶位置;所述承载横梁用于连接承载板架、千斤顶和测量仪;所述测量仪下端与眼板连接,用于测量眼板的拉力;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拉力显示仪、蓄电池和数据线,用于采集和分析眼板拉力。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重量轻,量程大,结构强度高,易于加工和制造,拆装、搬运、使用、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效率高,主要用于船厂的船体眼板拉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7129153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1185434.9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栖飞机气垫系统,包括机体、气垫,机体里设置气道、增压室,机体上设置进气风扇,进气风扇设置在气道的入口,气道与增压室之间通过气道喷气孔相通,增压室下端面为底板,底板上设置排气孔,气垫包括气囊,气囊设置在底板下方并位于喷气孔外部,舱内液压器设置在增压室里,气囊里设置垫片,避震器的顶部与舱内液压器相连,避震器的底部通过垫片与气垫相连,气垫的侧方外侧设置腹板,气垫的后方设置尾板,腹板连接腹板液压器,尾板连接尾板液压器。本实用新型适用多种运行环境、复杂地形,缓冲性能优良,能够提高水面航行速度、高海况下平稳性、起降过程安全性,缩短了起降时间、增强了操纵性和隐身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816484Y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520021463.2
申请日:2005-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一种基于磁流变技术的抗冲减振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边柱、悬浮结构、钢丝绳减振器、磁流变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罩、力传感器、球铰链、橡胶垫、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其中待减振的主机固定在悬浮结构两侧的突出平台上;磁流变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分别借助球铰链与磁流变阻尼器罩的内顶壁和船体相连;力传感器置于上球铰链和磁流变阻尼器之间,加速度传感器置于船体上,速度传感器置于悬浮结构两侧的突出平台上。本实用新型借助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控制系统可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进行智能调节,可在任意频段内获得较低的振幅和力传递率,克服了传统无源减振装置对于固有频率附近的激励力不起减振作用、不抗击冲击力的缺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