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盒
    41.
    发明公开
    校验盒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52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5438.7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盒,属于标签校验技术领域。校验盒包括壳体、显示单元、线路板和供电单元,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信息,供电单元为显示单元和线路板供电,线路板上集成有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并与显示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内存储有标准信息,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电子标签内的存储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将存储信息与标准信息进行比对校验,并将比对校验结果传输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本发明利用识别单元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控制单元将电子标签的信息与标准信息进行比对校验,显示单元显示校验结果,从而可以在组装时对电子标签内的存储信息进行校验,避免电子标签组装错误。

    防止切割刀误击发的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69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724510.4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切割刀误击发的吻合器,包括壳体、切割刀和丝杆,所述切割刀收容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通过转动能够使所述切割刀沿所述壳体和所述丝杆运动,所述吻合器中设有微动开关和限位件,当所述切割刀运动至预定位置时能够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和所述限位件,所述微动开关控制所述切割刀停止运动,同时所述限位件能够对所述切割刀进行物理限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微动开关能够防止切割刀继续工作,同时设置限位件在物理上防止切割刀退回,采用双保险防止切割刀二次击发。

    自动闭合装置及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19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682970.5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闭合装置及吻合器,包括与框架组件相配合的咬合组件和切割组件,框架组件包括枪管,咬合组件包括套管、咬合件和驱动结构,切割组件包括齿条和割刀,部分齿条收容在枪管内并能够相对于枪管移动,以驱动割刀进行切割,齿条上设有缺口,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有移动端、自由端和转动端,转动端与框架组件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杆能够绕转动端转动,自由端能够收容在缺口内,齿条移动时带动自由端移动,使得移动端推动套管移动,以闭合咬合件。本发明的电动闭合装置通过齿条在移动时,能够推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驱动咬合件进行闭合,为吻合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同时简化了吻合器的控制结构和控制方式。

    用于医疗器件的辅助多功能拆除器和医疗器件及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3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16758.5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器件的辅助多功能拆除器和医疗器件及拆除方法,所述拆除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拆除结构,所述第一拆除结构用于拆除医疗器件中的钉仓组件,所述拆除器的第二端收容有与所述拆除器可拆卸连接的鹰嘴和第二拆除结构,所述鹰嘴用于装配在所述医疗器件的抵钉座上,所述第二拆除结构用于将所述鹰嘴自所述医疗器件的抵钉座上进行拆除并存放在所述拆除器内。本发明通过在拆除器中设置鹰嘴,从而可直接使用拆除器将鹰嘴安装至抵钉座,并通过拆除器对鹰嘴进行拆卸,避免手部对鹰嘴的直接触碰,并且在不使用时,鹰嘴能够稳定放置于拆除器中。

    电动吻合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62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1503.X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切割刀驱动件、钳口驱动件和手动复位组件,所述手动复位组件包括按压组件、手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按压组件,可被外力驱动向下移动至与所述切割刀驱动件卡接。手动齿轮,与所述切割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手动齿轮可被外力驱动以带动所述切割刀驱动件沿左右方向移动,以进行复位,并通过所述切割刀驱动件带动所述按压组件沿左右方向移动。从动齿轮,与所述钳口驱动件传动连接,当所述切割刀驱动件复位后,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按压组件分离,并与所述手动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钳口驱动件复位。本发明在断电情况下,可通过手动复位组件实现切割刀的退刀和钳口的打开。

    适用不同长度的钉仓组件的电动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8924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732800.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不同长度的钉仓组件的电动吻合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配置为沿其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齿条上至少设有长度不同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平行且部分连通;档位组件,所述档位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连杆通过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切换;以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朝向所述齿条设置的传感器。本发明通过档位组件能够切换齿条的行程,以适配不同长度的钉仓组件,从而实现不同距离的吻合,并通过感应组件对齿条的行程进行限制。

    手动退刀的结构及电动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741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94928.0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动退刀的结构及电动吻合器。手动退刀的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切割刀驱动部、钳口驱动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导杆及连杆。动力装置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与切割刀驱动部啮合传动和/或与钳口驱动部啮合传动。电动模式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手动模式时,第一齿轮脱离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第一齿轮可被手动转动。导杆被向下按压时,向下抵顶连杆的第一端,连杆相对的第二端向上抵顶第一齿轮,以使得第一齿轮脱离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以切换至手动模式,能够实现电动吻合器在前端钳口卡死的情况下通过手动退刀的方式将正在缝合的器官或组织立刻从钳口中移除,从而避免产生医疗事故。

    电动吻合器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983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060039.1

    申请日:2023-01-18

    Inventor: 马无名 浦晓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所述电动吻合器包括下夹板和齿条,所述下夹板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端和后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滑道,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滑道中,并且可沿所述滑道前后运动,所述下夹板上设有第一止退部和第二止退部,所述齿条对应所述第一止退部和所述第二止退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其中,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一止退部抵接,同时,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第二止退部抵接;所述电动吻合器中还设置有装钉保险杆和保险杆开关,通过移动装钉保险杆的位置来控制保险杆开关的导通与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动吻合器能有效的保护电动吻合器的内部零部件,同时可以做到防止二次击发。

    防止误击发的电动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89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32976.2

    申请日:2022-06-27

    Inventor: 马无名 王军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误击发的电动吻合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条运动的第一电机,所述齿条上设有凸出设置的凸出部;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齿条设置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至少设有两个且朝向所述齿条设置,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控制板设置,所述传感器配置为检测到所述凸出部经过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使所述齿条停止运动。本发明的齿条能够以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行运动,并通过感应组件对齿条的行程进行限制,防止误击发。

    电动吻合器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1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01713.8

    申请日:2022-05-30

    Inventor: 马无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所述电动吻合器中设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突出设置的抵接部,所述驱动件配置为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抵接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关抵接,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抵接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开关抵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控制板上设置两个较短行程的开关,并通过减小两个开关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驱动件转动的角度,同时在驱动件的两侧设置弹性结构以防止误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