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24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23883.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1 , H01R13/502 , H01R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与电力电缆直连单元,具体涉及电缆连接领域,GI L与电力电缆直连单元包括壳体,壳体正对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直连组件一和直连组件二;直连组件一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端部的G IS终端,G IS终端内侧连接有电力电缆,G IS终端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体插接触座;直连组件二包括固定导体,固定导体的内部轴向滑动连接有活动导体,活动导体用于连接G IL,固定导体远离直连组件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头;壳体上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导体插入导体插接触座内部从而使G IL与电力电缆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将G IL与电力电缆采用封闭式气体绝缘结构连接,减少了套管终端、避雷器、终端平台等设施,大幅降低建设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3883.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1 , H01R13/502 , H01R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L与电力电缆直连单元,具体涉及电缆连接领域,GI L与电力电缆直连单元包括壳体,壳体正对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直连组件一和直连组件二;直连组件一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端部的G IS终端,G IS终端内侧连接有电力电缆,G IS终端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体插接触座;直连组件二包括固定导体,固定导体的内部轴向滑动连接有活动导体,活动导体用于连接G IL,固定导体远离直连组件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头;壳体上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导体插入导体插接触座内部从而使G IL与电力电缆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将G IL与电力电缆采用封闭式气体绝缘结构连接,减少了套管终端、避雷器、终端平台等设施,大幅降低建设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38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9478.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江苏安靠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柱绝缘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高压屏蔽的GIL支柱绝缘子,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呈等边三角状设置的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三角处均设置有端部接地嵌件,且环氧树脂的三条边缘处均贯穿设置有中心嵌件总成;所述中心嵌件总成包括嵌件主体与套设在嵌件主体中部的嵌件屏蔽件,所述嵌件主体与嵌件屏蔽件之间通过连接导柱固定连接,且嵌件主体与嵌件屏蔽件之间形成低电场区;通过在嵌件主体的外侧添设嵌件屏蔽件,嵌件屏蔽件采用薄壁金属制作,设有若干小孔,可以提升环氧树脂与嵌件屏蔽件的结合强度,有利于浇注时的应力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228068.1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C08F255/02 , C08F216/12 , C08F2/48 , C08K5/14 , C08K5/375 , C08K5/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同时涉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基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技术领域。该材料包括通过非光致交联反应生成的交联聚乙烯层;交联聚乙烯层中物理性均匀分布有呈独立分子态的光致交联剂和光引发剂。该材料制备方法是混合低密度聚乙烯、非光致交联剂、抗氧剂和稳定剂;再额外添加光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充分共混完成后经挤出得到制备基料;利用现有高压电缆生产线,将得到的制备基料采用三层共挤工艺法挤出,得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采用该材料的高压电缆在受到高能电子撞击导致分子链或交联点发生断裂时,能够实现修复破坏的交联点和断裂的分子链,从而抑制交联聚乙烯材料劣化并增强交联聚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6233.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T7/13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获取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频域图谱,确定所述时频域图谱的边缘图像,按照所述局部放电信号的波形特征确定所述边缘图像中的放电特征区域,并按照所述放电特征区域剔除所述时频域图谱中的噪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局部放电信号和噪声信号在频域图谱中的波形特征差异,进而按照局部放电信号的波形特征确定在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频域图谱中的放电特征区域,基于放电特征区域便于去除局部放电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190848.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绝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形变状态下电场畸变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电缆绝缘形变状态下的电场畸变监测模型;具体为: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电缆截面模型,求解得到绝缘层内电场分布;根据绝缘层内电场分布获得电缆不同形变量下的电场畸变从而得到电缆绝缘最大电场强度;判断电缆绝缘最大电场强度下的对应形变量是否会对电缆绝缘造成影响,从而得到形变量与监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步骤2:获取电缆的待测形变量,输入至电场畸变监测模型中实现对电场畸变进行监测。本发明对电缆形变状态下的电缆绝缘内电场畸变进行监测,防止电缆绝缘失效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560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91632.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基于热‑机械应力的电缆最大允许形变量计算及监测方法,计算获得电缆最大允许形变量,通过监测大截面电缆的实时形变量,对电缆形变进行监测。本发明考虑了形变给电缆绝缘带来的不可逆损伤影响,提出了大截面电缆最大允许形变量的监测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因热‑机械应力导致电缆内部绝缘损伤,提供了明确的监控方案,对电缆敷设规定作了补充完善,为电缆施工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有助于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94419.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1R31/14
Abstract: 高压电缆绝缘电树枝‑DCIC特性联合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绝缘材料试样置于测量实验平台上,并采集试样在实验过程中的图像;基于时分复用策略,对绝缘材料试样交替施加高压交流电压和高压直流电压,在施加电压的过程中交替进行电树枝劣化和DCIC‑Q(t)测量;在实验过程中采集电树枝劣化的形貌数据与DCIC‑Q(t)测量的特征数据,构成绝缘材料性能的测试数据集;以绝缘材料性能的测试数据集为模型的输入,使用训练好的绝缘材料性能测试模型输出绝缘材料性能检测结果。通过对绝缘介质电树枝劣化过程中的DCIC特性进行同步测量,获得绝缘材料发生电树枝劣化过程中的电荷动态特性,由此方法实现对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性能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1507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564935.5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谷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监控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管廊机器人及无线自组网系统。本发明包括管廊机器人系统和监控调整系统,管廊机器人系统用于对地下管廊进行巡检检测和上报检测数据,监控调整系统用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生检测数据的预设消息和监测地下管廊内的环境状态。本发明实现管廊内的动态环境及静态环境自动监控以及数据的实时上报,提高了效率,充分满足地下管廊的测控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1507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64935.5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谷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监控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管廊机器人及无线自组网系统。本发明包括管廊机器人系统和监控调整系统,管廊机器人系统用于对地下管廊进行巡检检测和上报检测数据,监控调整系统用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生检测数据的预设消息和监测地下管廊内的环境状态。本发明实现管廊内的动态环境及静态环境自动监控以及数据的实时上报,提高了效率,充分满足地下管廊的测控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