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768766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20337921.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55/40 ,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驱动装置和管道检测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安装舱、以及两组分别安装在安装舱前后两端的驱动组件,每组驱动组件都包括支撑架和四组分别朝向安装舱上下左右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与安装舱固定连接;每组驱动机构都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驱动件、连接架和驱动轮部;第一驱动件固定在支撑架上;连接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部包括驱动轮,驱动轮位于安装舱之外,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驱动轮与安装舱之间的距离能够发生改变。所述系统包括检测设备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该管道检测装置对不同管道的适用性,改善不便于调节装置沿管道内壁进行旋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449407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618011.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究接地极放电对埋地管道干扰影响的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管道试片、接地极直流干扰模拟系统、阴保系统和干扰测试系统。管道试片上具有阴极区涂层缺陷和阳极区涂层缺陷,接地极干扰模拟系统能够模拟接地极放电电流,进而模拟阴极保护下的腐蚀阴极区和腐蚀阳极区。阴保系统能够为管道提供阴极保护。干扰测试系统能够进行阳极区电化学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在室内同时模拟接地极放电环境下电流流入和流出点处管道发生的阴极和阳极反应,为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极放电对埋地钢质油气管线的干扰影响的评估和防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16209607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278721.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接头失效模拟实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土壤箱、实验管段、工况模拟系统、外加磁场系统以及绝缘性能测试系统。实验管段设置在土壤箱内,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护侧管段、绝缘接头和非保护侧管段。工况模拟系统包括能够对保护侧管段进行保护的阴极保护模块和介质循环输送模块。外加磁场系统能够模拟漏磁检测产生的剩磁以及测量磁感应强度。绝缘性能测试系统能够测量管地电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管道漏磁检测过程造成绝缘接头的漏电失效现象和问题的实验系统,用于分析不同服役环境下绝缘失效行为及关键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215573467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238744.5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传感装置以及U型传感器外壳,所述U型传感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固定横梁、垫片、航空插座、以及可拆卸连接件,外壳本体的尺寸被构造为能够容纳U型传感器,固定横梁位于U型传感器的两足之间,且与外壳本体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固定连接,垫片设置在固定横梁与U型传感器之间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与U型传感器之间,航空插座安装在外壳本体上,且被构造为能够将U型传感器上的电路与外部测量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保证U型传感器能在被测试件上稳定测量,提高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能够避免外来冲击对传感器造成损伤,延长传感器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686821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20231079.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地段输油管道泄漏导流预警拦截一体装置,所述泄漏导流预警拦截一体装置包括导流管、积油池和烷烃监测报警器,其中,导油管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设置在输油管道泄漏点下方的漏斗状的集油端、以及与积油池连接的排油端,且集油端与排油端的连接角度为90°~180°;积油池设置在输油管道的斜下方,并被配置有能够容纳泄漏油品的空腔;烷烃监测报警器设置在积油池的侧壁上,位于排油端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山区人烟稀少地区推广,可有效提升管道泄漏围堵回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93086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252714.X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中心线测量用IMU减振保护装置及系统,所述减振保护装置为箱盒结构,包括盒体顶盖、盒体和中间隔振单元。中间隔振单元设置在盒体中,且包括至少三组限位减振柱、IMU减振基座和IMU装置环架,至少三组限位减振柱竖直设置且其上部分别与IMU装置环架固定、下部与盒体底部固定,IMU减振基座设置在盒体底面上且位于IMU装置环架之下;盒体顶盖包括盖板、至少三组弹性筒柱、阻尼垫片和减振块。至少三组弹性筒柱竖直设置在盖板上,且其一端与盖板固定,另一端与阻尼垫片固定,减振块设置在盖板上且位于盖板与阻尼垫片之间;盒体顶盖与盒体弹性压力闭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隔振效果好、IMU不易移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765797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20242444.6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彬彬 , 吴东容 , 朱建平 , 梁栋 , 余东亮 , 李开鸿 , 陈利琼 , 王廉祥 , 马玉宝 , 方迎潮 , 胡博 , 么惠平 , 李年杰 , 王明波 , 唐文锋 , 王福祥
IPC: E02B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流型河流溢油拦截的防冲击型围油栏。所述防冲击型围油栏包括:浮体、阻尼装置、缓冲滚动组、连接链和配重链,其中,浮体的一个纵向截面为水滴状,浮体内部具有镂空腔体;阻尼装置安装在所述镂空腔体中;缓冲滚动组安装在浮体的上表面,并包括转轴、滚轮和固定挡板;浮体的下端通过连接链与配重链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防冲击型围油栏可用于各种水域,既可抵抗水流冲击,也可抵抗风的冲击,克服了目前常规围油栏适用性差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1605129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252635.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双环渗透仪。所述渗透仪可包括外环、内环、支撑组件、定位件和双向敞口测试组件;其中,外环和内环同圆心设置,两者的材质为有机玻璃且下部都设有刃口;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撑条,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外环的内表面和内环的外表面连接;定位件包括定位条和若干个定位卡板,定位条通过所述若干个定位卡板固定在所述外环和内环的上端;双向敞口测试组件包括安装在定位条上并纵向设置的第一双向敞口测试管和第二双向敞口测试管,第一双向敞口测试管位于外环和内环之间,第二双向敞口测试管位于内环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组装快,重量轻,制作成本低,携带方便,测量结果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215568422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238743.0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应力支撑系统,包括第一底板、至少两个固定支撑装置和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装置,其中,至少两个固定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底板的首尾两端和中部,且被配置为能够适应油气管道的形状且支撑油气管道;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中部,且每个高度调节装置都能够支撑并调节一段油气管道的支撑高度,以使油气管道承受预定应力并发生变形;第一底板放置在地面上,且被配置有多个用于设置固定支撑装置的第一区域和多个用于设置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二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管道应力支撑系统方便调节测量,测试过程安全可靠准确与现场高度一致,能够准确模拟现场不同环境应变的不同情况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7359241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517801.5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X80高钢级环焊缝双轴拉伸的试样,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区域、镂空区域和中心减薄区域。其中,四个夹持部为十字形,夹持部中心设置通孔,通孔连接夹持部;中心减薄区域设置在夹持部前端,所述通孔连接中心减薄区域;镂空区域设置在夹持区域与中心减薄区域之间,镂空区域设置三个以上的镂空孔;夹持区域位于夹持部末端。夹持区域的宽度大于镂空区的宽度,镂空区的宽度大于中心减薄区域的宽度,中心减薄区域的厚度小于夹持区域和所述镂空区域。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预测环焊缝性能中预加内压条件下轴向承载能力难以测定的问题;试样尺寸满足了试验设备加载吨位不足的难题,且按该尺寸加工的试样加载方式选择多样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