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46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095524.6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石墨烯量子点与钆离子螯合物(Gd@GQDs),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所述石墨烯量子点与钆离子螯合物为纳米材料,表面带有亲水基团;其制备方法是利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再经过加热氧化和提纯,得到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最后与Gd3+螯合形成稳定的Gd@GQDs。本发明制备的Gd@GQDs易分散于水、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生物培养基等水溶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在1.5T磁共振测试系统中,表现出优异的T1加权造影性能,其r1弛豫率高达72mM‑1s‑1,比现有商用T1加权磁共振造影剂Gd‑DTPA的r1值高二十倍。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5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21438.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二氧化硅微球,其粒度均匀、分散性和光稳定性好、绝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5‑30%、平均水合粒径为170‑200纳米,碳量子点表面具有丰富的羧基官能团,二氧化硅微球为表面氨基化的硅球,碳量子点通过共价键结合在氨基化硅球表面。本发明还公开了荧光碳量子点@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偶联技术,将碳量子点通过“共价键”锚定在氨基化的硅球表面,比常用的静电吸附和非共价连接更加牢固稳定,碳量子点表面丰富的羧基官能团有利于后续连接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本发明的荧光碳量子点@二氧化硅微球具有优异且稳定的荧光性能,水溶性好、粒度均匀、不团聚且表面富含大量官能团,利于后续连接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在体外检测试剂盒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35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149157.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离子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利用硝酸铜为掺杂剂,通过原位聚合生成聚丙烯酸与铜离子的络合物作为前驱体,然后经过热解碳化生成碳化产物,再经过提取、纯化得到所述碳点。本发明制得的铜离子掺杂碳点用于光动力治疗时,不需要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协同作用,操作过程简单,适用于皮肤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和脑胶质瘤,以及一些皮肤病和眼科疾病等治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7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9138.1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378 , H01G11/32 , H01G11/26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32 , C01P2002/70 , C01P2002/80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2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炭、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应用,属于能源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天然废弃产物花生壳为原料,经球磨、筛分、高温活化和洗涤后制得氮掺杂多孔炭。该法制得的氮掺杂多孔炭具有微孔和中孔的分级孔隙,孔径主要分布在2~5纳米,比表面积为1000~1200平方米/克,含氮质量比为8~10%,质量比电容为290~310法拉第/克,制得的氮掺杂多孔炭基超级电容器的质量能量密度为40~43瓦时/千克,且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可以较好的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213429.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辣椒粉为碳源,在空气气氛中热解,再经乙醇提取、纯化得到两亲性碳量子点。该法制得的碳量子点粒径为0.5~4.5纳米,表面既带有羟基、羧基、醛基、氨基等亲水基团,又带有甲基、亚甲基、苯基等疏水基团,因此是两亲性的。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70~75%。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可用于大规模制备两亲性碳量子点。而且,制得的两亲性碳量子点比其他单一疏水性或者单一亲水性的碳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细胞显影效果更强,因此可以较好的用于生物显影、生物医学成像和荧光检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6456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86848.3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合肥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橡胶,其由橡胶基材层和覆合在所述橡胶基材层单面或双面上的覆膜层构成;所述橡胶基材层为氯化聚乙烯橡胶基材层,所述覆膜层为聚乙烯膜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覆膜橡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PE塑料膜与CPE橡胶基材复合时两者软化点相差较大难以热压覆膜的问题,可以实现PE膜与CPE基材的单面覆膜或者双面同时覆膜且经抗疲劳试验反复摆动30万次后,表面无裂纹、褶皱等变化,可用于民航、火车站用行李安检机以及食品安检机等的屏蔽帘或者屏蔽门,满足客户需求。本发明是对市场上现有的PE覆膜技术的一种工艺上的创新,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1890.6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聚苯胺纳米管制备方法。以樟脑磺酸为掺杂酸,将苯胺单体均匀分散于樟脑磺酸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置于稳态静磁场(0.5特斯拉~10特斯拉)下静置反应24小时,原位聚合得到聚苯胺纳米管材料(如图1)。本发明的新型聚苯胺纳米管材料平均管长为0.3~0.5微米,外径为120~130纳米,内径为50~60纳米。本发明的聚苯胺纳米管材料具有高比电容和较强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以及电磁屏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8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185776.5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磁性纳米管即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碳量子点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出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管,在此基础上将碳量子点与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管共混,加热回流制得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碳量子点纳米管。本发明合成的新型的荧光磁性纳米管在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激发下分别可发出蓝光、绿光和红光,具有良好的多色发光性能,可用于体外活细胞显影、生物标记、细胞免疫磁分离、生物传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89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5776.5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磁性纳米管即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碳量子点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出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管,在此基础上将碳量子点与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管共混,加热回流制得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碳量子点纳米管。本发明合成的新型的荧光磁性纳米管在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激发下分别可发出蓝光、绿光和红光,具有良好的多色发光性能,可用于体外活细胞显影、生物标记、细胞免疫磁分离、生物传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94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39846.6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9K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简易绿色合成方法,其是以魔芋粉为碳源,在空气中热解后经溶剂提取得到。合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易溶于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溶剂,可超声分散在水中,粒径尺寸为0.3~2.4纳米,荧光量子产率最高为22%,产率为3~5%。该氮掺杂碳量子点在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激发下可分别呈现蓝光、绿光和红光,其荧光性能可通过激发光波长、浓度、pH值来调节。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合成碳量子点。合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可用于体外活细胞的显影以及制备刺激响应材料,在生物标记、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显影、药物筛选检测、生物芯片、生物传感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