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7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64994.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M125/26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硅酸镁类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对羟基硅酸镁类纳米材料进行有机改性;2.氧化镁颗粒改性;3.制备改性纳米润滑油。本发明在使用高级硫醇对羟基硅酸镁类复合颗粒进行有机改性的基础上,将镁原子引入到改性分子的烷基上,这不仅提高了其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改性颗粒在摩擦过程中的利用率,为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323027.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CN)
IPC: C22C47/1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3C18/18 , C23C18/40 , B22F3/14 , H01H1/02 , H01H1/025 , H01H1/027 , H01H11/0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置于镀液中进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覆铜金属层,镀铜完成后进行清洗、干燥,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3)将质量比为2:(8~9)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与电解铜粉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混合;(4)将混合好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铜粉末装入高强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脱模后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碳纤维与铜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铜基触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1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323017.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粉末表面进行亲水化、表面粗化、敏化、活化处理;(2)将石墨粉末置于含铜镀液中进行化学镀,清洗后真空干燥,得到镀铜石墨粉:(3)对镀铜石墨粉进行氢气还原处理;(4)将镀铜石墨粉与电解铜粉混合均匀,采用真空热压方法进行烧结,待温度冷却后取出得到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能耗低,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并且摩擦因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3017.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粉末表面进行亲水化、表面粗化、敏化、活化处理;(2)将石墨粉末置于含铜镀液中进行化学镀,清洗后真空干燥,得到镀铜石墨粉:(3)对镀铜石墨粉进行氢气还原处理;(4)将镀铜石墨粉与电解铜粉混合均匀,采用真空热压方法进行烧结,待温度冷却后取出得到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能耗低,制备得到的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并且摩擦因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0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85374.3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3F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氯介质中的镁合金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复配缓蚀剂包括可溶性氟化物和可溶性二羧酸盐,所述可溶性氟化物为氟化钠或氟化钾,所述可溶性二羧酸盐为苹果酸盐、丁二酸盐、富马酸盐或二甘醇酸盐。本发明所提供的镁合金复配缓蚀剂对多种牌号的镁合金在含氯介质中均有显著的缓蚀作用,并能实现长期有效,而且镁合金复配缓蚀剂总浓度远低于使用单一缓蚀剂达到同样效率时的使用浓度,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1006084.4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Cu‑Ti合金微粉包覆下多孔ZTA陶瓷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将合金化处理Cu‑Ti混合粉体,然后与ZTA颗粒混合,通过水玻璃和造孔剂的添加,在CO2的气氛下快速固化,预制体的压溃强度可达2MPa,能够有效抵挡金属液的冲型作用,Cu‑Ti粉体可利用与金属液接触过程产生获得的高温,实现对ZTA陶瓷表面的活化处理,改善陶瓷表面与金属液的反应特性,极大的提高了金属液与陶瓷间的冶金结合效率,因此可很好的应用在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8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95593.6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工程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铁族元素和钨的合金与碳化硅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配制复合镀液:Fe2+/Fe3+盐、Co2+/Co3+盐、Ni2+/Ni3+盐、钨酸盐、络合剂、分散剂、碳化硅;溶剂为水;所述复合镀液的pH为7~14;(2)将基体放入复合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所用的电流为直流、单脉冲电流、双脉冲电流或直流/脉冲叠加电流;并在电镀时进行机械、空气、喷流或超声搅拌。本发明所采用的基质合金镀层为铁族金属元素与钨的二元或多元合金是现有代铬镀层中硬度最高的合金镀层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6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761659.7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覆有纳米晶锌镀层的镁合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括镁合金植入材料,覆盖于镁合金植入材料之上的晶粒尺寸为1~10μm,厚度为1~10μm的粗晶锌预镀层;以及覆盖于粗晶锌预镀层之上的晶粒尺寸为30~100nm,厚度为10~100μm的纳米晶锌镀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合金植入材料基体加入锌预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处理,水洗后直加入纳米锌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处理,再水洗。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含有纳米锌,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纳米晶锌镀层还可生物降解,因此,可通过对其晶粒尺寸和厚度的设计实现对镁合金植入材料服役时间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0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94929.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塑料表面制备银/纳米金刚石复合导电涂层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塑料碱洗处理;(2)塑料叠氮硅烷剂光接枝;(3)塑料分子自组装;(4)塑料敏化处理;(5)塑料表面化学喷涂Ag/NDs复合导电涂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喷涂均匀等优点,采用分子接枝技术,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并且引入NDs作为增强相,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6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61659.7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覆有纳米晶锌镀层的镁合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括镁合金植入材料,覆盖于镁合金植入材料之上的晶粒尺寸为1~10μm,厚度为1~10μm的粗晶锌预镀层;以及覆盖于粗晶锌预镀层之上的晶粒尺寸为30~100nm,厚度为10~100μm的纳米晶锌镀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合金植入材料基体加入锌预镀液中进行第一次电镀处理,水洗后直加入纳米锌电镀液中进行第二次电镀处理,再水洗。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含有纳米锌,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纳米晶锌镀层还可生物降解,因此,可通过对其晶粒尺寸和厚度的设计实现对镁合金植入材料服役时间的控制。
-
-
-
-
-
-
-
-
-