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4019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171230.X
申请日:2006-12-21
Applicant: 星电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1 , G02B6/4246 , G02B6/4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光通信用连接器,其中,在通过连结部(23)形成一体的一对光导(21)、(22)的从插座体(10)的背面(13a)突出并分别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相对的一端侧上,分别安装有将它们周围包围的附件(81)。这些附件(81)被插入定位在分别形成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上的引导孔(31)、(41)内,这样来进行一对光导(21)、(22)与发光元件(30)和受光元件(40)的光轴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90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31301.2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星电株式会社
IPC: H03K17/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 H03K17/9622 , H03K2217/9607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触控式面板输入装置,以能够抑制由与预期的传感电极相邻的传感电极的静电电容变化引起的错误输入的产生。该触控式面板输入装置具备:隔开间隔并平面状地进行配置且静电电容随着手指的接近而分别变化的多个传感电极(200);以及设于传感电极(200)上的垫片(300),垫片(300)具有:作为分别与多个传感电极(200)抵接的部位的多个第一块体(310),以及作为第一块体(310)之间的部位的多个第二块体(320),并且第二块体(320)的介电常数比第一块体(310)的介电常数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3C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0134268.1
申请日:2000-11-29
Applicant: 星电株式会社
IPC: G02B6/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49 , G02B6/4292 , G02B2006/429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连接器即使在插拔对方光连接器时受到撬动,此撬动力也不会传递到有关盖上。且只需变更盖的设计就能变更光连接器的外观。此光连接器的主体部10中具有供对方光连接器插拔的嵌合孔部17,主体部10上还安装有能开闭的盖30。主体部10中具备的筒形壁15的内部空间形成了此嵌合孔部17。盖30具有可相对主体部10的外侧嵌脱的覆罩壁部31。
-
公开(公告)号:CN1470894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47207.9
申请日:2003-05-20
Applicant: 星电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40 , G02B6/4201 , G02B6/4206 , G02B6/4214 , G02B6/4246 , G02B6/4292 , H01S5/4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路光通信的光学元件,其中,棱镜(11)的第一表面(11a)与光纤(21)的端面相对,并接收来自光纤的将被接收的光,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11c)与第一表面的端部成直角邻接,并且它们彼此相对,第四表面(11d)反射来自第一表面的将要接收的光到面(11b),第五表面(11e)反射来自光源、并通过面(11c)的发射光到面(11a)。第一和第二接收光聚光透镜(12和13)设置在棱镜(11)的表面(11a和11b)上,第一和第二发射光聚光透镜(14和15)设置在表面(11a和11c)上。表面(11d和11e)对于光纤轴(21a)的倾角(β1和β2)都小于45°。基于这种结构,如果接收光进入光接收元件(22)和光发射元件(23),并且被这些元件反射,这样,反射光就被阻止返回进入光纤,由此能够抑制远端串扰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426182A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02155979.1
申请日:2002-12-11
Applicant: 星电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46 , G02B6/4206 , G02B6/42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单光纤上双向光通信的光耦合器,其在矩形截面的棱镜11中嵌入一个柱状元件32,其中棱镜11有一个一光纤12的端面相对的第一平面11a,一个与光接收元件13相对的第二平面11b和一个把从光纤12入射的接收光21反射向第二平面11b、并且把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传输光22透射到第一平面11a的第三平面11c,柱状元件32的折射率大于棱镜11的折射率,棱镜11中被嵌入柱状元件的区域与光纤12的端面相对。柱状元件32有效地抑制光泄漏,与只使用棱镜结构可实现的效果相比,具有增大的光耦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