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演变功率谱参数不确定性的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8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40069.2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演变功率谱参数不确定性的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涉及随机地震动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非平稳地震动演变功率谱模型及其参数;从地震动数据库中挑选实测地震动记录;建立实测地震动记录演变功率谱估计方法;识别出每条实测地震动记录对应的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确定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的最优概率分布类型;建立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生成同一集系具有概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代表性样本;模拟随机地震动样本的有效性和工程适用性的对比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考虑演变功率谱参数不确定性的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确定性模型参数取值导致的地震动样本工程特性单一的缺陷。

    一种用于堵口的快速组装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0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43986.2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堵口的快速组装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包括投放组件和快速组装组件,快速组装组件包括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钢筋笼,每个钢筋笼均包括多面相互连接钢丝网片,每面钢丝网片的两端均设置固定单元,相邻两面钢丝网片之间通过连接单元相连接,连接单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固定单元之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堵口的快速组装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考虑了土体自重对土工包的强度要求,使用钢筋笼作为整体受力结构,保证了结构稳定,解决了采用小型编织袋封堵,由于其自重不足,极易被冲走,造成堵口资源的浪费且很难获得良好效果的问题。

    一种基于钢管桩的阻拦装置及其堵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37577.4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钢管桩的阻拦装置及其堵口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封堵方法中抛投物易被水流冲走和封堵效率低的问题。所述阻拦装置包括柱形连接头钢管套筒和锥形加固结构钢管套筒,以及小型沙袋,并通过钢缆固定形成可吊装的钢管桩阻拦组件。封堵方法包括利用长管袋护岸、联合火箭锚和钢网石笼等高效进占、抛投柳石枕和合龙埽快速合龙,最终完成闭气。本发明使用了快速制造长管袋排体的护岸策略,联合火箭锚与植桩技术增加了进堵效率的同时通过钢管套筒装置增加了钢管桩的阻拦作用,具有封堵效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

    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4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817908.6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埋入式多角度边坡稳定性动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监测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设置在控制室内,用于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所述警报装置设置在控制内和边坡监测现场,用于边坡危险状态的警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外表监测机构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所述外表监测机构设置在边坡监测现场的固定地基上,若干个所述埋入式监测机构均匀通过预先钻孔的方式均匀的埋设在各级边坡结构中;所述警报装置、外表监测机构和若干个埋入式监测机构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上。该系统能够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准监测,提高边坡监测的准确性,降低事故的发生。

    一种基于锚阵生根-阻拦协同的堤防溃口快速封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53968.6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锚阵生根‑阻拦协同的堤防溃口快速封堵系统,属于水利工程领域,采用自堤防两端同时进行溃口快速封堵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火箭发射车将带索火箭锚打入溃口底部河床中,沿锚索滑投钢网石笼,对溃口处的水流起到缓冲减流作用,再利用振冲植桩机沿堤防轴线打入两排钢管桩,之后在桩体前布置钢丝网片,建立基于锚阵生根‑阻拦协同溃口封堵的“中流砥柱”,后续抛投钢网石笼及装有土料与石块的三角锥状抛投物,直至露出水面后推土进占,实现大溃口的快速且有效的封堵,使得堵口效率不随门口宽度的影响,且能够减少抛投封堵物料的用量、节省封堵时间。

    一种用于岩土体内部大变形监测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4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639.7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岩土体内部大变形监测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岩土体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监测系统包括测斜仪、夹具、磁力座、传输光缆、OFDR解调仪和计算机,测斜仪包括光纤、形状记忆合金基体和波纹管。测斜仪通过夹具固定在安装底座上,光纤通过传输光缆与OFDR解调仪连接,OFDR解调仪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采集光纤的应变信息,实时计算测斜仪的位移。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在岩土体模型试验中进行内部变形监测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量程可调、刚度小、自动化程度高、不受电磁干扰、可用于模型试验等优点,尤其是可用于大变形监测且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在边坡内部变形监测、基坑监测、大坝内部变形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分布式光纤形状传感器的定位粘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6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7047.7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形状传感器的定位粘贴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纤传感器领域,能够解决在传感器基体直径较小的情况下,手动定位粘贴光纤精度低,涂胶不均匀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带有刻度线和齿条的导轨;传感器基体和光纤;移动涂胶装置,用于将机构沿导轨的水平运动转化为胶管内活塞的移动,保证涂胶的均匀性,并可以通过改变齿轮组的半径比控制出胶量,柔性输胶管保证涂胶位置的准确性;固定预拉装置,用于固定预紧传感器基体和分布式光纤,利用弹性压片的摩擦力保证每根光纤拥有相同的预紧力。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粘贴速度快、定位准确、涂胶均匀等优点。

    一种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88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798749.X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堤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堤防冲击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安装于堤坝冲击面上的冲击检测部件以及安装于堤坝顶部的报警部件,冲击检测部件包括套杆与套筒,套杆活动伸至套筒内,套筒内壁上等间距安装有电磁铁环一,套筒内的套杆底部外周安装有电磁铁环二,固定柱外侧上下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电阻片,套筒内的套杆底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铜环,铜环上安装有与电阻片相抵的铜块。通过利用磁场,在电磁铁环二穿越电磁铁环一时的阻力来对水流冲击力进行冲击能力检测,搭配行程检测部件检测电磁铁环二的移动距离,从而获得冲击力的大小,可持续实时观测,大大方便了对堤防设施的管理。

    一种高精度的光纤光栅大位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28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38786.1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的光纤光栅大位移传感器,包括外壳,套筒,复位弹簧,带齿条的拉杆、齿轮机构、滑道、等强度梁、光纤光栅。固定于外壳上的套筒内有复位弹簧,弹簧与带齿条的拉杆连接,拉杆外端固定有固定支座,拉杆中的齿条通过齿轮机构与带有齿条的滑块相互传动,滑块在固定于外壳内的滑道上移动,且滑块右侧有一个对称的平缓的V型斜面状的槽口,等强度梁一端固定于外壳上,另一端与不可压缩的触头连接,触头与斜面底部接触,梁的上下表面对称贴有光纤光栅。本发明利用齿轮传动与斜面组合运用,将外界位移缩小,通过等强度梁光纤光栅的数据测量,从而获得外界比较大的未知位移,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精度与量程,并且光纤光栅不受电子辐射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感器的性能与稳定性。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力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46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98750.2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洞安全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力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架,所述底座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腔与挤压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与应力检测器,本发明通过顶板支架的一侧受到挤压时,即为顶板支架一侧底端的伸缩柱会受到更大的向下挤压力,伸缩柱向下运动,两个光纤光栅传感器之间的信号将会错开,第一安装腔内部的应力检测器,会通过警报器进行报警,伸缩柱向下运动时通过第一活动板、第二固定柱、第一挤压柱、挤压板、挤压腔中、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挤压腔在受到挤压板的挤压时,通过气缸的相互配合使用保证顶板支架的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