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05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911256348.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组件。该镜头组件沿其光轴从物侧到像侧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滤光片。其中,第一、二、四、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五、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的七片透镜中,所有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为非球面。所述光学镜头组件满足以下关系式:(1)1.00<TTl/f<1.65;(2)‑1≤(CT1+CT3)/(CT1‑CT3)≤15.5;(3)|f/f7|<1.589。本发明光学镜头组件为七镜片式,其各透镜的面形结构与光学参数的最佳化范围相结合,可在维持高成像品质的情况下有效地缩短光学镜头组件的整体长度并且提升其镜头视角,具有高像素带来的高解析力,从而提供给需配备高成像品质设备的小型或薄型可携式装置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149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084353.0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手机镜片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调距组件、研磨组件和电控组件;具体包括:工作台,支撑脚,放置台,立柱,第一螺纹杆,第一导向杆,第一移动台,第一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导向杆,第二移动台,第二电机,第三螺纹杆,第三导向杆,第三移动台,第三电机,旋转电机,研磨头,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编程控制器。本发明设置调距组件,不仅能够快速定位放置台,还能够通过第一电机调节研磨头的高度,从而与异形手机镜片上表面之间产生不同数值的压力,通过不同压力下对异形手机镜片进行不同圈数与转速的打磨方式,实现镜片精磨,能够提升镜片平面度,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536631.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塑混合高清光学系统及镜头,其中第一和第二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第四和第七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光学系统满足:1.60<Td/ImgH<2.00;Td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心长度,ImgH为玻塑混合高清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本发明能够在扩大视场范围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玻塑混合高清光学系统畸变,避免出现物像对比失真严重的情形,从而满足户外拍摄的需求;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玻塑混合高清光学系统还能够同时满足较高的温度适用范围,具备长焦的稳定摄像性能,满足高低温下适用保证高解像力的成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83226.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焦镜头及拍摄装置,长焦镜头由包含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第三、第七和第八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第四和第九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五和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五和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三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长焦镜头满足:1.45<Td/ImgH;1.00<Td/f<1.58;Td为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中心长度,ImgH为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f为长焦镜头的焦距。本发明能够降低镜头的组合难度,有利于提高镜头质量,进而确保成像效果的稳定性,同时还使镜头具备高成像及长焦特性,从而具备更优的成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439133.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薄型成像镜头组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薄型成像镜头组满足如下关系式:1.53<N1;1.57<N2;25<V2<30;其中,N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V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通过对各透镜的面型及屈折力进行合理搭配并使镜头组满足特定条件,使得三片式镜头组的光学敏感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组装难度,提高了产品良率,同时使镜头组具备良好的修正像差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成像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308570.3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片式透镜模组及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凹面;透镜模组满足以下关系式:‑3.0<R32‑R42<‑2.0;1.0≤TTL/f≤1.4。本通过将五片式透镜模组的光学总长控制于合理的范围内,并对五片式透镜模组中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进行合理搭配,能够在满足重量轻、体积小的条件下,兼顾良好的成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67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03503.2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组及光学镜头,包含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十透镜的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至第十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凹面,像侧面均为凸面。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面形结构,能够在成像品质、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在实现高清成像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同时具有较大的视角,从而具备更加的光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27593.9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热容镀膜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为真空室,所述真空室内设有蒸发源和多个镀膜板,多个所述镀膜板和转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相接,所述蒸发源和加热装置相接,其中所述真空室提供了镀膜所需的真空环境,所述蒸发源内固定有膜料,膜料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变为气态持续向所述真空室内部释放,所需镀膜的光学镜片安装在所述镀膜板上,多个所述镀膜板在所述转动组件的驱动下交替的靠近所述蒸发源,所述翻转组件将多个所述镀膜板内外侧转换,使得安装在所述镀膜板上的光学镜片两侧均可完成镀膜。提高了镀膜的整体效率,同时避免取出镜片翻转,使得其接触空气时被空气中的灰尘污染,影响镀膜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5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5211.4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角光学成像系统及电子设备,一种广角光学成像系统,由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组成;第一、第三和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余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凹面,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该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1.4<EPD/SAG12<1.8;3.55<T26/CT1<4.55。通过对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屈折力和面型进行合理搭配,能够获得大广角的拍摄效果,同时具备更优的成像品质,从而适应于目前电子设备体积小型化的要求,在屏下指纹镜头的体积缩小的同时降低对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3226.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焦镜头及拍摄装置,长焦镜头由包含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第一、第三、第七和第八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第四和第九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五和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一、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五和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三和第九透镜的物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长焦镜头满足:1.45<Td/ImgH;1.00<Td/f<1.58;Td为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中心长度,ImgH为长焦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f为长焦镜头的焦距。本发明能够降低镜头的组合难度,有利于提高镜头质量,进而确保成像效果的稳定性,同时还使镜头具备高成像及长焦特性,从而具备更优的成像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