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3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47025.2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H04L9/06 , H04L9/32 , H04L9/40 , H04L61/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PFS的用电数据共享系统,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客户端、管理端、联盟区块链、星际文件系统,客户端用于提交共享用电数据请求密文,管理端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验证、添加并按照验证密钥共享方案的方式将每个客户端的份额随机分发给一组共享数据的客户端,联盟区块链存储hash和用电数据密文加密后的Newhash;星际文件系统存储用电数据密文,客户端提交共享用电数据请求经过验证、分发密钥、解密,客户端可以从星际文件系统获得用电数据密文,客户端根据智能合约将密钥重组,解密获得用电数据;实现了数据共享时加密,保证了共享数据不会被恶意篡改或者被第三方截取。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1145540.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信号的人员识别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S1:获取信号序列S、标注序列B、模式长度k;S2:根据S和k构造识别序列S3:获得的标注结果yj;S4:对进行聚类,确定类Pm的教师信号Tm;S5:基于类Pm和Tm进行训练得到识别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识别模型的人员计数方法,根据相邻时刻的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有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红外信号的人员识别模型的建模方法和人员计数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对一定长度的红外信号进行识别和聚类分析,借助人类动作规律对应的红外信号获取更为精准的人员识别模型,并借助模型计算前后相邻时间的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有人通过探测区域,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防止因误判做出错误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14697.4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和集成学习的资产设备智能感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利用多个RFID信标数据实现对RFID标签位置状态的智能感知,包括对多个RFID信标数据的预处理、感知模型的构建以及优化网络参数;并基于实际实验室环境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能有效克服传统RFID感知模型对环境的高敏感性、识别精度低、易受干扰等缺点,同时多个RFID信标相较于单个RFID信标构建的模型,其感知范围更广,能够有效降低对RFID标签的漏检率。同时提供一种与上述方法配合使用的RFID感知识别装置。本发明方法得到的RFID感知模型辨识准确可达0.9751,且相较于使用单个RFID信标学习得到模型,感知范围更大,能有效满足大型智能建筑安防场景中对固定资产监测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8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394649.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A61B5/00 , A61B5/0205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监测睡眠质量的智能型床垫,用于解决如何合理的对睡眠数据进行筛选,去除无关数据对睡眠质量计算的干扰以及如何合理的判断和统计翻身次数并得到睡眠质量的问题,包括感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睡眠计算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感知模块监测被测用户的体征数据和环境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体征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多余干扰数据,提高计算的可信度;然后通过睡眠计算模块对睡眠数据进行计算睡眠质量,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被测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供被测用户查看。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7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356285.1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nventor: 谢陈磊 , 杨亚龙 , 方潜生 , 张红艳 , 张毅 , 杨先锋 , 李雪飞 , 张振亚 , 李善寿 , 李杨 , 蒋婷婷 , 朱徐来 , 张睿 , 王萍 , 盛锦壮 , 袁翠艳 , 钟永祥 , 任守明 , 王浩杰 , 朱俊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中心遗传算法的建筑二次供水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关于建筑二次供水的目标函数优化模型;根据目标函数优化模型获取适应度值计算公式;产生初始种群;根据初始种群利用适应度值计算公式,采用轮盘赌法选择父代种群;构建邻域联合父代种群;获取子代种群;判断当前代数gen是否大于遗传代数maxage,若否,以子代种群作为初始种群,返回执行步骤四至步骤六;若是,输出解码后的最终优化结果,其中,优化结果为各水泵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的要求,邻居节点之间数据交互,达到实时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89338.7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柜体、连接底座和移动机构,所述柜体底部安装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壳体、升降座、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本发明能够便捷快速完成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移动,实现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移动功能,便于实际操作中应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工作实现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移动,且移动过程滚轮陷入坑洞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工作,调速箱调速带动防坑转板在板槽内旋转,直至防坑转板顶起移动机构,此时通过后驱的动力轮转动脱离坑洞,自身能够完成复杂地形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61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20530.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B23P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通信设备用调节设备,包括传输装置、工作箱和调节装置,工作箱一侧的侧壁底部位置设有电源开关,与电源开关相邻一侧的工作箱的两个侧壁底部位置均设有散热窗,两个散热窗的上方均并排设有两个搬运槽,电源开关上方的工作箱的侧壁上中部位置设有中间仓,中间仓的顶部设有控制板,工作箱的顶部侧壁上设有蓄电池,中间仓的外侧设有外壳,将通讯设备放置到伸出工作箱外侧固定架上的辅助滚轮上,控制两个第一电机工作,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驱动其两端的主动轮转动,使得传动带开始传送工作,将通讯设备推到传送带上开始传送,不需要工人手动搬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69858.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组织无中心网络的城市燃气管网检漏系统,涉及检漏技术领域,燃气泄漏检测部件与智能控制节点连接;移动终端与智能控制节点进行连接;燃气泄漏检测部件设于燃气管道的上方并紧靠燃气管道,两端分别延伸至场站、调压站(箱)、闸井处断开;智能控制节点设于场站、调压站或者调压箱、闸井处;移动终端实现人机交互;阀门电动执行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阀门的启闭;基于自组织无中心网络的城市燃气管网检漏方法通过将一个整体划分多个区域,形成无中心网络,通过基于小波分析与近似熵,互为相关性分析的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优点在于当事故发生时,根据燃气泄漏输送检测部件的相关性能够快速准备计算出故障的位置信息,触发应急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67918.5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可视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无人机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并监督现场安全;服务器单元:用于对无人机单元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及时作出对应控制指令操作;移动终端:用于辅助对无人机回传的数据进行存储并进行数据分析实时操作,并与服务器单元连接实现数据同步共享。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可视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只要授权者通过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单元就可实现对无人机单元的控制,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251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76508.5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 F24F11/30 , F24F11/70 , F24F11/77 , F24F2120/10 , F24F21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智能制冷控制系统,其中空气调节单元将室内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区域,所述各区域分别对应一个空气调节出风口,所述人体扫描计数器设于房间出入口获取室内人体数量,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室内的总人数调节所述空调调节单元的总冷量;当所述室内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各区域之间的人体红外温度不均匀时,或者人数分布不均匀时,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空气调节出风口的风速与出风温度来控制制冷。本发明不仅可以根据室内人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对不同区域的空调出风温度进行调节,而且可以根据人数的分布情况控制出风风速,通过对温度与风速的控制,使空调的制冷利用率达到最高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