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28272.5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整体有序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时序模型,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时序模型中定义若干时间参数以确定电动车充电的时间和用户的期望时间;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时序模型构建电动汽车G2V控制模型;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时序模型构建电动汽车V2G控制模型;基于电动汽车G2V控制模型和电动汽车V2G控制模型将G2V与V2G控制进行协同管理,通过对比发电容量缺额和电动汽车控制功率决定最终电动汽车状态。本发明将整体有序协同控制充放电运用在电动汽车接入电网之中,并通过功率比较确定电动汽车的控制状态,可降低电动汽车无序充放电造成的对电网的影响,提升电动汽车充放电的电网友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30426.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多端口低压交流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复数变量建立经过Clark变换到αβ坐标系后的逆变器复变量模型;将CVRC复变量模型与逆变器复变量模型相结合,设计得到含多重CVRC的逆变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建立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对状态反馈控制律进行设计,并建立三种约束条件:系统线性二次性能指标约束、Hinf性能指标约束以及区域极点配置约束,综合考虑三种约束条件进行混合优化求解。本发明同时采用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分配作为优化LQ权矩阵的附加约束,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配置的引入克服了LQ控制难以直接调节系统性能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30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151504.5
申请日:2020-10-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新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与变压器直流偏磁关联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馈电电缆电流及直流偏磁电流大小:通过监测装置测量一定周期内轨道交通馈电电缆电流和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大小;B、基于步骤A获取的馈电电缆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馈电电流的特征量;C、根据步骤A获取的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直流偏磁电流的特征量;D、根据步骤B和步骤C的计算的馈电电流和直流偏磁电流的特征量,计算支持度和置信度,生成关联规则。本发明所提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可为轨道交通对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51504.5
申请日:2020-10-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新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与变压器直流偏磁关联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馈电电缆电流及直流偏磁电流大小:通过监测装置测量一定周期内轨道交通馈电电缆电流和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大小;B、基于步骤A获取的馈电电缆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馈电电流的特征量;C、根据步骤A获取的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直流偏磁电流的特征量;D、根据步骤B和步骤C的计算的馈电电流和直流偏磁电流的特征量,计算支持度和置信度,生成关联规则。本发明所提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可为轨道交通对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7463.0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优化配置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考虑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求解系统的电压幅值;基于系统电压幅值,计算系统的电压感知系数矩阵;计算谐波电压估计误差,并构建谐波监测指标;考虑监测成本计算监测装置最大配置数;构建基于电压感知系数矩阵和谐波监测指标的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监测装置配置方案的电压感知能力和谐波监测能力,得到的监测装置配置方案在控制监测成本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感知配电系统电压问题和谐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530426.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多端口低压交流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复数变量建立经过Clark变换到αβ坐标系后的逆变器复变量模型;将CVRC复变量模型与逆变器复变量模型相结合,设计得到含多重CVRC的逆变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建立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对状态反馈控制律进行设计,并建立三种约束条件:系统线性二次性能指标约束、Hinf性能指标约束以及区域极点配置约束,综合考虑三种约束条件进行混合优化求解。本发明同时采用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分配作为优化LQ权矩阵的附加约束,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配置的引入克服了LQ控制难以直接调节系统性能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21768.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低频扰动的多分布式电源孤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向其并网点注入频率为2Hz的无功功率扰动,采集各分布式电源DG并网点电压波形信号的频率f;判断所述频率f是否越限,若频率f越限,则直接切除对应的分布式电源DG;若频率f未越限,则提取各分布式电源DG并网点频率信号中的2Hz低频分量;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2Hz低频分量的幅值,若幅值越限,则判定发生孤岛效应,切除分布式电源DG;若幅值未越限,则返回起始。相比于其他无功功率扰动法,本发明所提方法的扰动幅度仅为±200Var,即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更小;本发明所提方法仅由单台APF注入扰动,可有效地避免稀释效应,实现多DG孤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8572.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早期热失控原位核磁共振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试的锂电池的密闭箱体、用于冷却及过滤热失控气体的气体前处理装置、用于测量热失控气体体积的质量流量计、用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的核磁共振谱仪及用于热失控气体的收集及排放的气体后处理装置,所述密闭箱体配备了可加热致锂电池热失控的组件;所述气体前处理装置入口端与密闭箱体连接,所述气体前处理装置出口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质量流量计入口端与所述气体前处理装置出口端连通所述核磁共振谱仪入口端与质量流量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气体后处理装置入口端分别与质量流量计及核磁共振谱仪的出口端连通,可实现原位对锂电池早期热失控过程产气规律和成分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397955.6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综合调节成本的台区配电网自治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低压台区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对功率的灵敏度模型;S2、根据光伏的出力特性建立光伏的功率调节模型;S3、综合考虑低压台区配电网内网损、电压质量、电压调控费用、光伏有功出力减少量等多个目标,建立考虑配电网综合调节成本的台区配电网自治调控模型,得到台区配电网自治调控方法。本发明可根据用户聚焦目标灵活调整优化权重,实现了低压台区配电网优化调控的整体成本考虑,保证了低压台区配电网自治调控方法的工程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3069.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用户投资意愿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将待分析配电网分为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各馈线组或分区,对每个馈线组或分区建立计及多约束的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承载力计算模型,约束涉及电压偏移、电压波动、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对每个馈线组或分区模型采用基于用户投资意愿和分布式电源容量装机增长灵敏度方法求解;最后,将各馈线组或分区指标求和得到待分析配电网的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承载力指标。本发明可处理多类约束、多种分布式电源类型与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情况,极大缩减了承载力评估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长;量化反映了用户投资意愿对分布式电源装机增长的影响,大幅提升了多点接入情形下的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