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0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50990.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源表达丙氨酸消旋酶的重组菌及其应用,该外源表达丙氨酸消旋酶的重组菌为表达丙氨酸消旋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丙氨酸消旋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构建含丙氨酸消旋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中得到,丙氨酸消旋酶编码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重组菌可用于制备含丙氨酸消旋酶的发酵液。经过诱导表达的重组菌的发酵液或含丙氨酸消旋酶的发酵液可用于催化L‑丙氨酸合成DL‑丙氨酸,L‑丙氨酸转化率高,副产物少,发酵时间短,成本低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0361.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27/40 , C07C227/42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D‑天冬氨酸母液中回收L‑丙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向D‑天冬氨酸母液中加入碱,以调节D‑天冬氨酸母液的pH值为6~7;再将D‑天冬氨酸母液依次通过连续色谱处理、阴离子树脂吸附处理及结晶处理,得到L‑丙氨酸。基于此,本发明可从D‑天冬氨酸母液中回收得到收率及纯度均较高的L‑丙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274620.4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分离氨基酸晶体后所收集的氨基酸结晶母液加水稀释1‑5倍,加入新鲜培养基,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糖溶液,制得氨基酸发酵培养基,其中,每立方米氨基酸结晶母液中所加入的新鲜培养基的组成为:酵母膏2‑7kg、蛋白胨1‑6kg、硫酸铵10‑25kg、柠檬酸0.1‑2kg、氯化钾0.1‑2kg、硫酸镁0.5‑5kg。本发明的发酵方法提高了氨基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并具有发酵周期短、利于三废循环利用、绿色环保、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278728.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缬氨酸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缬氨酸生产菌按照接种量为1‑10%接种到LB培养基中,将其培养体系置于180‑220r/min、35‑37℃、pH为6‑7条件下,培养至OD值3‑4,得到一级种子液;(2)将一级种子液按照1‑10%接种量转接至合成培养基中,将其置于180‑220r/min、35‑37℃、pH为6‑7条件下,培养至OD值3‑4,得到二级种子液;(3)将二级种子液按接种量1‑10%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将其置于30~37℃、pH为6‑7下发酵培养至生长稳定期,继续在38~45℃、pH为6‑7条件下发酵培养至残糖量不高于2g/L,制得缬氨酸发酵液。本发明在保证缬氨酸转化率的同时提高糖酸生产率,并能降低产物中杂酸的含量,以降低后续提纯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75537.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227/42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颗粒状L‑缬氨酸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纯化的L‑缬氨酸溶液浓缩至饱和溶液或近饱和溶液;(2)向步骤(1)制得的饱和溶液或近饱和溶液中添加颗粒状L‑缬氨酸晶浆,至L‑缬氨酸晶体生长稳定后,将其浓缩;在搅拌条件下,将浓缩液降温析晶,分离、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得了高堆积密度、高纯度的L‑缬氨酸晶体,显著提高了L‑缬氨酸的质量和收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57011.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29/08 , C07C2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振实密度L‑缬氨酸球状晶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L‑缬氨酸饱和溶液中加入L‑缬氨酸质量0.25%~0.80%的添加剂,在50~70℃下保温搅拌20~60min后,采用减压蒸发结晶方式进行结晶操作,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振实密度L‑缬氨酸球形晶体。所述结晶过程只涉及到单一水溶剂,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产品收率高,母液可循环使用,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所得晶体颗粒圆润(球形度为0.89),粒度均匀(主粒度300~700µm)、振实密度高(0.58g/cm3)、紧实度高(单晶可承受最大压力6.6‑10.5N)、流动性好(休止角30.89°)。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54852.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毕赤酵母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基因aspD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9K‑aspD,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重组菌株DH5α/pPIC9K‑aspD;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将重组质粒pPIC9K‑aspD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表达,得到高产稳定性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PIC9K‑aspD。利用毕赤酵母菌制备得到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酶活高且稳定,用于生产L‑丙氨酸,具有发酵时间短,转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副产物少,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6027.3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227/40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L‑缬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纯化L‑缬氨酸溶液过滤,收集滤液,其中,待纯化L‑缬氨酸溶液的浓度不低于50g/L;(2)调节滤液pH至酸性后,置于弱酸性阳离子树脂中分离,将收集的流出液经脱色、浓缩、降温、析晶、分离、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将L‑缬氨酸和杂氨基酸有效分离,产物中单一杂氨基酸含量不高于0.01%,L‑缬氨酸晶体纯度不低于99.9%。且采用纯水作为洗脱剂,环保无污染,有利于后续废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7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275537.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C227/42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颗粒状L‑缬氨酸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纯化的L‑缬氨酸溶液浓缩至饱和溶液或近饱和溶液;(2)向步骤(1)制得的饱和溶液或近饱和溶液中添加颗粒状L‑缬氨酸晶浆,至L‑缬氨酸晶体生长稳定后,将其浓缩;在搅拌条件下,将浓缩液降温析晶,分离、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得了高堆积密度、高纯度的L‑缬氨酸晶体,显著提高了L‑缬氨酸的质量和收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70A8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278728.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巴彦淖尔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缬氨酸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缬氨酸生产菌按照接种量为1-10%接种到LB培养基中,将其培养体系置于180-220r/min、35-37℃、pH为6-7条件下,培养至OD值3-4,得到一级种子液;(2)将一级种子液按照1-10%接种量转接至合成培养基中,将其置于180-220r/min、35-37℃、pH为6-7条件下,培养至OD值3-4,得到二级种子液;(3)将二级种子液按接种量1-10%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将其置于30~37℃、pH为6-7下发酵培养至生长稳定期,继续在38~45℃、pH为6-7条件下发酵培养至残糖量不高于2g/L,制得缬氨酸发酵液。本发明在保证缬氨酸转化率的同时提高糖酸生产率,并能降低产物中杂酸的含量,以降低后续提纯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